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30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明儒學案

第130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130頁

朗讀:

治病之藥,利在去病,苟無病,臭腐神奇同為元氣。本領既是知覺,意念莫非良知,更無二本。

喜怒哀樂之未發,且不論其有時與否。但子思子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曾謂天下之大本,可以時言乎?未發非時,則體道之功,似不專於歸寂而已也,故子思子曰:「致中和」,蓋合寂感以為功者也。


  

或疑慈湖之學,只道一光明境界而已,稍涉用力,則為 意。恐未盡慈湖。精於用力者,莫慈湖若也,所謂不起意者,其用力處也。《絶四記》中云云,慈湖之用力精且密矣。

明道云:「必有事焉,而勿正,勿忘,勿助長,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善用其力者,固若是。慈湖千言萬語,只從至靈、至明、廣大、聖知之性,不假外求,不由外得,自本自根、自神自明中提掇出來,使人於此有省,不患其無用力處,不患不能善用其力矣。徒見其喋喋於此也,遂謂其未嘗用力焉,恐未盡慈湖意也。

存主之明,何嘗離照?流行之照,何嘗離明?是則天然良知,無體用先後,內外深淺,精粗上下,一以貫之者也。

人心只此獨知,出乎身而加乎民者,只此視聽喜怒諸物,舍此更別無着力處矣。謂天下之物,觸於前者有正有不正,又謂知意心身,無能離天下國家之物而獨立,是以物為身之所接,而非所謂備於我者,雖視聽喜怒未嘗不在其中,而本末賓主則大有間。後世格物之學,所以異於聖人者,正惟差認此一物字。故格物致知之功,不容不差,亦不容不補,主敬存養以攝歸身心,而內外動靜不得不為二矣。

往歲讀先師書,有惑而未通處,即反求自心,密察精進,便見自己惑所從來,或是礙着舊聞,或是自己工夫猶未免在事 上揣量,文義上比擬,與後儒作用處相似,是以有惑。細玩先師之言,真是直從本心上發出,非徒聞見知識輪轉。所謂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乃知篤信聖人者,必反求諸己。反求諸己,然後能篤信聖人。

故道必深造自得,乃能決古訓之是非,以解蔽辨惑,不然則相與滋惑也已。

謂謝子曰:「太古無為,中古無私;太古至道,中古至德。吾將與子由至德而觀至道,由無私而游無為乎?”謝子曰:「古道遼矣,孰從而觀之,孰從而游之?」曰:“子不見耳目口鼻視聽言臭乎?今之人耳目口鼻之於視聽言臭也,猶古之人耳目口鼻之於視聽言臭也,吾何疑焉?則吾心之於是非誠偽,無古今之殊焉,吾又何疑焉?日往而月來,寒往而暑來,今之日月寒暑,猶古之日月寒暑也,則又何爽焉?吾心至德,吾心至道,吾心無私,吾心無為,而奚觀乎?而奚游乎?苟有志於希古者,反而求之吾心,將無往而非古也已。」

先師之學,雖頓悟於居常之日,而歷艱備險,動心忍性,積之歲月,驗諸事履,乃始脫然有悟於良知。雖至易至簡,而心則獨苦矣。何學者聞之之易,而信之之難耶!

有遷官而較遠近勞逸者,曰:「不然。責望於人者謂之遠,求盡於己者謂之近,較計於遠者謂之勞,相忘於遠近之外者謂之逸。苟有以盡吾心,遠近勞逸,吾何擇焉,吾惟盡吾之心而已矣。」

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

何廷仁字性之,號善山,初名秦,江西雩縣人。舉嘉靖元年鄉試。至二十年,始謁選,知新會縣。喜曰:「吾雖不及白沙之門,幸在其鄉,敢以俗吏臨其子弟耶?」釋菜於祠,而後視事。

遷南京工部主事,滿考致仕。三十年卒,年六十六。


  
初聞陽明講學,慨然曰:「吾恨不得為白沙弟子,今又可失之耶!」相見陽明於南康。當是時,學人聚會南、贛,而陽明師旅旁午,希臨講席。先生即與中離、藥湖諸子接引來學。先生心誠氣和,不厭縷覶,由是學者益親。

已從陽明至越,先生接引越中,一如南、贛。陽明歿後,與同志會於南都,諸生往來者?數百人。故一時為之語曰:「浙有錢、王,江有何、黃。」指緒山、龍溪、洛村與先生也。

先生論學,務為平實,使學者有所持循。嘗曰;「吾人須從起端發念處察識,於此有得,思過半矣。」又曰:「知過即是良知,改過即是本體。」又曰:「聖人所謂無意無情者,非真無也,不起私意,自無留意留情耳。

若果無意,孰從而誠?若果無情,孰從而精?」或謂:「求之於心,全無所得,日用雲為,茫無定守。」先生曰:「夫良知在人為易曉,誠不在於過求也。如知無所得,無所定守,即良知也。就於知無所得者,安心以為無得,知無定守者,安心以守之,斯豈非入門下手之實功乎?況心性既無形聲,何從而得?既無定體,何從而守?但知無所得,即有所悟矣,知無定守,即有定主矣。」其言不為過高如此。故聞談學稍涉玄遠,輒搖手戒曰:「先生之言,無是無是。」南都一時之論,謂「工夫只在心上用,纔涉意,便已落第二義,故為善去惡工夫,非師門最上乘之教也。」先生曰:「師稱無善無惡者,指心之應感無 ,過而不留,天然至善之體也。

心之應感謂之意,有善有惡,物而不化,着於有矣,故曰:『意之動』。若以心為無,以意為有,是分心意為二見,離用以求體,非合內外之道矣。」乃作《格物說》,以示來學,使之為善去惡,實地用功,斯之謂致良知也。

細詳先生之言,蓋難四無而伸四有也。謂無善無惡,是應感無 ,則心體非無善無惡明矣。謂着於有為意之動,則有善有惡是意之病也。若心既無善無惡,此意知物之善惡,從何而來?不相貫通。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