冰黨封雲正留擾徐州,冰乃北竄就雲,雲部下張統,料二人不能成事,殺冰及雲,獻首軍前,揚徐二州乃平。 圯與賀循,散眾還家,不求封賞,惟陳敏得為廣陵相,敏自是恃勇生驕,漸漸的發生出異志來了。 比諸周圯賀循,相去何如。 是時,洛陽都中,已閙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庸愚無識的晉惠帝,任人播弄,忽東忽西,幾至身家不保,顛危得很,說來不但可恨,也覺可憐。 河間王顒,不服朝命,日夕思逞,再加長史李含,從旁挑撥,越覺跋扈不臣。 應第十四回。 還有成都王穎,恃功驕弛,差不多與顒相似。 長沙王,在都專政,雖事事就穎函商,穎尚未饜所欲,因此與顒交通,共圖除。 適皇甫商復為參軍,商兄重出任秦州刺史,李含懷有宿忿,聞商兄弟俱得邀寵,不得不設計驅除,亦回應十四回。 乃向顒進言道:「商為所任重,重又出刺秦州,二人為爪牙,必為我患,今可表遷重為內職,誘令還過長安,順便拘戮,也得除卻一患了。 」顒如言上表,晉廷亦準如所議。 偏重已猜透含計,露檄上聞,竟發隴上兵討含。 因兵患方紓,決意和解,既征含為河南尹,又敕重罷兵息爭。 含喜得美缺,即日就征,重卻不肯奉詔。 顒遣金城太守游楷,隴西太守韓稚等,合兵攻重,復密遣人授意李含,使與侍中馮蓀,中書令卞粹,共謀殺。 偏又被皇甫商料着,向報聞,即捕殺李含,害人適以自害,何苦為此鬼蜮。 便將馮蓀卞粹,也即收戮。 含黨驃騎從事諸葛玫等,恐遭連坐,都逃赴長安,往報河間王顒。 顒不聞猶可,既已聞知,哪得不怒氣直衝?便飛使鄴城,約穎會師討。 穎即欲如約,左司馬盧志入諫道:「公前有大功,乃委權謝寵,甘心就藩,所以物望同歸,交口稱美。 今因輔政非人,欲加整頓,何必帶兵入闕,但教文服入朝,從容論治,自足服人。 志料長沙王必未敢反抗呢。 」穎本來深信盧志,及驕心一起,前後判若兩人,所以良言進規,拒絶勿納。 又有參軍邵續,亦謂兄弟如左右手,不應自去一臂,穎亦不從,遂許從顒約,與顒聯名上表。 劾「論功不平,且與右仆射羊玄之,左將軍皇甫商,共擅朝政,殺戮忠良,請誅玄之皇甫商,遣還鎮」云云。 不意朝廷下詔,親出征顒,特命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 於是顒令張方為都督,統率精兵七萬,自函谷東趨洛陽,穎亦出屯朝歌,令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都督,統率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領兵二十萬,南向洛陽。 惠帝出都至十三里橋,由下令,遣皇甫商督兵萬人,往拒張方。 商至宜陽,被方掩擊一陣,竟至敗還。 惠帝返駐芒山,轉往緱氏,羊玄之憂懼成疾,數日告終。 還是死得便宜。 成都王穎進屯河南,使石超進逼緱氏,惠帝又走歸洛陽。 陸機等直薄都下,陳兵東陽門,擊退機軍。 穎復遣將軍馬咸,為機臂助,機本文士,未嫻軍旅,且驟握重任,不能服人,王粹等多有異言,遂致全軍生貳。 為穎逼君,亦未安。 機名為讀書,奈何不明此義。 奉惠帝禦建春門,麾兵再戰。 司馬王瑚,率數千騎為前驅,馬上各系大戟,衝突機軍。 機軍前隊,由馬咸督領,驟為王瑚所乘,頓時潰亂,咸馬撲被擒,當即梟斬。 牽秀石超,率部曲先遁,王粹亦去,機軍大敗,各赴七里澗逃生,多半溺死,澗水為之不流。 偏將賈崇等十六人,悉遭陷沒。 尚有小督孟超,同時敗死。 孟超兄叫做孟玖,系是成都王寵奴,嘗乞簡乃父為邯鄲令,為機所阻,遂與機有隙。 超雖隨機出行,不受節制,自領萬人為一隊,到處大掠。 機收逮超麾下將弁,超立率騎士百餘名,入機帳中,竟把部將奪去,且悍然語機道:「看你蠻奴能作督否?」機司馬孫拯,勸機殺超,機不能決。 便是沒有將才。 超且出語大眾道:「陸機將反。 」又寄書與玖,誣機陰持兩端。 玖早欲進讒,會聞弟又敗沒,便訴諸穎前道:「機已私通長沙王,不可不除。 」牽秀素來媚玖,又恐敗還見責,便將失敗情由,統委諸陸機身上,證成機罪。 穎當即大怒,使秀率兵收機,參軍王彰諫道:「今日戰事,強弱異勢,愚人猶知必勝,今乃反是,實因機為吳人,北土舊將,不肯服從,所以有此挫失呢。 還乞殿下赦機!」穎不肯聽,促秀使去。 機聞秀至,釋戎服,著白袷,與秀相見,並作箋辭穎,隨即長嘆道:「華亭鶴唳,可再聞否?」誰叫你不聽忠告。 秀竟殺機。 又收機弟清河內史雲,平東祭酒耽及司馬孫拯,一併下獄。 記室江統蔡克等,先後營救,統被孟玖阻住,且催令速殺雲耽,夷及三族。 獄吏拷掠孫拯,甚至兩髁露骨,仍言機冤。 吏知拯義烈,乃語拯道:「二陸沈冤,人已盡知,君奈何不自愛身呢?」拯仰天嘆道:「陸君兄弟,為當世奇才,我既蒙知遇,不能相救,難道還好忍心相誣麼?」拯有門人費慈宰意,詣獄省拯。 拯與語道:「我不負二陸,死亦甘心,汝等何必來此?」二人答道:「先生不負二陸,我等怎敢負先生?」遂為拯上書,謂拯無罪。 孟玖已令獄吏詐為拯供,亦夷三族,並將費慈宰意二人,一律處斬。 小子有詩嘆道: 才高班馬露英華,一跌喪身並復家。 何若當年先引去,好隨雲鶴隱天涯。 究竟戰事如何結局,待至下回敘明。 第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晉演義》
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