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心境平靜愉快,那麼顏色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來調養眼睛;聲音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來調養耳朵;粗飯、菜羹,也可以用來調養口胃;粗布做的衣服、粗麻繩編製的鞋子,也可以用來保養身軀;狹窄的房間、蘆葦做的帘子、蘆葦稻草做的草墊子、破舊的幾桌竹蓆,也可以用來保養體態容貌。所以,雖然沒有享受到萬物中美好的東西而仍然可以用來培養樂趣,沒有權勢封爵的地位而仍然可以用來提高名望。像這樣而把統治天下的權力交給他,他就會為天下操勞得多,為自己的享樂考慮得少了,這就叫做看重自己而役使外物。
第
359講:
22.
18無稽之言(
1),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註釋】
(
1)稽:考核。無稽,無可查考。
【譯文】
沒有根據的言論,沒有見過的行為,沒有聽說過的計謀,君子對它們是謹慎對待的。
卷十七
性惡第二十三
[題解]
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論,闡明自己關於人性邪惡的社會觀。「性惡論」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觀點,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文章先從人的物質慾望和心理要求出發,論證了「人之性惡」的道理。為了改變人性之惡,他一方面特彆強調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主張「求賢師」、「擇良友」;另一方面則特彆強調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的政治主張。總之,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宗旨則在於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惡為善。
第
360講:
23.
1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譯文】
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
第
361講:
23.
2今人之性(
1),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
2),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慾,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3)。然則從人之性(
4),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
5),然後出於辭讓,合于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註釋】
(
1)今:猶「夫」,發語詞。參見《古書虛字集釋》。下文多此種用法,不再注。(
2)疾:通「嫉」,
嫉妒。(
3)文理:見
7.
3注(
2)。(
4)從:通「縱」。(
5)道:同「導」。
【譯文】
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喜歡財利之心,依順這種人性,所以爭搶掠奪就產生而推辭謙讓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殘殺陷害就產生而忠誠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的貪慾,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淫蕩混亂就產生而禮義法度就消失了。這樣看來,放縱人的本性,依順人的情慾,就一定會出現爭搶掠奪,一定會和違犯等級名分、擾亂禮義法度的行為合流,而最終趨向于暴亂。所以一定要有了師長和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後人們才會從推辭謙讓出發,遵守禮法,而最終趨向于安定太平。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第
362講:
23.
3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
1),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
2)。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製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
3),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使皆出於治、合于道者也(
4)。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
5)。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註釋】
(
1)枸(g • #u • 鈎):通「鈎」,彎曲。檃栝(y • !nku • ^隱括):竹木的整形工具。烝(zh •
5ng • 蒸):
同「蒸」,用蒸氣加熱,這是為了使被矯正的木材柔軟以便矯正。(
2)金:金屬之器,指有鋒刃的武器
或工具。礱(l • ¥ng • 龍):磨。厲:同「礪」,磨。(
3)飾:通「飭」,整治。(
4)使:《集解》作「始」,
據宋浙本改。(
5)睢:《集解》作「雎」,據宋浙本改。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