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186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186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186頁

朗讀:

異姓稱族,自漢以來未有此事。杜子美《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云:‘與君陶唐後,盛族多其人。聖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則杜與唐為兄弟矣。《重送劉十弟判官》詩云:「分源豕韋派,別浦雁賓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則杜與劉為兄弟矣。韓文公《送何堅序》亦云:「何與韓同姓為近。」按《詩‧揚之水》一章言戍申,三章言戍甫,三章言戌許。孔氏曰:「言甫、許者,以其俱為姜姓。既重章以變文,因借甫、許以言申,其實不戍甫、許也,」六國時,秦、趙同為贏姓,《史記》、《漢書》多謂秦為趙,亦此類也。《嵩高》言:「生甫及申。」孔氏曰:「此詩送申伯而及甫侯者,美其上世俱出四岳,故連言之。」今人之於同姓,幾無不通譜,何不更廣之於異姓,而以子美、退之為例也?李華《淮南節度使崔公頌德碑》云:「惟申伯翼宣王,登南邦,興周室,小白率諸侯征楚、翟,奉王職,與崔公葉德同勛,皆姜姓也。」

開元十九年,于兩京置齊太公廟。建中初,宰相盧妃、京兆尹盧湛,以盧者齊之裔,乃鳩其裔孫若崔、盧、丁、呂之族,合錢以崇飾之。


  

元吳《送何友道游萍鄉序》云:「袁柳撫何二族,各以儒官著,而其初實一姬姓,文之昭由魯之展而為柳,武之穆由晉之韓而為何,氏不同而姓同。」宋邵伯溫《聞見錄》云:「司馬溫公一日過康節先生,謁曰:『程秀才既見。」則溫公也。問其故,公笑曰:‘司馬出程伯休父。』”

○二字改姓一字古時以二字姓改為一字者。如馬宮本姓馬矢,改為馬。唐憲宗名純,詔姓淳于者改姓于。《唐宰相世系表》鐘離味二子,次日按,居穎州:長社,為鐘氏。見之史冊,不過一二。自洪武元年,沼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如今有呼姓本呼延,乞姓本乞伏,皆明初改。而並中國所自有之複姓皆去其一字,氏族之紊莫甚于此。且如孫氏有二:衛之良夫楚之叔敖,並見于《春秋》,而公孫、叔孫、長孫、士孫、上孫之類,今皆去而為「孫」,與二國之孫合而為一,而其本姓遂亡。公羊、公沙、公乘之類,則去而為「公」;毋丘:毋將之類則去而為「毋」,而其本姓遂亡。司徒、司空之類,則去而為「司」,司馬氏則去而或為「司」,或為「馬」,而司馬之僅存於代者惟溫公之後。所以然者,蓋因儒臣無學,不能如魏孝文改代北之姓,一一為之條理,而聽其人之所自為也,然胡姓之改不始於是時。《唐書》:「阿史那忠以擒頡利功,拜左屯衛將軍,妻以宗女定襄縣主,賜名為忠,單稱史氏。韓文公《集賢院校理石君墓誌》云:“其先姓烏石蘭,從拓跋魏氏入夏,居河南,遂去『烏』與『蘭』,獨姓石氏。」劉靜修《古裡氏名字序》云:「吳景初,本姓古裡氏,以女真諸姓今各就其近似者易從中國姓,故古裡氏例稱吳。」則固已先之矣。

《章丘志》言:“洪武初,翰林編修吳沈奉旨撰《千家姓》,得姓一千九百六十八,而此邑如術,如亻馬尚未之錄。今訪之術姓有三四百丁,自雲金丞相術虎高琪之後,蓋二字改為一字者而撰姓之時,尚未登于黃冊也。以此知單姓之改並在明初以後,而今代山東氏族其出於金、元之裔者多矣。

洪武元年,禁不得胡姓者,禁中國人之更為胡姓,非禁胡人之本姓也。三年四月甲子,詔曰:「天生斯民,族屬姓氏各有本原,古之聖王尤重之,所以別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為天下主。已嘗詔告天下,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體擢用。比聞入仕之後,或多更姓名。朕慮歲久,其子孫相傳,昧其本原,非先王致謹氏族之道。中書省其告諭之,如已更易者,聽其改正。」可謂正大簡要。至九年三月癸未,以火你赤為翰林蒙古編修,更其姓名曰霍莊,蓋亦仿漢武賜日碑姓金之意。然漢武取義于休屠王祭天金人,亦以中國本無金姓也。今中國本有霍姓,而賜之霍,則與周霍叔之後無別矣。況其時又多不奉旨而自為姓者。其年閏九月丙午,淮安府海州儒學正曾秉正言:「臣見近來蒙古、色目人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有求仕人官者,有登顯要者,有為富商大賈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宜令複姓,庶可辨識。又臣前過江浦,見塞外之俘纍纍而有,江統徙戎之論,不可不防。」至永樂元年九月庚子,上謂兵部尚書劉亻雋曰:「各衛韃靼人多同名,宜賜姓以別之。」於是兵部請如洪武中故事,編置勘合,給賜姓氏。從之。三年七月,賜把都帖木兒名吳允誠,倫都兒灰名柴秉誠,保住名楊效誠。自此遂以為例,而華宗上姓與旃裘之種相亂。惜乎!當日之君子徒誦用夏變夷之言,而無類族辨物之道。使舉籍蕃人之來歸者,賜以漢姓所無,不妨如拓跋、字文之類二字為姓,則既不混于古先帝王氏族神明之冑,而又使百世之下,知昭代遠服四裔,其得姓于朝者凡若干族,豈非曠代之盛舉哉!


  

○北方門族杜氏《通典》言:「北齊之代,瀛、冀諸劉,清河張、宋,并州王氏,濮陽侯族,諸如此輩近將萬室。」《北史‧薛胤傳》:「為河北太守,有韓、馬兩姓各二千餘家。」今日中原北方雖號甲族,無有至千丁者,戶口之寡,族姓之衰,與江南相去蔓絶。其一登科第,則為一方之雄長,而同譜之人至為之仆役。此又風俗之敝,自金、元以來,凌夷至今,非一日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