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在客觀上散佈了對封建社會的悲觀思想。這篇散文顯然受了《莊子》寓言、楚辭神遊、漢賦鋪張的影響。全篇使氣騁辭,奇偶相生,韻文與散文間雜,有它的獨特風格。
嵇康(
223-
263),字叔夜,譙國銍(今安徽宿縣西)人。他的性格明顯地表現為兩面:一面崇尚老莊,恬靜寡慾,好服食,求長生;一面卻尚奇任俠,剛腸嫉惡,在現實生活中鋒芒畢露,因此為司馬氏所不容,而遭殺身之禍。嵇康的反對司馬氏,固然與他為魏室姻親有關,但根本的原因卻在於他不滿意司馬氏的黑暗、殘暴的統治。他在《太師箴》中揭露「季世」的情況說:「驕盈肆志,阻兵擅權,矜威縱虐,禍崇丘山。刑本懲暴,今以脅賢。昔為天下,今為一身。」這實際是對司馬氏統治的痛斥。
嵇康在反抗現實的表現上比阮籍激烈,詩歌成就卻不如阮籍。他的詩歌着重表現一種清逸脫俗的境界。如《酒會詩》之一: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汎汎柏舟,載浮載滯。微嘯清風,鼓檝容裔。放櫂投竿,優遊卒歲。
不過他也有一些詩,如《答二郭》等明顯地表現了憤世疾俗的感情,特別是因呂安事牽連入獄後所寫的《幽憤詩》,敘述了他托好老莊不附流俗的志趣和耿直的性格,雖然也責備自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以致「謗議沸騰」,但他並不肯改變素志,最後表示要「採薇山阿,散髮岩(山曲)」,仍然是以俊逸之辭表現他的硬骨頭。詩風的「峻切」,于此可見。他的四言詩藝術成就高於五言。
嵇康的《與山巨源絶交書》是一篇有濃厚的文學意味和大膽的反抗思想的散文。文中說:「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他的「必不堪者七」,是表示蔑視虛偽禮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對抗朝廷法制,所謂「每非湯武而薄周孔」,正是公開揭穿司馬氏爭奪政權的陰謀。也正因為這篇書信,司馬氏終於殺害了他。這篇散文自始至終貫串着對司馬氏腐朽統治的決絶態度。他把山濤薦他作官比做是「羞庖人之獨割,引屍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極盡辛辣諷刺之能事。並表示如果司馬氏要強迫他作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全文嬉笑怒罵,鋒利灑脫,很能表現他峻急剛烈的性格。
第二章 西晉文學
文學發展到西晉開始了明顯的轉變。西晉的士族制度加深了階級鴻溝,士族文人遠離社會和人民,他們的創作缺乏現實內容,就只能追求形式的華美,逐漸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龍‧明詩》),「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文心雕龍‧情采》)。晉初傅玄、張華已經表現出這樣的傾向,到了陸機、潘岳遂發展到了嚴重的階段。這一時期只有左思、劉琨等個別作家在文學上表現了突出的成就。
第二節 陶淵明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辭賦三篇,還有《讀史述九章》和《扇上畫贊》兩篇接近四言詩的韻文。
詩歌是詩人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一百多首詩,具有豐富的內容。
詩人生活在極端黑暗的社會裡,卻堅持高遠的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現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和郭主薄》詩說:「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飲酒》第八首說:「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珍異類,卓然見高枝。」霜威下盛開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詩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徵:詩人在《詠貧士七首》和《扇上畫贊》中還歌頌了不少固窮守志的人物。
正是由於有着這樣的品格,詩人一方面對腐朽的統治階級表現了一種孤高的態度。《詠貧士》第一首說:「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暖暖空中滅,何時見餘輝‧」這朵晴空飄浮的孤雲,象徵詩人的處境和命運,它孤獨無依,會無聲無息地消滅,但也表現了詩人的態度,它要遠去塵埃,永遠保持自由和高潔。另一方面,也對污濁的現實表現了強烈的不滿。在《飲酒》二十首裡,他藉著「醉人」的語言,或是指責社會上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第六首),或是揭露政治的陷阱危機(第十七首),或是鄙棄世俗的虛偽和欺詐(第十二、十九首),在最末一首裡,他說:「如何絶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雖然是美化了孔子,但他更主要的是對馳逐名利的頽敗士風感到無比的憤激和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