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在本章中,老子把這種理想的政治情境,與儒家主張實行的「德治」、法家主張實行的「法治」相對比,將其等而下之。實行「德治」,老百姓覺得統治者可以親信,而且稱讚他,這當不錯,但還是次於「無為而治」者。實行「法治」的統治者,用嚴刑峻法來鎮壓人民,實行殘暴擾民政策,這就是統治者誠信不足的表現,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懼他。老子強烈反對這種「法治」政策,而對於「德治」,老子認為這已經是多事的徵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過于統治者「貴言」,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無事,以至於人民根本不知道統治者是誰。當然,這種美治在當時並不存在,只是老子的「烏托邦」式幻想。
第
18章:
大道廢①,有仁義;智慧出②,有大偽;六親不和③,有孝慈④;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註釋]
1、大道:指社會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聰明、智巧。
3、六親:父子、兄弟、夫婦。
4、孝慈:一本作孝子。
[引語]
本章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內容,即指出由於君上失德,大道廢棄,需要提倡仁義以輓頽風。老子對當時病態社會的種種現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現了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把辯證法思想應用於社會,分析了智慧與虛偽、孝慈與家庭糾紛、國家混亂與忠臣等,都存在着對立統一的關係。國家大治、六親和順,就顯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親不和、國家昏亂,才需要提倡孝和忠,這也是相互依屬的關係。這是說,社會對某種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於社會特別欠缺這種德行的緣故。
[評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認為社會上出現的仁義、大偽、孝慈、忠臣等,都是由於君上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興隆,仁義行于其中,人皆有仁義,所以仁義看不出來;也就有倡導仁義的必要。及至大道廢棄,人們開始崇尚仁義,試圖以仁義輓頽風,此時,社會已經是不純厚了。在這裡,老子把辯證法運用於社會治理,他指出:仁義與大道廢、大偽與智慧出、孝慈與六親不和、忠臣與國家昏亂,形似相反,實則相成,老子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表達了相當豐富的辯證思想。
第
19章:
絶聖棄智①,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朴⑤,少私寡慾;絶學無憂⑥。
[譯文]
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于憂患。
[註釋]
1、絶聖棄智:拋棄聰明智巧。此處「聖」不作「聖人」,即最高的修養境界解,而是自作聰明之意。
2、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
3、文:條文、法則。
4、屬:歸屬、適從。
5、見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樸」是沒有雕琢的木;素、樸是同義詞。
6、絶學無憂:指棄絶仁義聖智之學。
[引語]
上一章敘述了大道廢棄後社會病態的種種表現,本章則針對社會病態,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裡,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因而主張拋棄這種聰明智巧。他認為「聖」、「智」產生法制巧詐,用法制巧詐治國,便成為擾民的「有為」之政。拋棄這種擾民的政舉,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本章中,許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慾」結束,把「絶學無憂」作為下一章的開端。本書主張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觀點,「絶學無憂」正可以與前句「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並列。
[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