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174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174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174頁

朗讀:

孔安國《書》序曰:「科鬥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隷古定,更以竹簡寫之。」是則西漢之時所云古文者,不過隷書之近古,而共王所得科鬥文字久已不傳;玄宗所謂六體奇文,蓋正始之書法也。

宋晁公武《古文尚書》序曰:「余抵少城,作《石經考異》之餘,因得此古文全篇于學宮,乃延士張{卣火},仿呂氏所鏤本書,丹刻諸石。方將配《孝經》、《周易》經文之古者,附於石經之列。」今其石當已不存,而摹本亦未見傳之人間也。世無好古之人,雖金石其能保與?


  

○急就篇漢魏以後,童子皆讀史游《急就篇》。晉夏侯湛抵疑鄉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諷《急就》習甲子。《魏書》崔浩表言:「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劉芳撰《急就篇續注音義證》三卷,陸擬《急就篇》為《悟蒙章》,又書家亦多寫《急就篇》。《魏書‧崔浩傳》:“浩既工書,人多托寫《急就章》。從少至老,初不憚勞,所書蓋以百數。」《儒林傳》:「劉蘭始入小學,書《急就篇》,家人覺其聰敏。」《北齊書》:李繪六歲未入學,伺伯姊筆牘之閒,輒竊用,未幾,遂通《急就章》;李鉉九歲入學,書《急就篇》月餘,便通。自唐以下,其學漸微。

○千字文《千字文》原有二本。《梁書‧周興嗣傳》曰:「高祖以三橋舊宅為光宅寺,敕興嗣與陸亻垂制碑。及成,俱奏,高祖用興嗣所制者,自是《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並使興嗣為之。」《蕭子范傳》曰:「子范除大司馬南平王戶曹屬從事中郎,使制《千字文》,其辭甚美,命記室蔡註釋之。」《日唐書‧經籍志》:「《千字文》一卷,蕭子范撰;又一卷,周興嗣撰。」是興嗣所次者一千字文,而子范所制者又一千字文也。乃《隋書‧經籍志》云:「《千字文》一卷,梁給事郎周興嗣撰;《千字文》一卷,梁國子祭酒蕭子云注。」《梁書》本傳謂子范作之,而蔡為之註釋;今以為子云注。子云乃子范之弟,則異矣。《宋史‧李至傳》言:「《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鐘繇書破碑千餘字,命周興嗣次韻而成。」本傳以為王羲之,而此又以為鐘繇,則又異矣。

《隋書》、《舊唐書》志又有《演千字文》五卷,不著何人作。《淳化帖》有漢章帝書百餘字,皆周興嗣《千字文》中語。《東觀餘論》曰:「此書非章帝,然亦前代人作,但錄書者整合千字中語耳。歐陽公疑以為漢時學書者多為此語,而後村劉氏遂謂《千字文》非梁人作,誤矣。」黃魯直跋章草《千字文》曰:「章草言可以通章奏耳,非章帝書也。」

○草書褚先生補《史記‧三王世家》曰:「至其次序分絶,文字之上下,簡之參差長短,皆有意,人莫之能知。謹論次其真草詔書,編於左方。」是則褚先生親見簡策之文,而孝武時詔即已用草書也。《魏志‧劉е傳》:「轉五官將文學,文帝器之,令е通草書,」則漢魏之間箋啟之文有用草書者矣。故草書之可通於章奏者謂之章草。趙彥衛《雲麓漫鈔》言:「宣和中,陝右人發地得木簡,字皆章草,乃永初二年發夫討畔羌檄。」米元章帖言:「章草乃章奏之章。」今考之既用於檄,則理容概施于章奏。蓋小學家流,自古以降,日趨于簡便,放大篆變小篆,小篆變隷。比其久也,復以隷為繁,則章奏文移悉以章草從事,亦自然之勢。故雖曰草,而隷筆仍在,良由去隷未遠故也。右軍作草,猶是其典型,故不勝為冗筆。逮張旭、懷素輩出,則此法掃地矣。

北齊趙仲將學涉群書,善草隷,雖與弟書,字皆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人,似相輕易,若與當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是以必須隷筆。」唐席豫性謹,雖與子弟書疏及吏曹簿領,未嘗草書。謂人曰:「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或曰:「此事甚細,卿何介意?」豫曰:「細猶不謹,而況巨邪!」柳仲郢手抄《九經》、《三史》,下及魏、晉、南北諸史,皆楷小精真,無行字。宋劉安世終身不作草字書,尺牘未嘗使人代。張觀平生書必為楷字,無一行草,類其為人。古人之謹重如此。《舊唐書》:「王君廓為幽州都督,李玄道為長史。君廓入朝,玄道附書與其從甥房玄齡,君廓私發之,不識草字,疑其謀己,懼而奔叛。玄道坐流雋州。」夫草書之釁乃至是邪!


  
○金石錄《金石錄》有宋公亦飠束鼎銘雲,按《史記‧世家》,宋公無名亦者,莫知其為何人,今考《左傳》,宋元公之太子欒嗣位,為景公。《漢書‧古今人表》有宋景公兜欒,則《史記‧宋世家》元公卒,子景公頭曼立。是兜欒之音訛為頭曼,而宋公亦即景公也。

宗均之誤為「宋」,不必證之碑及《黨錮傳》,即《南蠻傳》云:「會援病卒,謁者宗均聽悉受降,為置吏司,群蠻遂平。」事與本傳合,而《南蠻傳》作「宗」,本傳作「宋」,其誤顯然,注未及正,房彥謙高祖法壽,自宋歸魏,封壯武候,子孫承襲。魏、隋、唐三書皆同,獨碑作「莊武」。按漢膠東國有壯武縣,文帝封宋昌為壯武侯。正義曰:「《括地誌》云:『壯武故城在萊州即墨縣西六十里。』《後漢志》:“壯武,故夷國。’《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是也。」《賈復傳》:「封膠東侯,食鬱、秩、壯武等六縣。」晉張華亦封壯武侯,字並作「壯」,獨此碑與《左傳》杜氏注作「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