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由克定傳述父命,請他即日至京,就任陸軍總長。 士珍忙謝道:「芝泉任職有年,閲歷已深,必能勝任。 若鄙人自民國以來,四載家居,無心問世,且年力亦日就衰頽,不堪任事,還乞公子轉達令尊,善為我辭。 」克定道:「芝泉先生,現因多病,日求退職,家父輓留不住,只得請公出代,為恐公不屑就,特命小侄來此勸駕,萬望勿辭。 」段未有疾,克定偏會說謊,想是從乃父處學來。 士珍只是不從,克定再三勸迫,一請一拒,談論多時。 士珍復出酒餚相待,興酣耳熱,克定重申父命,定要士珍偕行。 士珍道:「非我敢違尊翁意,但自問老朽,不堪受職,與其日後曠官,辜負尊翁,何如今日卻情,尚可藏拙。 」克定喟然道:「公今不肯枉駕,想是小侄來意未誠,此次回京,再由家父手書敦請便了。 」未幾席散,克定遂告別返都,歸白老袁,又由老袁親自作書,說得勤勤懇懇,務要他出來相助。 克定休息一宵,次日早起,復賫了父書,再行就道,往至士珍家。 士珍素尚和平,聞克定又復到來,不敢固拒,重複出見。 克定施禮畢,即恭恭敬敬的呈上父書,由士珍展閲,閲畢後,仍語克定道:「尊翁雅意,很是感激,我當作書答覆,說明鄙意,免使公子為難。 」克定不待說畢,即突然離座,竟向士珍跪下,前跪洪姨,此跪士珍,袁公子雙膝,未免太忙。 急得士珍慌忙攙扶,尚是扯他不起,便道:「老朽不堪當此重禮,請公子快快起來!」克定佯作泣容道:「家父有命,此番若不能勸駕,定要譴責小侄。 況國事如麻,待治甚急,公即不為小侄計,不為家父計,亦當垂念民生,一為援手呢。 」責以大義,可謂善於說辭。 說著時,几乎要流下淚來。 士珍見此情狀,不好再執己意,只得婉言道:「且請公子起來,再行商議。 」克定道:「老伯若再不承認,小侄情願長跪階前。 」於是士珍方說一「諾」字,喜得克定舞蹈起來,忙即拜謝,起身後,士珍乃與訂定行期,克定即回京覆命。 越日,即由老袁下令,免段祺瑞陸軍總長職,以王士珍代任。 士珍亦于此日到京,入見老袁,接篆履新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 老袁既得了王士珍,軍人一方面,自以為可免變動,從此無憂,獨財政尚是困難,所有運動帝制,及組織帝制等事,在在需錢,非有大富翁擔負經費,不能任所欲為。 左思右想,尚在徘徊,湊巧有一位大財神登台,演一出陞官發財的拿手戲,於是金錢也有了,袁老頭兒也可以無恐了。 惟這大財神何姓何名?看官可記得前文敘過的梁士詒麼?如梁山泊點將,又是一個登台。 梁本為總統府內秘書長,足智多才,能探袁氏私隱,先意承歡,所以老袁非常器重。 他遂結識了幾個要人,招集了若干黨羽,更仗那神通機變的手段,把中央政府的財政權,一古腦兒收入掌握。 歷屆財政總長,無論何人,總不能脫離梁系,都中人士,遂贈他一個綽號,叫作梁財神。 但梁系粵人,附梁的叫作粵派,另有一派與他對峙,乃是皖派首領楊士琦。 楊為政事堂左丞,勢力頗大,聯絡多數舊官僚,與粵派分豎一幟,互相排擠。 老袁素性好猜,忽而信梁,忽而信楊,楊既得志,梁漸失勢,秘書長一職,竟至丟去。 嗣又以搜括財政,不能無樑,復召為稅務督辦,梁仍靠着財力,到處張權。 忽交通部中閙出一件大案來,牽連梁財神,梁正無法解免,常想尋個機會,迎合袁意,省得受罪,適聞老袁為財政問題,有所顧慮,他遂乘機而入,願將帝制經費,一力承當。 看官!你道梁士詒綽號財神,果有若干私財,肯傾囊取出,替袁氏運動帝制麼?無非從百姓身上,想出間接搜括的手段,取作袁氏用費,就算是理財能手。 財神亦徒有虛名,究不能點石成金。 但袁氏生平揮霍,視金錢若泥沙,什麼國民捐,什麼救國儲金,什麼儲蓄票價,還有種種苛稅,種種借款,多被取用,消耗殆盡。 此次梁財神出籌巨款,究從何處下手呢?原來京城裡面,本有中國、交通兩銀行,歸政府專辦,平時信用,倒還不失,梁為羅括現款起見,竟令兩銀行濫發紙幣,舉所有準備金,多運入袁氏庫中,供袁使用。 老袁倒也不顧甚麼,但教有款可籌,便視為財政大家,佐命功臣,因此待遇梁士詒,比從前做秘書長時,還要優渥,所有參案的關係,早已無形消滅了。 梁士詒復進見老袁,獻上一條妙計,乃是「民意」二字。 老袁愕然道:「你也來說民意麼?糊塗似費樹蔚,昨來見我,亦說是要顧全民意,究竟『民意』二字,是怎麼解釋?我駁斥了數語,他竟悻悻出去,棄職回籍,若非是克定的連襟,我簡直是不肯恕他呢。 」費樹蔚辭職事,就從此銷納進去。 士詒不慌不忙,從容說道:「總統所說的費樹蔚,是否任肅政史?」官銜亦隨手敘明。 老袁答了一個「是」字。 士詒道:「樹蔚所說,是顧全民意,士詒所說,是利用民意,同是民意兩字,用法卻有不同呢。 」老袁聽了,不由的點首道「燕孫畢竟聰明,能言人所未言。 」我說你也畢竟聰明,能識燕孫隱語。 燕孫即士詒表字。 士詒道:「就借這『民意』二字,號召天下,不怕天下不從。 」老袁道:「談何容易。 」士詒道:「據鄙意看來,亦沒有甚麼難處。 第1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1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