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的《曼弗雷德交響曲》表現的是19世紀歐洲文學的一個典型主題——才華出眾的個人與和他敵對的世界相衝突的悲劇。 書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生長在山區大自然環境中,他孤獨地生活,目睹阿爾卑斯山瑰麗的景色,他覺得自己就像那山峰之巔,雖然控制着周圍的一切,但在偉大之中卻感到孤寂和悲哀。 他探究人生的意義、知識和價值,他苦苦思索而不得其結果地陷入深深的絶望之中。 曼弗雷德與鬼魂、神靈相通,而不與凡人往來。 他認為世人都是卑微的,他鄙棄所有的人。 他向神靈懇求忘卻和死亡而不可得,於是下到陰間,向死去的戀人愛斯塔爾蒂苦苦呼喚,祈求她的原諒和幫助。 這個他曾深戀的女子賜給了他死亡。 曼弗雷德和地府的主宰阿爾曼進行了頑強的鬥爭,顯示了他高傲不屈的品格,表現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1884年冬,柴可夫斯基為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的排練去了彼得堡。 這一次他有機會又與巴拉基列夫會面,他們進行了一次長談,談到了關於宗教和教堂音樂。 巴拉基列夫的話對柴可夫斯基產生了影響。 80年代中期的柴可夫斯基的思想處于深刻的矛盾之中。 面對沙皇政府對一切進步力量變本加厲進行殘害的黑暗現實,他感到壓抑。 個人理想與嚴酷命運之間的衝突常常使他感到困惑。 與巴拉基列夫的談話引起了他更多的思考。 由於要去看望患嚴重肺病生命垂危的柯代克,柴可夫斯基匆匆去了瑞士。 他沒有來得及按照巴拉基列夫的要求再次與其會面和談話。 柴可夫斯基給巴拉基列夫許下諾言,一定去書店買一本《曼弗雷德交響曲》認真閲讀,無論如何他會努力實現巴拉基列夫讓他以此題材作曲的要求。 柴可夫斯基來到了瑞士達渥斯。 《曼弗雷德交響曲》劇情的發生地阿爾卑斯山的風光使作曲家觸景生情。 柴可夫斯基日夜守護在生病的柯代克身邊,百忙之中擠出時間閲讀了拜倫的巨著《曼弗雷德交響曲》。 他被這一悲劇故事深深感動。 曼弗雷德苦苦求索不得其結果所帶來的絶望和痛苦,還有他在愛的失落和懺悔中所感受的哀傷引起了作曲家心靈的震顫。 此時巴拉基列夫的願望已經成為柴可夫斯基本人的願望,他立即開始了新的交響曲的創作。 柴可夫斯基已對未來的交響曲有了基本構思。 他要在《曼弗雷德交響曲》中注入自己的感受。 作曲家在巴拉基列夫給他的提綱的邊頁上寫下了補充的標題:「絶望引起的巨痛”、「對罪惡的過去的記憶」、「地獄的強大力量」、「對死去的愛斯塔爾蒂的懷念」、「曼弗雷德的無窮悔恨」。 作曲家說:“曼弗雷德不是一個普通人。 我覺得,拜倫以驚人的力量在他身上深刻體現了我們渴望認識現實中的種種難題而又不得其解的悲劇性。 」 《曼弗雷德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很獨特的一部交響曲。 他曾說,在創作這部樂曲時,他充當了為拜倫的原作畫插圖的角色。 也就是說,這部交響曲在揭示標題時,採用了更具體化的音樂形象,帶有圖解性,而不像寫其他交響曲那樣概括性地揭示標題。 整個交響曲由四個樂章組成。 作曲家作了詳細的題解:第一樂章 :曼弗雷德在阿爾卑斯山中徘徊。 他被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所困擾,陷入深深的絶望之中。 對罪惡往事的回憶使他苦惱,他體驗着心靈的巨痛。 曼弗雷德深諳魔法的奧秘,他威嚴地同地獄之魔交往。 他夢寐以求的是忘卻一切,而地獄之魔以及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如願。 他想起了自己熱愛過的已經死去了的愛斯塔爾蒂,回憶咬嚙着他的心,使他陷入無窮無盡的絶望之中。 第二樂章 :水花四濺的瀑布中升起一道彩虹,阿爾卑斯山仙子向曼弗雷德飛來。 第三樂章 :山民們的純樸、貧窮、自由的生活。 第四樂章 :阿爾曼的王國拜倫原著中的阿爾曼是代表「世間的惡」,地獄的群魔聚會狂歡。 曼弗雷德出現在酒宴上。 愛斯塔爾蒂的陰魂向他召喚。 他得到寬恕。 曼弗雷德之死。 柴可夫斯基筆下的曼弗雷德是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在承受複雜的情感衝突而引起的痛苦時,不僅是悲哀的呻吟,而是表現了要尋找出路,戰勝痛苦的頑強意志。 這是柴可夫斯基對拜倫的悲劇的獨特的處理。 體現曼弗雷德的音樂形象感人至深,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表現愛斯塔爾蒂的音樂形象主題是溫柔、純真、哀傷的,每次這一主題的出現都表現着驚人的魅力。 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歌劇的女性形象、交響曲的抒情主題往往象徵著作者所渴望而又無法在現實中獲得的幸福和光明。 所有在生活中遭遇過不幸的人們對於難以補償的遺憾都是束手無策的。 他們的痛苦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 然而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裡得到了準確的表達。 在愛斯塔爾蒂主題的優美旋律中,他們傷痕纍纍的心會得到些許安慰:他們因為愛,才痛苦,這痛苦是真誠的,又是珍貴的。 柴可夫斯基把《曼弗雷德交響曲》獻給了巴拉基列夫。 1885年9月,作曲家在給巴拉基列夫的信中說:「我滿足了您的希望。 《曼弗雷德交響曲》完成了……我可以說是毫不間斷地為《曼弗雷德交響曲》工作了將近四個月從5月末到今天。 工作很艱苦,但非常愉快。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柴可夫斯基傳》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