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89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明儒學案

第89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89頁

朗讀:

先生好讀書,九流百家皆識其首尾,而尤精於算學。今所傳《測淵海鏡》、《弧矢算術》、《授時歷撮要》,皆其所着也。少受業於陽明。陽明歿,先生見《傳習續錄》,門人問答多有未當於心者,作《傳習錄疑》。

龍溪《致知議略》亦摘其可疑者辨之。大抵謂:“良知者,性之所發也,日用之間,念慮初發,或善或惡,或公或私,豈不自知之?知其不當為而猶為之者,私慾之心重而恕己之心昏也。苟能於一起之時,察其為惡也,則猛省而力去之,去一惡念,則生一善念矣。唸唸去惡為善,則意之所發,心之所存,皆天理,是之謂知行合一。


  

知之非難,而行之為難。

今曰『聖人之學,致良知而已矣。人人皆聖人也,吾心中自有一聖人,自能孝,自能弟』。而於念慮之微,取捨之際,則未之講,任其意向而為之,曰『是吾之良知也』。知行合一者,固如是乎?”先生之言,以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為準的,然陽明點出知善知惡原不從發處言,第明知善知惡為自然之本體,故又曰:「良知為未發之中。」若向發時認取,則善惡雜揉,終是不能清楚,即件件瞞不過照心,亦是克伐怨欲不行也。知之而後行之,方為合一。其視知行終判兩樣,皆非師門之旨也。

侍郎黃致齋先生宗明

黃宗明字誠甫,號致齋,寧波鄞縣人。登正德甲戌進士第,授南京兵部主事,陞員外郎。諫上南巡,請告歸。除工部郎中,不起。

嘉靖癸未補南刑部。張孚敬議大禮,在廷斥為奸邪,先生獨曰:「繼統者,三代通制,繼嗣者,王莽敝議。今制,公侯伯軍職承襲,弟之繼兄,姪之繼叔,皆曰弟曰姪,不曰子。公侯伯如是,天子何獨不然。」如其議,上之,出守吉安。有能名,轉福建鹽運使。召修《明倫大典》,丁母憂,不行。己丑,陞光祿寺卿,輯《光祿須知》以進。

壬辰,轉兵部右侍郎,編修楊名言「齋醮無驗,徒開小人倖進之門」。上大怒,戍名。先生言名無罪,出為福建參政。明年冬,召補禮部侍郎。

丙申十一月卒官。先生受學於陽明,陽明謂「誠甫自當一日千里,任重道遠,吾非誠甫誰望耶!」則其屬意亦至矣。

論學書

學問思辨,即是尊德性下手功夫,非與篤行為兩段事。如今人真有志於學,便須實履其事。中間行而未安、思而未通者,不得不用學問思辨之功。學問懇切處,是之謂篤行耳,故必知行合一,然後為真學。

學而真者,知行必合一,併進之說,決無益於行,亦非所以為知也。故吾輩但於立志真偽處省察,學問懈弛時鞭策,即無不合,不必區區於講說為也。來諭以仆為格物者意,未有非意而格物者,分意與物為兩事。仆未嘗有此事也。

蓋《大學》綱領雖有三,而人己只一物,初非有彼此也。條目雖有八,而工夫只一事,初非有先後也。天下國家身心意知物者,其本體也;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者,其工夫也。(《與萬鹿園》)

吉凶悔吝生乎動,動處乃善惡所萌,獨知之地,故惟誠意為實下手工夫。意之本體無不知,故格致即是誠意,無事於聞見也。意之所用,無非物,故致知在格物,不落於虛無也。此其大本大原,聖人復起,有所不能易者。

若曰:「格物便有格物,致知便有致知,不容以混言。」不惟分析支離破碎,聖賢渾融之旨,亦焉能有如此學問而能有得乎?屋之喻,亦恐未然。若曰「此屋也,或自內而名之曰室,或自外而名之曰字。此意也,或自其所明而言之曰知,或自其所向而言之曰物」,則可。


  
其曰梁、曰棟、曰柱,乃其屋中之名色各有不同,以為意知物之喻,則不可。如曰孝、曰弟、曰慈,乃父子兄弟所接之理。其念動於父子兄弟為意,孩提之愛親敬長為良知,知之所向為物。有物必有則,不過其則之為格物,不遏其知之為致知,父必慈、子必孝、兄必友、弟必恭之為誠意,達之天下無不然之為仁義、為性。

蓋人未聞道之先,百姓日用而不知,又何工夫之有?一有求學之意,即善善惡惡自能知之,不待外求;為善去惡亦在不自欺耳。此所謂「我欲仁斯仁至」者,何等簡易!何等直截!今顧欲外此而求之煩難,獨何歟?(《與萬鹿園》)

來諭謂:「此心之中,無慾即靜,遇事時不覺交戰,便是得力。」所言甚善,尚有不得不論者。蓋無慾即靜,與周子《圖說》內自註無慾故靜之說,亦略相似。其謂遇事時不覺交戰,便是得力,亦謂心中有主,不為事物所勝雲耳。

然嘗聞之,程子曰:「為學不可不知用力處,既學不可不知得力處。」周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寡之又寡,以至於無。」正不在得力,而在於知所以用力;不在無慾,而在寡慾耳。學必寡慾而後無慾,知用力而後知得力,此其工夫漸次,有不可躐而進者。

若執事所言,恐不免失之太早。如貧人說富,如學子論大賢,功效體當,自家終無受用時也。仆之所謂主靜者,正在寡慾,正在求所以用力處,亦不過求之於心,體之於心,驗之於心。蓋心為事勝,與物交戰,旨欲為之累。

仆之所謂主靜者,正以尋欲所從生之根而拔去之,如逐賊者,必求賊所潛入之處而驅逐之也。是故善學者莫善於求靜,能求靜然後氣得休息,而良知發見。凡其思慮之煩雜,私慾之隱藏,自能覺察,自能拔去,是故無慾者本然之體也,寡慾者學問之要也,求靜者寡慾之方也,戒懼者求靜之功也。知用力而後得力處,可得而言無慾,真體常存常見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