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24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24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24頁

朗讀:

(1)六十餘歲: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2年稱帝,到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時,已有六十餘年。(2)乂(yi,義)安:安定。「×」「安」同義。(3)薦(jin,晉)紳:本指古代高級官吏的裝束,後用以代稱官吏。薦,通「搢」,「縉」,是插的意思。紳,腰間大帶。《晉書·輿服志》:「所謂搢紳之士者,插笏(hu,互。用以記事的手板)而垂紳帶也。」封禪: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禮。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為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場祭地為禪。秦漢以後,歷代王朝都把封禪作為國家大典。改正:改換確定。(4)上:指皇上。鄉:同「向」,嚮往,崇尚。儒術:儒家的學術。(5)賢良: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又叫「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漢文帝時開始設立。(6)文學:指文章博學,為孔門四科之一。(7)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都在此舉行。(8)朝諸侯:使諸侯朝,意思就是接受諸侯朝見。(9)草:草擬。巡狩:帝王離開國都,到各地巡視。服色:指服飾車馬器物等所用的顏色。古代改朝換代,新王朝都要重新確定曆法和服色,以表示「應天承位」。漢朝高祖及文、景二帝時都未改,所以這時候又提出來了。就:達到,實現。十黃老言:黃帝、老子之言,即道家學說。微:暗暗地,悄悄地。指暗中察訪。《會注考證》:「楓三本、館本『微』下有『伺』字,與《封禪書》合,當依補。」奸利事:指用不正當手段謀利之類的事。召:傳訊。案:審問,審查。

明年,上初至雍,郊見五畤(1)。後常三歲一郊。是時上求神君(2),捨之上林中蹄氏觀(3)。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4)。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後子孫以尊顯。及武帝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內中,聞其言,不見其人云(5)。


  

(1)郊:古代祭禮的一種,即在郊外祭祀天地。五畤(zhi,至):古代祭祀五位天帝的五個處所。《正義》引孟康說:「畤者,神靈之所止。」地在今陝西省風翔縣南。(2)神君:對神靈的敬稱,這裡指長陵女子。(3)上林:苑名。蹄氏觀:廟宇名。在上林苑中。(4)見神:意思是顯靈。先後:妯娌。《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生』。」宛若:孟康以為是妯娌的字。(5)云:語氣詞,有據說如此的口氣。

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1),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入以主方(2)。匿其年及所生長(3),常自謂七十,能使物(4),卻老。其游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5),常余金錢帛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6),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資好方(7),善為巧發奇中(8)。嘗從武安侯飲,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9),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行,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十已而案其刻(11),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1)祠社:祭祀灶神。《索隱》引如淳曰:「祠灶可以致福。」谷道:不吃糧食而能生活的方術。卻老方:使人長生不老的方術。(2)主方:主管方術之事。(3)所生長:生長的地方,指出身經歷等。(4)使物:驅使鬼物。(5)更:相繼地,交替地。饋遺(wei,畏):贈送財物。(6)饒給:富足。給,足。(7)資:資質。指所謂天生的才能、性情。(8)巧發奇中:意思是用巧言說中事情。(9)大父:祖父。十柏寢:齊國台榭名。(11)已而:過後,不久。案:考察,查驗。

少群言於上曰:「祠灶則致物(1),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2),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可見(3),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4),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5),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6),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7)。

(1)致物:招引來鬼神。(2)丹砂:硃砂。(3)蓬萊:古代傳說裡的海中仙山,山上住著仙人。(4)食(si,寺):給……吃。(5)合,融洽,投合。(6)方士:方術之士。指古代求仙、煉丹,自言能長生不死的人。(7)齊:同「劑」。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而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1)。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相效(2),更言神事矣。

(1)黃錘:可能是縣名。史:古代官府的佐吏。(2)海上燕齊:指古代燕、齊兩國的沿海地區。相效:效仿李少君。

亳人薄誘忌奏祠泰一方(1),曰:「天神貴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2)。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東南郊,用太牢具(3),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4)於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長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5)。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忌泰一壇上,如其方。後人復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6),祠黃帝用一梟破鏡(7);冥羊用羊(8);祠馬行用一青牡馬(9);泰一、皋山山君、地長用牛十;武夷君用干魚(11),陰陽使者以一牛」。(12)令祠官領之如其方,而祠於忌泰一壇旁。

(1)薄誘忌:《索隱》認為「薄」為「亳」的衍文,「誘」為「謬」之誤寫。應作「謬忌」。《封禪書》和《漢書·郊祀志》皆作『亳人謬忌」。泰一:傳說中最尊貴的神。也作「太一」。(2)佐:輔佐,這裡指輔佐泰一的神。五帝:《正義》:「五帝,五天帝也。」(3)太牢:指祭祀時用的牛、羊、豬三牲。(4)八通之鬼道:指祭壇的八面都有通道,供神鬼來往。(5)天一、地一:都是神名。(6)解詞:《封禪書》《索引》曰:「祠祭以解殃咎,求福祥也。」(7)梟:傳說中食母的惡鳥。破鏡:傳說中食父的惡獸。(8)冥羊:神名。(9)馬行:神名。牡馬:公馬。十皋山山君、地長:都是神名。(11)武夷君:武夷山神。(12)陰陽使者:神名。

其後,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為幣(1),以發瑞應(2),造白金焉(3)。

(1)以其皮為幣:漢武帝時曾用白鹿皮製成貨幣。當時規定,鹿皮一尺見方,值黃金一斤(據《索隱》,又見《平准書》)。(2)瑞應:古代迷信,認為天降祥瑞以應人君之德,就叫「瑞應」。(3)白金:據《正義》引《平准書》解釋,是指銀錫合金。當時鑄有龍、馬、龜三種圖形的白金幣。


  
其明年,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1)。有司曰(2):「陛下肅祗郊祀(3),上帝報享(4),錫一角獸(5),蓋麟雲(6)。」於是以薦五畤(7),畤加一牛以燎(8)。賜諸侯白金,以風符應合於天地(9)。

(1)麃:獸名,鹿屬。《索隱》引韋昭曰:「體若麇而一角。」(2)有司:管事的官吏。官吏各有專司,所以叫有司。(3)肅祗:恭敬。「肅」、「祗」同義。(4)報:報答。享:以食品供奉鬼神。(5)錫(ci,賜):賜予。(6)蓋:大概。表示不肯定的語氣。麟:麒麟。(7)薦:進獻祭品。(8)燎(liao,料):古代祭禮的一種。焚柴祭天。(9)風:通「諷」,諷喻,暗示。符應:古代迷信,認為天降的祥瑞與人事相應,就叫「符應」。與上文「瑞應」意思相同。地:疑為「也」字之誤。《封禪書》和《漢書·郊祀志》均作「也」。

於是濟北王以為天子且封禪(1),乃上書獻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縣償之。常山王有罪,遷(2),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然後五嶽皆在天子之郡。

(1)且:將要。(2)遷:放逐,流放。

其明年,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1)。上有所幸王夫人(2),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雲,天子自帷中望見焉。於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3),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文成言曰:「上即欲與神通(4),宮室被服不像神,神物不至。」乃作畫雲氣車,及各以勝日駕車辟惡鬼(5)。又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泰一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余,其方益衰(6),神不至。乃為帛書以飯牛,(7)詳弗知也(8),言此牛腹中有奇。殺而視之,得書,書言甚怪,天子疑之。有識其手書,問之人,果(為)〔偽〕書。於是誅文成將軍而隱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