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荀子註譯 - 103 / 254
中國哲學類 / 荀子 / 本書目錄
  

荀子註譯

第103頁 / 共254頁。

 大小:

 第103頁

朗讀:

君主想要得到善於射箭的人——既射得很遠而又能命中微小目標的人,就拿出高貴的爵位、豐厚的獎賞來招引他們。對內不准偏袒自己的子弟,對外不准埋沒關係疏遠的人,能夠射中這種目標的人就錄取他,這難道不就是一定能求得善射者的辦法嗎?即使是聖人也不能改變它。君主想要得到善於駕馭車馬的人——既追得上快速奔馳的車子又能到達遠方的目的地的人,一天能跑千里,就拿出高貴的爵位、豐厚的獎賞來招引他們。對內不准偏袒自己的子弟,對外不准埋沒關係疏遠的人,能到達這種目的地的人就錄取他,這難道不就是一定能求得善於駕車者的辦法嗎?即使是聖人也不能改變它。

君主想要治好國家,管好人民,協調統一上上下下;準備對內用他們來鞏固城防,對外用他們來抵抗敵人的侵略。因為國家治理好了,就能制服別人,而別人不能制服自己;國家混亂,那麼危險、屈辱、滅亡的局面就能立刻等得到。但是君主在求取卿相輔佐的時候,他的公正卻偏偏不像這樣,而只任用些寵愛的小臣以及親近依附自己的人,這難道不是錯得很厲害了嗎?所以掌握了國家政權的君主無不希望強盛,但不久就衰弱了;無不希望安定,但不久就危險了;無不希望國家存在,但不久就滅亡了。古代有上萬個國家,今天只有十幾個了,這沒有其他的緣故,都是因為這用人不公而丟失了政權啊。所以英明的君主有把金銀寶石珍珠玉器私下給人的,但從來沒有把官職政務私下給人的。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因為私下給人官職根本不利於那些被偏愛的人。那些人沒有才能而君主任用他,那麼這就是君主昏庸;臣子無能而冒充有才能,那麼這就是臣子欺詐。君主昏庸于上,臣子欺詐于下,滅亡就要不了幾天了。所以這是對君主以及所寵愛的臣子都有害處的做法啊。


  

那周文王,並不是沒有皇親國戚,並不是沒有兒子兄弟,並不是沒有寵臣親信,但他卻離世脫俗地在別國人之中提拔了姜太公而重用他,這哪裡是偏袒他呢?以為他們是親族吧?但周族姓姬,而他姓姜。以為他們是老關係吧?但他們從來不相識。以為周文王愛漂亮吧?但那個人經歷的年歲已七十二,光光地牙齒都掉了。但是還要任用他,那是因為文王想要樹立寶貴的政治原則,想要顯揚尊貴的名聲,以此來造福天下,而這些是不能單靠自己一個人辦到的,但除了這姜太公又沒有什麼人可以選用,所以提拔了這個人而任用了他。於是寶貴的政治原則果然樹立起來了,尊貴的名聲果然明顯卓著,全面控制了天下,設置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姬姓諸侯就獨占五十三個,周族的子孫,只要不是發瘋糊塗的人,無不成為天下顯貴的諸侯。像這樣,才算是能寵愛人啊。所以實施了統一天下的重大原則,建立了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然後再偏私自己所疼所愛的人,那麼這些被疼愛的人最差的也還能成為天下的顯貴諸侯。所以說:「只有英明的君主才能愛護他所寵愛的人, 昏庸的君主就必然會危害他所寵愛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19講:

1213牆之外,目不見也;裡之前(1),耳不聞也;而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差者矣(2),而人主無由知之,則是拘脅蔽塞之端也。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廣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如是其危也(3)。然則人主將何以知之?曰: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收眾之門戶牖向也(4),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將有便嬖左右足信者然後可,其知慧足使規物、其端誠足使定物然後可(5)。夫是之謂國具。

人主不能不有遊觀安燕之時,則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如是,國者,事物之至也如泉原,一物不應,亂之端也。故曰:人主不可以獨也。卿相輔佐,人主之基杖也(6),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將有卿相輔佐足任者然後可,其德音足以填撫百姓、其知慮足以應待萬變然後可(7),夫是之謂國具。

四鄰諸侯之相與,不可以不相接也,然而不必相親也,故人主必將有足使喻志決疑于遠方者然後可,其辯說足以解煩,其知慮足以決疑,其齊斷足以距難(8),不還秩(9),不反君(10),然而應薄稷患足以持社稷(11),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


  
故人主無便嬖左右足信者謂之暗,無卿相輔佐足任者謂之獨,所使于四鄰諸侯者非其人謂之孤(12),孤獨而晻謂之危(13)。國雖若存,古之人曰亡矣。《詩》曰(14):「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