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 要,繁,疲,難。 隷蘇松太道。 江南提督駐。 順治初,因明制,縣三。 十二年,析華亭置婁縣。 雍正二年,又析華亭置奉賢,析上海置南匯,析青浦置福泉,改金山衛為縣。 乾隆八年,福泉省。 嘉慶十年,又析上海南匯地設川沙,隷府。 西北距省治一百六十里。 廣一百六十里,袤一百四十里。 北極高三十一度。 京師偏東四度二十七分。 領一,縣七。 川沙 繁,疲,難。 府東南二百四十里。 故明川沙堡。 乾隆二十四年,改董漕同知為川沙海防同知。 嘉慶十年,析置為撫民同知。 東:大海。 有捍海塘三,曰外圩塘、欽公塘、東護塘。 夾護塘河二。 鹽河逕界浜入寶山。 其左禦寇河,椿樹浦水引黃浦東入,與鹽河合。 三尖嘴、海中、曹家路有汛。 華亭 繁,疲,難。 倚。 東南有柘山、金山。 海中有捍海塘。 松江上承太湖,東逕笠澤,與東江、婁江而三。 今婁江塞,而東江合松江出海,祗一江耳。 黃浦江為吳淞支津,首受泖、澱諸水,屈曲流,大洋涇水會之。 春申塘水東引黃浦支流,合千步涇,會於北俞塘。 又分流逕顓橋入黃浦。 柘林營東南,水利通判駐。 有鹽場曰袁浦,大使駐。 鎮五:亭林、葉謝、曹涇、柘林、沙岡。 柘林、亭林、張澤有汛。 都司駐柘林,縣丞駐曹涇。 亭林巡司一。 有鐵路。 婁 疲,難。 倚。 順治十二年置。 西北有橫雲山、機山、天馬山。 南:泖湖,源出華亭穀,與青浦金山錯,古三泖也。 斜塘上承泖湖,自青浦入,東歧,合古浦塘及支津,貫城至華亭界,為南俞塘。 其北出者為通波塘。 斜塘東南合秀州塘、大蒸塘,入金山,為黃浦,又東入上海。 有橫浦鹽場,大使駐。 一鎮:楓涇。 天馬鎮、泗涇、楓涇有汛。 縣丞駐白龍潭。 小徵巡司一。 有鐵路。 奉賢 疲,難。 府東九十里。 明於華亭置青村所守禦、千戶,隷金山衛。 雍正二年析置。 南,瀕海,有塘。 有青村鹽場,大使駐。 青村港,縣西,有汛。 南橋塘水上遊望河涇,自華亭引黃浦水東入姚涇,又東會蕭塘,為南橋塘,左得金匯塘,上承南匯界河水,又東為青村港。 西有龍泉港,亦受望河涇,錯出復入,逕阮港鎮,折東抵柘林營而止。 鎮三:陶宅、南橋、四團。 縣丞駐四團。 南橋巡司一。 金山 疲,難。 府南七十二里。 雍正二年置。 故明金山衛,屬華亭。 初治衛城,尋徙洙涇鎮。 東南:秦山、查山。 海中有金山,縣以此名。 今隷華亭。 東北:泖港,橫潦涇西流入之,匯平湖諸水,曰三秀塘。 納秀州塘,逕城南,東達掘撻涇,南匯諸水合泖港入黃浦。 南有鹽河,循衛城西溢為黃姑塘,歧為裡界河、黃浦界河,並北流而合,至大泖港與橫潦涇會,又北為黃浦。 折東與婁分岸,入華亭。 有浦東鹽場,大使駐。 典史駐衛城。 一鎮:洙涇。 張堰巡司一。 洙涇、張堰、呂港有汛。 上海 沖,繁,疲,難。 府東北九十里。 蘇松太道駐。 黃浦江自華亭入,夾城流,東北至虹口。 吳淞江西北來與之合,又東北入於海。 吳淞江自嘉定入,納盤龍浦水、橫瀝水,逕新涇,又東為古滬瀆,逕新閘北、泥城橋、老閘會黃浦江。 西堧歐、美各國互市租界,道光二十三年英約五口通商之一。 吳淞岸東北四十五里,光緒二十四年開為商埠,海舶殷輳,利盡東南。 租界有會審公堂,理華、洋獄訟。 有海關,蘇松太道監督。 又南洋軍械製造局,西南。 鎮四:吳淞、烏涇、吳會、閔行。 塘橋、引翔港、閔行有汛。 黃浦、吳淞巡司二。 有鐵路。 南匯 繁,疲,難。 府東一百二十里。 雍正二年置。 故明南匯守禦所。 東:大海。 捍海塘二:內東護塘;外外護塘,即欽公塘。 西黃浦江自華亭入,逕閘港,折北,左與上海分岸。 縣西縱河曰鶴坡塘,在新陽鎮。 會南七灶諸港水,至分水墩,是為港閘。 西會金匯塘,入奉賢。 縣號窮海,獨饒鹽。 東護塘內有運鹽河,南自奉賢入。 一鎮:下沙。 置鹽場三,鹽課大使駐。 周浦有汛。 縣丞駐泥城。 三林莊巡司一。 青浦 繁,疲,難。 府西北五十里。 東:鉶山、佘山。 東南:鳳凰山、薛山。 北:福泉山。 西:盧山、辰山。 北:吳淞江。 澱山湖西受太湖水,播為諸蕩,南與泖湖合。 北會硃家港水入於江。 有趙屯浦、大盈浦、顧會浦、盤龍浦,俱分受吳淞水,入黃浦。 鎮六:泗涇、金澤、硃家角、趙屯、七寶、白鶴江。 北鉶山、小徵有汛。 縣丞駐七寶。 澱山、新涇巡司二。 太倉直隷州: 繁,疲,難。 隷蘇松太道。 順治初,因明制,屬蘇州府,縣一。 雍正二年,升直隷州,析州置鎮洋縣,又割蘇州府之嘉定屬之,析其地置寶山,同隷州。 西南距省治一百二十里。 廣一百五十里,袤一百四十里。 北極高三十一度二十九分。 京師偏東四度二十五分。 領縣四。 北有穿山。 東北:大海,有塘。 七鴉口設砲台。 一鎮:雙鳳。 璜涇有汛。 州同駐劉河鎮。 七浦巡司一。 昔太倉之水八百五十。 南路之水,婁江獨任之。 北路之水,七浦、楊林分任之。 故七浦以輔婁江,楊林又以輔七浦。 楊林南有湖川塘。 湖川南硃涇,為古婁江北道。 又貫南北者,有鹽鐵塘,南出吳淞入海。 北道白茆達江。 雍正中,發帑疏濬兩江,兼治白茆,以補三江之缺。 鎮洋 繁。 倚。 雍正二年置。 東:大海。 縣東劉河口,一曰婁河口,有汛。 婁江入海處。 禹貢中江也。 「劉」即「婁」,聲近字。 上承致河塘,自新陽入,為太倉塘。 自城南南馬頭東合新塘港,又東入海。 新塘港即舊湖川塘,逕小塘子入劉河。 南:鹽鐵塘水環城流,西北與七浦塘合。 有徬官,裁。 茜涇河西抵漕塘河,東逕花雙入海。 茜涇城,乾隆三年築。 鎮二:沙頭、茜涇。 甘草巡司一。 崇明 沖,繁。 州東北五十七里。 東:金鼇山、茶山。 東北:海中設汛。 海環縣治,港沙綺錯。 有望海台,當沙港南,與崇寶沙對,設砲台,總兵駐。 施翹河水西南夾城流,又東與十欃口合,入於海。 東:鹽灘,有場,巡鹽大使駐。 雍正八年,於縣設太通巡道。 乾隆五年移通州,六年裁。 鎮三:新鎮、豹貔、楊家河。 上沙、中沙、外沙、下沙有汛。 縣丞駐五欃。 大安有廢巡司。 崇海巡司一。 嘉定 疲,難。 州南三十六里。 初屬蘇州府。 雍正二年來隷。 東南:鶴槎山。 吳淞江東入,緣界流,北為鹽鐵塘水,入鎮洋。 縣北劉河,古婁江也。 橫瀝水北流逕縣城,又東與之合。 練祁塘水承吳淞西來,環城流,逕羅店,入寶山。 鎮三:外岡、安亭、南翔。 縣丞駐南翔,有汛。 諸翟巡司一。 有鐵路。 寶山 繁,疲,難。 州東九十里。 雍正二年置。 故嘉定縣吳淞所,明寶山。 東南有寶山故城。 山北設汛。 東瀕大海,有塘。 南為吳淞口,黃浦江入海處,設砲台,控扼東南,為軍港要塞。 崇寶沙,海中,與崇明對。 藴藻濱水自嘉定逕陳行鎮,界涇水西北逕羅店,合練祁塘水會之。 歧為二,東至胡巷口,南至虹口,併入黃浦。 又北泗塘水引藴藻濱水南迤東環城流,西有采綯港。 鎮四:高橋、江灣、大場、羅店。 舊砲台、胡巷口、楊行、江灣、月浦有汛。 縣丞駐高橋。 有鐵路。 第2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