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92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92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92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自鈔法行而獄訟滋多,於是有江夏縣民,父死以銀營葬具,而坐以徙邊者矣;有給事中丁環,奉使至四川,遣親吏以銀誘民交易,而執之者矣。舍烹鮮之理,就揚沸之威;去冬日之溫,用秋茶之密。天子亦知其拂於人情,而為之戒飭;然其不達于天聽,不登于史書者,又不知凡幾也。《孟子》曰:「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若鈔法者,其不為罔民之一事乎?

《元史》:“世祖至元十七年,中書省議流通鈔法,凡賞賜宜多給幣帛,課程宜多收錢。於是陳瑛祖之,請通計戶口食鹽納鈔。又詔令課程、臓罰等物悉輸鈔。又詔令笞杖定等,輸鈔贖罪。又令權增市肆門攤,課程收鈔。又令倒死虧欠馬駝等畜並輸鈔。又令各欠羊皮、魚鰾、翎毛等物並輸鈔。又令塌坊、果園、舟車、裝載並納鈔。欲以重鈔而鈔不行,於是製為阻滯鈔法之罪:有不用鈔一貫者,罰納千貫:親鄰、裡老、旗甲知情不首,依犯者一貫罰百貫;其關閉鋪店,潛自貿易及抬高物價之人,罰鈔萬貫,知情不首罰千貫。有阻滯鈔法者,令有司于所犯人每貫追一萬貫入官,全家發戍邊遠,而愈不可行矣。


  

宣德三年六月己酉,詔停造新鈔,已造完者悉收庫,不許放支。其在庫舊鈔,委官選揀,堪用者備賞賚,不堪者燒燬。天子不能與萬物爭權,信夫。

《大明會典》:「國初止有商稅,未嘗有船鈔。至宣德間,始設鈔關。」夫鈔關之設,本藉以收鈔而通鈔法也。鈔既停,則關宜罷矣。乃猶以為利國之一孔,而因仍不革,豈非戴盈之所謂以待來年者乎?

宣德中,浙江按察使林碩、江西副使石璞累奏:「洪武初,鈔重物輕,所以當時定律,官吏受臟枉法八十貫律絞。方今物重鈔輕,苟非更革,刑必失重,乞以銀米為準。」未行。至正統五年十一月,行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議:「今後文職官吏人等,受枉法臓比律該絞者,有祿人估鈔八百貫之上,無祿人估鈔一千二百貫之上,俱發北方邊衛充軍。」亦可以見鈔直之低昂矣。

○偽銀今日上下皆用銀,而民間巧詐滋甚,非直紿市人,且或用以欺官長。濟南人家專造此種偽物,至累十累百用之,殆所謂「為盜不操矛弧」者也。律:凡偽造金銀者,杖一百,徒三年。為從及知情買使者,各減一等。其法既輕,而又不必行,故民易犯。夫刑罰,世輕世重,視其敝何如爾。漢時用黃金,孝景中六年十二月,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造偽黃金與私鑄錢者,同棄市。武帝元鼎五年,欽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如淳曰:「《漢儀注》金少不如斤兩及色惡,王削縣,侯免國。」宋太祖開寶四年十月己巳,詔偽作黃金者棄市。而唐文宗太和三年六月,依中書門下奏,以鉛、錫錢交易者,過十貫以上,所在集眾決殺。今偽銀之罪不下于偽黃金,而重於以鉛、錫錢交易,宜比前代這法,置之重闢,庶可以革奸而反樸也。

漢既以錢為貨,而銅之為品不齊,故水衡都尉其屬有辨銅令、丞,此亦《周官》「職金」之遺意。

●卷十二


  
○財用古人制幣,以權百貨之輕重。錢者,幣之一也。將以導利而布之上下,非以為人主之私藏也。《食貨志》言:「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准平。使萬室之邑必有萬鐘之臧,臧糹強千萬;千室之邑必有千鐘之臧,臧糹強百萬。」

齊武帝永明五年九月丙午,詔:「以粟帛輕賤,工商失業,良由圜法久廢,上幣稍寡。可令京師及四方出錢億萬,糴米穀、絲綿之屬,其和價以優黔首。」唐憲宗時,白居易《策》言:「今天下之錢日以減耗,或積于內府,或滯于私家,若復日月徵收,歲時輸納,臣恐谷帛之價轉賤,農桑之業益傷,十年以後,其弊必更甚于今日。」而元和八年四月,敕以錢重貨輕,出內庫錢五十萬貫,令兩市收買布帛,每端匹視舊估加十之一。十二年正月,又敕出內庫錢五十萬貫,令京兆府揀擇要便處開場,依市價交易。今日之銀猶夫前代之錢也。乃歲歲征數百萬貯之京庫,而不知所以流通之術,於是銀之在下者至于竭涸,而無以繼上之求,然後民窮而盜起矣。單穆以有言,絶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有潢也。自古以來,有民窮財盡,而人主獨擁多藏於上者乎?此無他,不知錢幣之本為上下通共之財,而以為一家之物也。《詩》曰:「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有子曰:「百姓不足,君熟與足?」古人其知之矣。

財聚于上,是謂國之不祥。不幸而有此,與其聚於人主,無寧聚于大臣。昔殷之中年,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總于貨寶,貪濁之風亦已甚矣。有一盤庚出焉,遂變而成中興之治。及紂之身,用義讎斂,鹿台之錢、鉅橋之粟聚於人主,而前徒倒戈,自燔之禍至矣。故堯之禪舜,猶曰:「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而周公之系《易》,曰:「渙,王居無咎。」《管子》曰:「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嗚呼!崇禎末年之事,可為永鑒也。已後之有天下者,其念之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