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蟠地起,亂石倚天生。 杯酒重陽日,烽煙兩國兵。 我來登絶蝎,海宇盼澄清。 」《日本倉遷君櫻雲,督上兵於鳳城南河建長橋利行人》有云:「徑盡橋來山更轉,造成世路曲如弓。 」《次日本軍政大原武慶韻》云:「天風吹送雪聲乾,擊劍談兵夜未殘。 浩劫乾坤塵莽莽,他山松柏氣丸丸。 」《寄森井國雄野鶴》 云:「野鶴橫飛向戰場,鳳山鴨水幾翱翔。 筆鋒殺敵無餘事,獨倚寒燈拂劍霜。 」 以上皆日俄戰時作。 《中秋月下》云:「故教明月滿,來照客身單。 」《過大高嶺》云:「磊石支行灶,炊煙散晚霞。 」《鄂城春感》云:「黃鶴不歸杯獨舉,白虹如此劍空磨。 」《舟夜懷子久三弟》云:「推篷看月月如水,征雁數聲天未明。 」《題友人畫帳》云:「年來一副看花眼,獨向天南望洗兵。 」《再經豐樂河》云:「昔年匹馬孤徵地,又向江天鼓棹來。 落日掛帆風力飽,群山列戟戰場開。 軍余野壘生春草,亂後殘村出灰。 」《舟泊安陸昔霆軍大破捻於此》云: 「戰地重經百感生,扁舟獨系楚王城。 城字原作台,出韻。 據別本改。 十年回憶親戎陣,萬里長驅踏虜營。 禾黍已高驃騎壘,波濤猶恣海門鯨。 湖山清靜吟懷壯,極目乾坤無限情。 」《晚泊襄陽》云:「襄陽舊是論兵地,迴首間關破陣年。 春草綠封新鬼墓,野雲紅燒夕陽天。 」三詩為老將重經戰地者生色,後詩即永滁河銘軍大敗後之戰,令頗曾為余述之。 《谷城書懷》云:「生事勞行役, 春光谷伯城。 幽花明客眼,細雨滑鳩聲。 」《山行》云:「障面疑無路,穿雲始見村。 防秋茅結屋,捍虎石為門。 」《晚行》云:「落日疑防虎,饑鷹欲趁人。 」 《余梔馬嘆》、《經漢川天門兩縣潦地慨然有作》、《送曾子全從軍之秦》八首、 《寓懷》一首皆有壯氣,《寓懷》作已於余贈詩中。 二、三六橋有《朔漠訪碑圖》,徵知交題詠。 所訪之碑,雲有數十種,非專訪一「闕特勤」碑也,闕特勤其最著者耳。 余亦勉湊一首,略舉《度人經》回鷓九姓兩三事,孤陋寡聞,不足道也。 綱齋作詩,長於考證,此題亦專言「闕特勤」 一碑云:「北徼貞石似星鳳,諸老夢想和林碑。 李文誡師袁忠節公王 文敏公盛意園祭酒恣搜討,曾從末座參然疑。 斡羅布拓苦未審,俄人用洋布拓之送至譯署。 姜盒初至施氈椎。 志文貞始用紙拓,流傳甚少。 吾友可園晚持節,眩霓處月鋒車馳。 萬安宮圮獨憑弔,窩朵故址無留遣。 兩盟之間訪巨碣,摩卒讀忘胼胝。 手打百本餉朋輩,築亭蔽翼勤護持。 碑陰深泐突厥字,旁行左右蟠蛟螭。 雙溪醉隱惜未見,得君表爆珍瓊瑰。 (碑陰及左右側均哭厥文, 從未經人道及,君始椎拓之。 )我思李唐全盛日,北庭金滿開藩它。 鼠尼木昆來稽顯,都摩支闕觀朝儀。 下馬捧免學舞蹈,丹鳳樓下揚棱威。 骨咄次子實人傑,光復舊物恢層基。 兄為可汗身作佐,默啜虐政親芟夷。 棄仇獨能用暾谷,殊方載赫無愧辭。 呂向裔詔致賻娟,戰圖畫象森崇祠。 禦書特遣高手刻,六人姓氏知為誰?(特以高於六人往刻此碑,見《新唐書》。 )察書市石越沙磧,干載屹立光北陲。 『特勤』音轉即『台吉』,古今譯語無柴搋。 耶律北人可徵信,史文作 『勒』原誤歧。 方今北盟正雲擾,雄圖妄覬成吉思。 金奔巴瓶詛足信,覺迷益使從者迷。 展圖噴息拓遐想,安得再遇開元時?」案此碑六橋自有跋云:“是碑在圖謝圖汗、三音諾顏兩盟交界處,距額爾德尼昭二百里許。 庚戌駐節庫倫,乘邊之暇,搜獲古金石數十種。 此碑尤為鑲寶,可讀者共四百五字。 踰年重拓二百紙, 有一二字又為風霜漫漶,於是建亭護之。 所稱『闕特勤』者,非名,官也。 曰諱, 從俗以成文也。 古碑例書官不書名,此為故闕特勤之碑,可知官矣。 何官?貳特勤也。 骨咄祿之次子,宓伽可汗之弟,非貳特勤而何?疑即《欽定金史國語解》之德特伯伊勒也。 解曰:『迭勃極烈,悴貳之官。 』迭勃極烈,即德特伯伊勒也。 蒙古謂其次日德特。 《漢書》,單于既得翕侯,以為自次王。 《陳湯傳》:『康居有副王,傳雲毗伽可汗,以特勤為左賢王。 』此三者又可為貳特勤之證。 可汗為酋長,特勤亞於可汗,以序行論,以官爵論,『闕』均可訓『次』。 且隋大業中,西突厥酋長射匱有弟曰闕達設,今蒙古汗王第二子,猶稱德特台吉。 滿洲語謂『貳,讀若拙,與「闕」音尤近。 突厥語與蒙古語輕重緩促微有不同。 突厥曰可汗,今日汗;可汗妻日可敦,今日哈屯;大臣曰業護,今日賽特;長言之為德特伯伊勒,短言之豈非闕特勒乎?‘特勒』為『特勤』本音,汗王子弟之通稱,近世所謂台吉者也。 譯人人殊,碑作勤,蓋御製禦書,取雅馴耳。 然不僅此。 唐 人以『勒』作『勤』亦數見焉。 《唐書》武后改『默啜』為『斬啜』,又改『骨咄祿』為『不卒祿』。 碑雲特勤,可汗之弟也,可汗猶朕之子也。 父子之義,既在敦崇,兄弟之親,得無連類?其改『勒』為『勤』宜矣。 『撐梨』皆借字,撐犁孤涂,此言天子。 『屠耆』此言賢,皆匈奴語。 『眩靄,』《漢書》《匈奴傳》: 『又北益廣田,至眩雷為塞。 』服虔註:『地在烏孫北。 ”處月』,《五代史唐本紀》:‘沙陀者,大磧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束。 處月居此磧,號沙陀突厥。 ,是眩露古塞名,處月部落也。 唐世突厥浸太,北燮西隣,以包全境而言。 第1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石遺室詩畫》
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