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在廢棄憲法及擊敗國會與反對黨之後,他已取得了事實上的獨裁地位。 出於對合法之重要性的考慮,袁于1914年3月18日召開了國民大會,以修改1912年的《臨時約法》。 二十二省各派二人參會,首都與全國總商會分別派四人參會,另外還有八人來自蒙古、青海與西藏,共計六十人。 會議決議變內閣製為總統制,並授權總統與國會準備制定一部新憲法。 1914年5月1日新的《中華民國約法》通過,此法將總統任期延長至十年,並可無限期地競選連任。 此外,總統還有權提名繼承人,這樣保證了袁世凱的終身任期和將總統之位傳給子孫的權利。 他成為一位無冕之君,其意已逞,但他仍不滿足。 他既想做事實上的君主,也想成為一位合乎法統的皇帝。 長子袁克定急於成為未來的統治者,也儘力煽動其父的野心和政治慾望。 至1915年,袁已完全準備好背叛共和,正如拿破崙三世在法國所做的那樣。 為了防止列強的反對,袁同意接受日本提出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37, 並與英俄簽訂協議,承認各自在西藏與內蒙的特殊利益與地位。 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一番引人入勝卻曖昧不明的言論,進一步鼓舞了他。 這言論大意是,如果中國轉變為帝制,其政治體系將與日本一樣,而既然袁已完全控制了中國的政權,那中國轉變為帝制,將使局勢與國情相符。 袁認為這些話是日本對其恢復帝制夢想的認許。 袁的美籍憲法顧問,霍布金斯大學校長古德諾(Frank J.Goodnow)博士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美國人一直懷疑中國是否適合採用共和政體,如果沒有人反對的話,獨裁的傳統已使君主立憲制更為適宜。 袁的日本顧問也強調:君主立憲制,正如在英國與日本所示的那樣,是民族力量的源泉。 在這些專家的認可下,帝制復辟運動從隱蔽走向公開。 運動的主要組織者楊度公開倡言,通過君主立憲制來實現民族的救亡。 1915年8月12日,組織了籌安會,擁袁稱帝。 著名的西方思想翻譯家嚴復曾懷疑中國是否適合實行民主,在非其本人意願下,也被列為六委員之一。 儘管袁本人仍不斷否認有任何復辟之心,並一直對帝制運動表現出明顯的冷漠態度,但帝制運動卻如火如茶般開展起來。 無論如何,帝制運動變得日益明顯,請願書如雪花般飛進政府,支持改變國體。 1915年11月20日,為討論此問題而召集的國民代表大會,以絶對多數票批准君主制。 12月11日,各省代表假民意之名,請求袁同意就任中華帝國皇帝。 在以無德無能對之婉拒之後,袁「極勉強」地同意了代表們直2月12日的第二次請求。 一天後,他下令翌年,即1916年,是他新朝政的開始,此年諷刺地稱為「洪憲」元年。 像他前後時代的許多獨裁者一樣,袁狂妄自大,以至于不知適可而止。 看起來,他沒有看到,儘管在共和國初年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即帝制不可復辟。 他對共和的背叛及對帝位的無恥追求,超過了國人可以容忍的限度。 這對批評他的人來說,是如此;對他的追隨者來說,也是如此。 其間,孫在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他確認黨內不統一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於是在1914年7月8日將國民黨重組為一個更緊密的組織,名曰中華革命黨。 黨員要對孫效忠及要在本人的書面誓詞上按下手印。 孫嚴格控制了組織總部及各支部,並且享有各級組織的人事任免權 這正是後來被稱為「民主集中制」的胚胎。 此時,孫擔任中華革命軍總司令,開始對袁非法破壞國會、破壞《臨時約法》,以及對共和的卑鄙背叛,進行討伐。 在雲南,包括前任都督蔡鍔在內的一群革命者組織了一支護國軍,聲討復辟運動。 蔡鍔與從前的老師梁啟超宣誓討袁,一個用槍,一個用筆來捍衛共和,保衛中國四億黎民的榮譽和骨氣。 雲南革命黨人決意率領護國軍38「清除國賊,保衛共和,捍衛民主,發展自治精神。 」12月23日,他們向袁發佈通牒,給他兩天時間取消帝制運動。 當袁拒絶時,雲南便于12月25日宣佈獨立。 由一萬餘人組成的護國軍分三路展開進攻。 12月27日,貴州亦宣佈獨立。 袁迫于時局的發展,推遲了定於1916年1月1日登基的計劃,袁的兩大主將段棋瑞與馮國璋均以有病為託辭,婉拒就任征討護國軍的遠征軍統帥。 3月15日,廣西宣佈獨立;同時,一支獨立的反覆闢軍隊在山東崛起。 日本政府也聲明:鑒於此時,北京無力維護國內安寧及無法獲得列強支持,它已無權代表中國,今後,日本將把南北雙方視為平等的交戰團體。 面對這些令人沮喪的國內外形勢,袁別無選擇,只好於1916年3月22日放棄了「洪憲帝制」的美夢,然而,他仍想借恢復內閣制來平息革命黨人,以便賴在總統職位上。 但是,事情的發展遠非他所能控制,4月6日,廣東宣佈獨立;4月12日,浙江宣佈獨立。 至5月5日,各支革命軍聯合成軍事委員會,拒絶承認袁的總統地位,十九個省的傑出人士也和委員會一樣,甚至康有為也兩次敦促他退位及往海外遊歷。 39此時,袁的事業已煙消雲散,其追隨者也開始背棄他。 當他要求馮國璋動員將軍與都督支持他留任總統時,馮卻要他退位。 5月9日,陝西宣佈獨立,其後四川于5月22日、湖南于5月27日,亦宣佈獨立。 40舊部下的拋棄,加上羞愧難當、焦慮過度、悲痛欲絶,1916年6月6日,袁因尿毒症暴卒,時年56歲。 復辟帝制的閙劇至此戛然而止了。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