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221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日知錄

第221頁 / 共271頁。

十一年,「為王孫氏」。傳終言之,亦猶夫概王奔楚為堂溪氏也,解曰:「改姓,欲以避吳禍。」非。

凡邵、陸、傅三先生之所已辯者不錄。


  

○考工記注《考工記‧輪人》註:「鄭司農云:掣讀為紛容掣參之削。」正義曰:「此蓋有文,今檢未得。」今按司馬相如《上林賦》云:「紛溶忘記{艹削}參,猗尼從風。」字作{艹削},音蕭。而上文「既建而迤,崇于軫四尺」註:「鄭司農云:迤讀為猗移從風之移,」《正義》則曰:「引司馬相如《上林賦》。」疏其下句,忘其上句,蓋諸儒疏義不出一人之手。

○爾雅注《爾雅‧釋詁篇》:「梏,直也。」古人以覺為梏。《禮記‧緇衣》引《詩》:「有覺德行」作「有梏德行」,注未引。

《釋言篇》:「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是以為郵傳之郵。」恐非。古人以「尤」為「郵」,《詩‧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郵”,《禮記‧王制》:「郵罰麗於事」,《國語》:「夫郵而效之,郵又甚焉」,《家語》:「帝而廢裘,投之無郵」,《漢書‧成帝紀》:「天著變異以顯朕郵」,《五行志》:「後妾當有失節之郵」,《賈誼傳》:「般紛紛其離此郵兮,亦夫子之故也」,《谷永傳》:「卦氣悖亂,咎徵著郵」,《外戚傳》班亻什賦:「猶被覆載之厚德兮,不廢捐于罪郵」,《敘傳》:「譏苑扦愜,正諫舉郵」,皆是過失之義。《列子》:「魯之君子,迷之郵者」,則又以為過甚之義。

○國語注《國語》之言「高高下下」者二。周太子晉諫靈王曰:「四岳佐禹,高高下下,疏川道滯,鐘水豐物。」謂不墮高,不埋卑,順其自然之性也。申肯諫吳王曰:「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謂台益增而高,池益浚而深,以竭民之力也。語同而意則異。

「昔在有虞,有崇伯鯀」。據下文「堯用殛之於羽山」,當言「有唐」,而曰「有虞」者,以其事載于《虞書》。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問焉」。

註云:「魯哀公十六年九月。」非也。當雲魯哀公十六年十一月,夏之九月。

○楚辭注《九章‧惜往日》:「甘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注謂「罪及父母與親屬」者,非也。蓋懷王以不聽屈原而召秦禍,今頃襄王復聽上官大夫之譖,而遷之江南,一身不足惜,其如社稷何!《史記》所云「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即原所謂禍殃之有再者也。

《大招》:「青春受謝」。注以謝為去,未明。按古人讀謝為序,《儀禮‧鄉射禮》:「豫則鈎楹內」註:「豫讀如成周宣謝之榭,《周禮》作『序』。」《孟子》:「序者,射也。」謂四時之序,終則有始,而春受之爾。

《九思》:「思丁文兮聖明哲,哀平差兮迷謬愚。呂傅舉兮殷周興,忌<喜丕>專兮鄂吳虛。」此援古賢不肖君臣各二,丁謂商宗武丁,舉傅說者也。注以丁為當,非。

○荀子注《荀子》:「案角鹿唾隴種東籠而退耳。」註云:「其義未詳。蓋皆摧敗披靡之貌。」今考之《舊唐書‧竇軌傳》:「高祖謂軌曰:『公之人蜀車騎、驟騎從者二十人,為公所斬略盡,我隴種車騎,未足給公。』」《北史‧李穆傳》:「芒山之戰,周文帝馬中流矢,驚逸墜地。穆下馬以策擊周文背,罵曰:‘籠凍軍士爾!曹主何在?爾獨住此?」蓋周、隋時人尚有此語。

○淮南子注《淮南子‧詮言訓》:「弄死於。」註云:「,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自是以來鬼畏桃也。」《說山訓》:「羿死桃部不給射」,註云:「桃部,地名。」按「部」即「」字,一人注書而前往不同若此。

○史記注《秦始皇紀》:「五百石以下,不臨,遷勿奪爵。」五百石秩卑任淺,故但遷而不奪爵。其六百石以上之不臨者亦遷而不奪爵也。史文簡古,兼二事為一條。「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其時已秋,歲將盡矣,今年不驗則不驗矣,山鬼豈能知來年之事哉!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謂稱祖乃亡者之辭,無與我也,皆惡言死之意。


  
始皇崩于沙丘,乃又從井陘抵九原,然後從直道以至咸陽,迴繞三四干裡而歸者,蓋始皇先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里。若徑歸咸陽,不果行遊,恐人疑揣,故載せ京辣而北行。但欲以欺天下,雖君父之屍臭腐車中而不顧,亦殘忍無人心之極矣。

《項羽紀》:「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言虻之大者能搏牛而不能破虱,喻距鹿城小而堅,秦不能卒破。

鴻門之會,沛公但稱羽為將軍,而樊噲則稱大王,其時羽未王也。張良曰:「推為大王畫此計者?」其時沛公亦未王也。此皆臣下尊奉之辭,史家因而書之,今百世之下,辭氣宛然如見。又如黃歇上秦昭王書:「先帝文王、武王。」其時秦亦未帝。必以書法裁之,此不達古今者矣。

「背關懷楚」,謂舍關中形勝之地而都彭城。如師古之解,乃背約,非背關也。

古人謂倍為二。秦得百二,言百倍也。齊得十二,言十倍也。

《孝文紀》:「天下人民未有賺志」,與《樂毅傳》:「先王以為謙於志」同,皆厭足之意。《荀子》:「悵然不慊」,又曰:「由俗謂之道盡賺也」,又曰「向萬物之美而不能賺也」,又曰「不自賺其行者言濫過」;《戰國策》:「桓公夜半不賺」,又曰「膳咱之賺于口」,並是「慊」字而誤從口。《大學》:「此之謂自謙」,亦「慊」字而誤從言。《呂氏春秋》:「苟可以謙劑貌辨者,吾無辭為也」,亦「慊」字而誤從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