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松樹自得其樂,顯出一副瀟灑的模樣。 不管怎麼樣,它們都讓你覺得它們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誰少了誰,都像不應該似的。 霧在對松山的山峽飄來飄去,天色眼看黑將下來。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級,一級又一級,是樂趣也是苦趣,好像從我有生命以來就在登山似的,邁前腳,拖後腳,才不過走完慢十八盤。 我靠住升仙坊,仰起頭來朝上望,緊十八盤彷彿一架長梯,搭在南天門口。 我膽怯了。 新砌的石級窄窄的,擱不下整腳。 怪不得東漢的應劭引用馬第伯在《封禪儀記》裡的話,這樣形容:「仰視天門,遼如從穴中視天,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索,可得而登也。 兩從者扶挾,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 所謂磨胸石,捫天之難也。 」一位老大爺,斜着腳步,穿花一般,側着身子,趕到我們前頭。 一位老大娘,挎着香袋,儘管腳小,也穩穩當當,從我們身邊過去。 我象應劭說的那樣,「目視而腳不隨」,抓住鐵扶手,揪牢年輕人,走十幾步,歇一口氣,終於在下午七點鐘,上到南天門。 心還在跳,腿還在抖,人到底還是上來了。 低頭望着新整然而長極了的盤道,我奇怪自己居然也能上來。 我走在天街上,輕鬆愉快,像一個沒事人一樣。 一排留宿的小店,沒有名號,只有標記,有的門口掛着一隻笊籬,有的窗口放著一對鸚鵡,有的是一根棒棰,有的是一條金牛,地方寬敞的擺着茶桌,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幾,後牆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的深淵。 別成一格的還有那些石頭。 古詩人形容泰山,說「泰山岩岩」,註解人告訴你:岩岩,積石貌。 的確這樣,山頂越發給你這種感覺。 有的石頭像蓮花瓣,有的像大象頭,有的像老人,有的像臥虎,有的錯落成橋,有的兀立如柱,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有的什麼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動不動,堵住你的去路。 年月久,傳說多,登封台讓你想像帝王拜山的盛況,一個光禿禿的地方會有一塊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處」。 有的山池叫作洗頭盆,據說玉女往常在這裡洗過頭髮;有的山洞叫作白雲洞,傳說過去往外冒白雲,如今不冒白雲了,白雲在山裡依然游來游去。 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賞「齊魯青未了」,忽然一陣風來,「蕩胸生層雲」,轉瞬間,便像宋之問在《桂陽三日述懷》裡說起的那樣,「雲海四茫茫」。 是雲嗎‧頭上明明另有雲在。 看樣子是積雪,要不也是棉絮堆,高高低低,連續不斷,一直把天邊變成海邊。 於是陽光掠過,雲海的銀濤像鍍了金,又像着了火,燒成灰燼,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面目。 兩條白綫,曲曲折折,是河,是汶河。 一個黑點子在碧綠的圖案中間移動,彷彿螞蟻,又冒一縷青煙。 你正在指手劃腳,說長道短,虛象和真象一時都在霧裡消失。 我們沒有看到日出的奇景。 那要在秋高氣爽的時候。 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獨得之樂:我們在雨中看到的瀑布,兩天以後下山,已經不那樣壯麗了。 小瀑布不見,大瀑布變小了。 我們沿著西溪,翻山越嶺,穿過果香撲鼻的蘋果園,在黑龍潭附近待了老半天。 不是下午要趕火車的話,我們還會待下去的。 山勢和水勢在這裡別是一種格調,變化而又和諧。 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靈性。 我們敢於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聲有勢的飛泉流布,傾盆大雨的時候,恰好又在鬥母宮躲過,一路行來,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興盎然。 ===================================================================文章到此結束************************************ 【文本書庫】提供免費下載** www.CnTxt.Net********************************** 第3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白話散文集粹》
第3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