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83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83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83頁

朗讀:

○權量三代以來,權量之制,自隋文帝一變。杜氏《通典》言:「六朝量三升當今一升,稱三兩當今一兩,尺一尺二寸當今一尺。」《左傳‧定公八年》正義曰:「魏、齊鬥稱于古二而為一,周、隋鬥稱于古三而為一。」《隋書‧律歷志》言:「梁、陳依古鬥,齊以古升五升為一斗,周以玉升一升當官鬥一升三合四勺,開皇以古鬥三升為一升,大業初依復古鬥。梁、陳依古稱,齊以古稱一斤八兩為一斤,周玉稱四兩當古稱四兩半,開皇以古稱三斤為一斤,大業初依復古稱。」令考之傳記,如《孟子》以舉百鈞為有力人;三十斤為鈞,百鈞則三千斤。《晉書‧成帝紀》:「令諸郡舉力人能舉千五百斤以上者。」《史記‧秦始皇紀》。「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宮廷中。」百二十斤為石,千石則十二萬斤。《漢舊儀‧祭天》:「養牛五歲,至二千斤。」《晉書‧南陽王保傳》:「自稱重八百斤。」不應若此之重!《考工記》曰:「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禮記》「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君尊瓦С。」註:「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壺大一石,五升曰散,瓦С五斗。《詩》曰:“無姑酌彼金。」毛說:「人君以黃金飾尊,大一碩,每食四簋。」正義:「簋,瓦器,容鬥二升。」不應若此之巨!《周禮‧舍人》:「喪紀共飯米。」註:「飯,所以實口。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皆四升。」《管子》:「凡食鹽之數,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史記‧廉頗傳》:「一飯鬥米。」《漢書‧食貨志》:「食人月一石半。」《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三十日食,為米二斛四斗,麥八斛。」《匈奴傳》:「計一人三百日食,用備十八斛。」不應若此之多!《史記‧河渠書》:「可令畝十石。」嵇康《養生論》:「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晉書‧傅玄傳》:「白田收至十餘斛,水田至數十斛。」今之收穫最多亦不及此數。《靈樞經》:「人食一日中五升。」《既夕禮》:「朝一溢米,莫一溢米。」註:「二十兩曰溢,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晉書‧宣帝紀》:「問諸葛公:『食可幾何?』對曰:『三四升。』」《會稽王道子傳》:「國用虛謁,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本皆言少,而反得多。是知古之權量比之於今,大抵皆三而當一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居魯,奉粟六萬。」索隱曰:「當是六萬斗。」正義曰:「六萬小鬥,當今二千石也。」此唐人所言三而當一之驗。蓋自三代以後,取民無制,權量之屬,每代遞增。至魏孝文太和十九年,詔改長尺、大鬥,依周禮制度,班之天下。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壬辰,改度量權衡並依兩、小兩之名,而後代則不復言矣。

《山堂考索》:「斛之為制,方尺而深尺。《班志》乃雲其中容十斗,蓋古用之鬥小。」


  

歐陽公《集古錄》有谷口銅甬,始元四年左馮翊造,其銘曰:「谷口銅甬容十斗,重四十斤。」以今權量校之,容三斗,重十五斤。鬥則三而有餘,斤則三而不足。呂氏《考古圖》漢好官廚鼎刻曰:「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今六兩當漢之一斤。又曰:「軹家釜三斗弱,軹家甑三斗一升。」當漢之一石,大抵是三而當一也。

古以二十四銖為兩。五銖錢十枚,計重二兩二銖。今稱得十枚,當今之一兩弱。又《漢書‧王莽傳》言:「天鳳元年,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奇,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頃富平民掊地,得貨布一罌。所謂長二寸五分者,今鈔尺之一寸六分有奇;廣一寸者,今之六分有半;八分者,今之五分。而二十五銖者,今稱得百分兩之四十二。是則今代之大於古者,量為最,權次之,度又次之矣。


  
《晉書‧摯虞傳》:「將作大匠陳勰,掘地得古尺。尚書奏:『今尺長於古尺,宜以古為正。』潘岳以為習用已久,不宜復改。虞駁曰:『昔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其形容,象物製器,以存時用。故參天兩地,以正算數之紀;依律計分,以定長短之度。其作之也有則,故用之也有征。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是懸象無所容其謬。施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措之規矩,則器用合宜。一本不差,而萬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長於古尺幾于半寸,樂府用之,律呂不合。史官用之,歷象失占。醫署用之,孔穴乖錯。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征,皆糹圭閡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從古也。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訓,謹權審度。今兩尺並用,不可謂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謂之謹。不同不謹,是謂謬法,非所以軌物垂則,示人之極。凡物有多而易改,亦有少而難變。有改而致煩,亦有變而之簡。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長短非人所戀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于得,反邪于正,一時之變,永世無二,是變而之簡者也。憲章成式,不失其舊物。季末苟合之制,異端雜亂之用,宜以時厘改,貞夫一者也。臣以為宜如所奏。』」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