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
12)無端崖:無頭緒,無邊際。
(
13)恣縱:無拘礙,恣意發揮。儻:指偏儻,片面。
(
14)不以觭(jī)見,不偏不倚。
(
15)沉濁:深沉污濁。
(
16)莊語,莊重。
(
17)卮言,無心的言論。曼衍:委曲遂順,不拘常規。
(
18)重言:為人重視的言論,以上三言均見《寓言》篇。
(
19)寓言,寄託他人說的話。
(
20)敖倪:猶傲睨,指輕視。
(
21)瑰緯:奇偉,不平凡。連犿(fān):隨和。
(
22)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諔(chú)詭:奇異,變幻。
(
23)選物者:指天地。
(
24)外:超脫。
(
25)本:指道。
(
26)深閎:深邃。肆:顯露。
(
27)稠適:相吻合。稠,本字為調。上述:上達。
(
28)應:順應。
(
29)蛻:蛻變。
(
30)芒:通恍。昧:暗昧。未之盡:言未盡其道。
[譯文
空寂廣漠無形的道的本體,變化無常的道的運用,死呀生呀,與天地並存,與神明同位!惚惚恍恍向什麼地方去,萬物與我為一,不知哪里是歸宿,古代的道術有屬於這方面的。莊周聽到這種治學風氣就很喜好它。以迂遠的說教,以荒唐的言論,以無頭緒和無邊際的言詞,時常恣意發揮而不片面,從不以為標新立異。莊周以為天下是深沉污濁的,不能用莊重的語言交談,而是以無心的言論委曲隨順,以為人所重視的言論使人信以為真,以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論來廣泛的闡述道理,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輕視萬物,不譴責誰是誰非,以此和世俗相處。他的書雖然不平凡而隨和無有傷害。書中的言辭雖然參差不齊而奇異變幻可觀賞。他的書充實而無止境,上與造物者同遊,而下與超脫死生無終始分別的人做朋友。書中對道的闡述既弘大而又透僻,深逮而廣闊;書中講到道的主宰作用,可說是相吻合上達真理了。雖然如此,它在順應變化和解釋事物時,道理是講不完的,它來不蛻變,恍惚芒昧,沒有盡頭。
惠施多方(
1),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2),其言也不中(
3)。曆物之意(
4),曰:「至大無外(
5),謂之大一;至小無內(
6),謂之小一。無厚(
7),不可積也(
8), 其大千里。天與地卑(
9),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
10),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
11)’;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
12)。今日適越而昔來(
13)。連環可解也(
14)。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5)。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惠施以此為大,觀於天下而曉辯者(
16),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
17)。卵有毛,雞三足,郢有天下(
18),犬可以為羊,馬有卵,丁子有尾(
19),火不熱,山出口(
20),輪碾不地(
21),目不見(
22), 指不至(
23),至不絕(
24),龜長於蛇,矩不方(
25),規不可以為圓(
26),鑿不圍枘(
27),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28),鏈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
29),狗非犬(
30),黃馬驪牛三(
31),白狗黑(
32),孤駒未嘗有母(
33),一尺之捶(
34),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35)。辯者以此與惠施相應,終身無窮。桓團、公孫龍辯者之徒(
36), 飾人之心(
37),易人之意(
38),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有囿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