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206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206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206頁

朗讀:

○莊安《漢書‧五行志》:「嚴公二十年。」師古曰:「嚴公謂莊公也,避明帝諱改日嚴,凡《漢書》載謚、姓為嚴者皆類此。」則是嚴姓本當作「莊」。今考《史記》有莊生、莊賈、莊豹。莊舄、莊忌、莊助、莊青翟、莊熊羆、莊參、莊喬、莊芷,而獨有嚴君疾、嚴仲子、嚴安,鄧伯羔謂安自姓嚴。然《漢書‧藝文志》曰:「主父偃二十八篇,徐樂一篇,莊安一篇。」是安本姓莊,非嚴也。嚴君平亦姓莊,楊子《法言》:「蜀莊沈冥」是也。嚴尤亦姓莊,《後漢書‧光武紀》注引桓譚《新論》曰:「莊尤字伯石,避明帝諱改之。又改莊周為嚴周。」《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老子、嚴周。」《敘傳》:「貴老、嚴之術。」改楚之莊生為嚴先生,《古今人表》:「嚴先生」,師古曰:「即殺陶朱公兒者也。」王褒《洞簫賦》:「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李善註:「《七略》有莊春言琴。」《漢書》之稱莊安,班氏所未及改也。《史記》之稱嚴安,後人所追改也。《藝文志》:「常侍郎莊忽奇賦十一篇,嚴助賦三十五篇。」師古曰:「上言莊忽奇,下言嚴助,史駁文。」

○李廣射石今永平府盧龍縣南有李廣射虎石。廣為右北平太守,而此地為遼西郡之肥如,其謬不辨自明。《水經注》言右北平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亦非也,考右北平郡,前漢治平剛,後漢治土垠。酈氏所引魏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此後漢所治之土根,而平剛則在盧龍塞之東北三四百里,乃武帝時郡治,李廣所守,今之塞外,其不在土垠明矣。又考《西京雜記》述此事則云:「獵于冥山之陽。」《莊子》言:「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見冥山。」司馬彪註:「冥山,北海山名。」是廣之出獵乃冥山,而非近郡之山也。《新序》曰:「楚熊渠于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射之,矢摧無跡。」《韓詩外傳》、張華《博物誌》亦同。是射石者又熊渠,而非李廣也即使二事偶同,而太史公所述本無其地,今必欲指一卷之石以當之,不已惑乎?


  

《後周書,李遠傳》:「嘗校獵于莎柵,見石于叢薄中。以為伏兔,射之,鏃人寸餘。就而視之,乃石也。太祖聞而異之,賜書曰:‘昔李將軍親有此事,公今復爾,可謂世載其德,雖熊渠之名不能獨羡其美,」李廣、熊渠二事並用。

○大小山王逸《楚辭章句》言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後偉之士,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

梁昭明太子《十二月啟》乃曰:「桂吐花于小山之上,梨翻葉于大谷之中。」庾肩吾詩:「梨紅大谷晚,桂白小山秋。」庚信《枯樹賦》:「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松繫馬。」是以山為山谷之山,失其旨矣。

《梁書》:「何胤二兄求、點並棲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隱。世號點為大山,胤為小山。」

○丁外人丁外人非名,言是蓋主之外夫也。猶言齊悼惠王肥,高帝外婦之子也。服虔曰:「外人,主之所幸也。」然《王子侯表》有山原孝侯外人,齊孝王五世孫。乘丘侯外人,中山靖王曾孫。則是姓劉,而名外人,不知何所取義。

○毛延壽《西京雜記》曰:「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牆不肯,遂不得見。匈奴人朝,求美人為閥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貲皆巨萬。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並工為牛馬飛烏眾勢,人形好醜不逮延壽。下杜陽望亦善畫,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棄市。京師畫工於是差稀。」據此,則畫工之圖徑宮乃平日,而非匈奴求美人時。且毛延壽特眾中之一人,又其得罪以受賂,而不獨以昭君也。往來詩人謂匈奴求美人,乃使畫工圖形,而又但指毛延壽一人,且沒其受賂事,失之矣。

○名以同事而晦《呂氏春秋》言:「秦穆公興師以襲鄭,過周而東。鄭賈人弦高、奚施將西市于周,遽使奚施歸告,乃矯鄭伯之命,以十二牛勞師。」是奚施為弦高之友,而《左氏傳》不載。《淮南子》言荊柯西刺秦王,高漸離、宋意為擊築而歌于易水之上。宋玉《笛賦》亦以荊卿、宋意並稱。是宋意為高漸離之侶,而《戰國策》、《史記》不載。


  
《戰國策》:東孟之會,聶政、陽堅刺相兼君。註云:「堅,政之副,猶秦武陽。」按聶政告嚴仲于曰:「其勢不可以多人。」未必有副。

《淮南子》註:「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于臨桃,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今人但言翁仲,不言君何。

○名以同事而章《孟子》:「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考之《書》曰:「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此禹事也,而稷亦因之以受名。「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考之《列女傳》曰:「哭于城下七日,而城為之崩。」此杞梁妻事也,而華周妻亦因之以受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