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莊子註譯 - 93 / 244
哲學類 / 莊子 / 本書目錄
  

莊子註譯

第93頁 / 共244頁。

 大小:

 第93頁

朗讀:

夫子曰①:「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②!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③。無為為之之謂天④,無為言之之謂德⑤,愛人利物之謂仁⑥,不同同之之謂大⑦,行不崖異之謂寬⑧,有萬不同之謂富⑨。故執德之謂紀⑩,德成之謂立(11),循於道之謂備(12),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13),沛乎其為萬物逝也(14)。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於淵(15),不利貨財(16),不近貴富(17);不樂壽(18),不哀夭;不榮通(19),不醜窮(20);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21),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22)。顯則明,萬物一府(23),死生同狀。」
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24)。金石不得(25),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26)。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27),素逝而恥通於事(28),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29)。故其德廣,其心之出(30),有物采之(31)。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32)!忽然出(33),勃然動(34),而萬物從之乎(35)!此謂王德之人。視乎冥冥(36),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37);無聲之中,獨聞和焉(38)。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39),神之又神而能精焉(40)。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41);大小、長短、脩遠(42)。」
【注釋】


  
①夫子:即莊子,莊子後學者對他的敬稱。一說「夫子」指「老子。」
②洋洋:盛大的樣子。
③刳(kū):剖開並挖空。「刳心」指掏空整個心胸,排除一切有為的雜念。
④無為為之:用無為的態度去做,即不為而為的意思。
⑤無為言之:用無為的態度去談論,即不言而言的意思。
⑥愛人:給人們帶來慈愛。利物:給萬物帶來利益。
⑦不同同之:使各各不同的萬物回歸到同一的本性。
⑧崖:偉岸,兀傲。異:奇異。「崖異」連在一起,含有與眾不同的意思。寬:寬容。
⑨有萬不同:指心裏包容著萬種差異。
⑩執:保持,持守。德:這裏指人的自然稟賦。紀:綱紀。
(11)立:指立身社會建功濟物。
(12)循:順。
(13)韜:包容,蘊含。事心:建樹之心。
(14)沛:水流湍急的樣子。逝:往,歸向。
(15)藏:亦作「沉」。
(16)不利貨財:不以貨財為利。
(17)近:接近、靠近,引申為追求。
(18)不樂壽:不把壽延看作快樂。
(19)不榮通:不以通達為榮耀。
(20)醜:羞恥,「不醜窮」就是不把貧窮看作是羞恥。
(21)拘(gōu):通作「鉤」,取的意思。一:全。私分(fèn):個人分內的事。
(22)王(wàng):稱王的意思,「王天下」即稱王於天下,也就是統治天下。處顯:居處顯赫。
(23) 一府:歸結到一處。
(24)漻(liáo):清澈的樣子。
(25)金石:這裏是借指用「金」和「石」所製成的鐘、磬之類的器皿。
(26)考:敲擊。
(27)王德之人:盛德之人。本文討論治世之事,故所謂盛德之人,也即真正能夠成為治理天下的人。
(28)素:樸質。逝:往。恥通於事:就是以通曉於瑣細之事為恥。
(29)本原:這裏指萬物的根本和原始的真性。神:神秘莫測的境界。


  
(30)出:顯現,感應。
(31)采:求;這裏指外物的探取。
(32)蕩蕩:浩渺偉大的樣子。
(33)忽然:無心的樣子。
(34)勃然:義同於「忽然」。「動」與上句的「出」都是指有所感而後有所反應的意思。
(35)從:跟隨。
(36)冥冥:幽暗、深渺的樣子。
(37)曉:明曉。
(38)和:唱和,應合。
(39)能物焉:意思是能夠從中產生萬物。
(40)能精焉:即能夠從中產生出精神。
(41)騁:馳騁,縱放。要:總,求。宿:會聚,歸宿。
(42)脩:同修,高、長的意思。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