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下後,又飭京師警察廳,根據自治警察法條例,佈告將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暨北京小學以下學校教員聯合會,一體解散。 但壓制自壓制,嘩噪自嘩噪,終歸沒有了結。 就是日人亦好來尋釁,屢有越境侵權、傷人斃命等事。 除上文所述閩案外,類舉如下: 一吉省日人越境逮捕韓人交涉。 吉林省毗連韓境,韓人嘗謀獨立,被日本軍警制壓,往往竄入吉林省邊境,日人遂屢有越境搜捕等情,經吉林督軍電請政府,特向駐京日使抗議。 二日本軍艦入內河交涉。 日本宇治軍艦,攔入江蘇南通天生港,經江蘇長官,電請外交部向駐京日使交涉。 三日兵佔據滿洲里車站交涉。 日本兵隊,佔據滿洲里車站,四面架機關槍,禁人出入,外交部因向駐京日使,質問理由。 四日人在蘇槍斃兵士交涉。 駐蘇陸軍第二師第五團兵士,在虎邱山旅行,被日人射放獵槍,擅將軍士胡宗漢擊斃。 當經警察將兇手拘住,解至交涉公署,轉送駐蘇日領事,由交涉員嚮日交涉。 五海參崴日軍傷害華人交涉。 駐海參崴日本軍隊,與俄國新黨軍隊衝突,日軍擊敗俄軍,佔領海參崴及附近各地。 我國旅崴僑民,多遭日軍傷害,且被拘去十餘人。 當由駐崴委員李家鏊,嚮日軍長官提出抗議。 六海拉爾日捷軍衝突,傷害華兵交涉。 中東鐵路附近,日本軍與捷克軍,發生衝突,雙方開槍轟擊。 中國護路軍隊在旁守視,致遭流彈擊傷。 中國外交部,又不得不與日捷兩軍,抗論曲直。 七日軍佔據哈爾濱華軍營房交涉。 日本突調大隊軍士至哈爾濱,占用中國營房多處,經吉林長官請外交部向駐京日使交涉。 八日本在中東路增兵交涉。 日本在中東路線一帶,增兵運械,自由行動。 中國外交部因向駐京日使提出抗議,要求從速撤退。 九日軍侵犯中東路權交涉。 日本軍隊,屢在中東鐵路旁,侵佔中國軍站營房,及扣留車輛等事。 政府迭接東三省報告,特由外交部向駐京日使提出抗議。 十日人在山東內地設置電杆交涉。 日人近在山東高密、古城一帶,擅自設置電杆。 山東交涉員,即向駐濟日本領事抗議,日領並不答覆。 因由山東省長,電請外交部嚮日使交涉。 如上所述,統是民國九年五月以前情事,中國雖屢與交涉,往往沒甚效果。 惟蘇州槍斃胡宗漢一案,兇犯叫做角間孝二,日本駐蘇領事,也不能硬為辯護,乃正式道歉,且令兇犯賠償恤費,便算了事。 胡宗漢總是枉死。 至若日、捷軍傷害華兵,當經英、法軍官調停,由日、捷兩軍,撫卹死傷,並向中國道歉,也即銷案。 惟山東問題,中政府因全國人民反對中、日直接交涉,所以遲遲不答。 駐京日使又奉本國訓令,照會外交部,催促從速開議,內容分三項:一謂日本駐德代理公使,已收到關係膠州各種檔案,並送達東京。 日本繼承德人在山東權利,依照和約,有三強國批准,即生效力,現五國中已有四強國批准。 只有美國尚未批准。 故從前德人在山東權利,當然由日本繼承,毫無疑義。 二日本政府本善意與友誼,要求中政府與日本直接交涉,解決山東問題,圖謀雙方利益。 不意日政府種種好意,不但中國人不肯原諒,反發生種種排日舉動,日政府不得不切實聲明,如中國依然抱持延宕政策,日本即視此種行為,為預設日本的要求。 三因上述兩種理由,故日政府請中國政府,速將方針決定,並定期與日本討論,解決山東問題,不容再延。 看官!你道這樣的照會,是嚴刻不嚴刻麼?外交部接着,就使陸子欣徵祥字子欣。 有專對才,也覺得瞠目結舌,無從應付;當下與國務總理靳雲鵬等,共同商議。 靳雲鵬取出一篇電文,交與大眾審視,但見紙上寫着,系是湖北督軍王占元領銜,聯名共四十八人。 電文略云: 山東問題,自接收日本通牒以來,疊經各界人士,集合研究,僉以拒絶直接交涉,提交國際聯盟,為唯一之辦法。 詎道路傳聞,有與希望相反之趨向。 占元等廬墓所在,痛切剝膚,父老責言,似難緘默,敢進危言,幸垂聽焉!外交重要,關係國本,詳慎考慮,誰曰不宜?顧詢謀既已僉同,方針依然未定,逆料鈞座左右,必有謂直接交涉,不至有害,提交聯盟,未必有利,持此說以熒惑聰聽者,此非毫無知識,便是別有肺腸。 一言喪邦,莫此為甚!大抵強國與弱國交涉,利在單獨,不利於共同,利在秘密,不利於公開,至弱國外交,則適得其反。 試問二十年來,我國利權,斷送於密約者幾何?此次彼以甘言誘我,非愛我也。 果誠意親善,則宜先將完全主權,徑行交還,並即時撤退軍警,以示退讓,不必斤斤焉為條件磋商矣。 故直接交涉,結果必與吾無利,可以斷言。 倘慮提交聯盟,未必可恃,在歐會簽字和約之時,或者尚屬疑問,今則德約保留山東之款,已由美參議員通過,且英、法各國,對於保留案,亦表贊同。 專欲難成,得道多助,利害明了,無待蓍龜。 與其為條約之贈與,寧使為強力所佔有。 與其菁華盡棄,留空殻之地圖,毋寧死力抗爭,作國際之懸案。 否則引狼入室,為虎作倀,群情憤激,鋌而走險,禍變之來,將有不忍言者。 心所謂危,不敢不告,伏祈俯鑒民意,斷而行之,山東幸甚!國家幸甚! 第2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