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河神說:「世間議論的人們總是說:『最細小的東西沒有形體可尋,最巨大的東西不可限定範圍』。這樣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嗎?」
海神回答:「從細小的角度看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面,從巨大的角度看細小的東西不可能真切。精細,是小中之小;龐大,是大中之大;不過大小雖有不同卻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就是事物固有的態勢。所謂精細與粗大,僅限于有形的東西,至于沒有形體的事物,是不能用計算數量的辦法來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範圍的東西,更不是用數量能夠精確計算的。可以用言語來談論的東西,是事物粗淺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來傳告的東西,則是事物精細的內在實質。言語所不能談論的,心意所不能傳告的,也就不限于精細和粗淺的範圍了。所以修養高尚者的行動,不會出於對人的傷害,也不會讚賞給人以仁慈和恩惠;無論幹什麼都不是為了私利,也不會輕視從事守門差役之類的人。無論什麼財物都不去爭奪,也不推重謙和與辭讓;凡事從不借助他人的力氣,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時也不鄙夷貪婪與污穢;行動與世俗不同,但不主張邪僻乖異;行為追隨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諂媚為卑賤;人世間的所謂高官厚祿不足以作為勸勉,刑戮和侮辱不足以看作是羞恥;知道是與非的界線不能清楚地劃分,也懂得細小和巨大不可能確定清晰的界限。聽人說:『能體察大道的人不求聞達于世,修養高尚的人不會計較得失,清虛寧寂的人能夠忘卻自己』。這就是約束自己而達到適得其分的境界。」
第
86講:
河伯曰:「若物之外(
1),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
2)?惡至而倪大小?」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
3),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
4),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
5),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
6),則功分定矣(
7)。以趣觀之(
8),因其所然而然之(
9),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
10),則趣操矣(
11)。昔者堯、舜讓而帝(
12),之、噲讓而絶(
13),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
14)。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沖城(
15),而不可以窒穴(
16),言殊器也(
17)。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18),捕鼠不如狸狌(
19),言殊技也(
20)。鴟鵂夜撮蚤(
21),察豪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
22),言殊性也(
23)。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
24)?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捨,非愚則誣也(
25)!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
26),謂之篡夫(
27);當其時順其俗者(
28),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29)!」
【譯文】
河神說:「如此事物的外表,如此事物的內在,從何處來區分它們的貴賤?又怎麼來區別它們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