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日本的封建社會劃分為複雜的階層。每個人的身份都是由世襲固定的。德川氏鞏固了這種制度,並且對各階層成員的日常行為作了詳盡的規定。每一戶的家長必須在門口張貼有關其階層地位和世襲身份的標誌。他的衣著、食物、以及可以合法居住的房舍,都要依照世襲身份的規定。在皇室和宮廷貴族(公卿)之下,日本有四個世襲等級,其順序是士(武士)、農、工、商。其下還有賤民。賤民中人數最多、最為人所知的是「穢多」,即從事各種汙穢職業的人。他們是清道伕、掩埋死囚者、剝取死獸皮及 鞣製者等。他們是日本的「不可接觸者」(untouchables),更準確地說,他們根本不算人,因為,甚至通過他們居住部落的道路也不計入里程,彷彿這塊土地及其居民根本不存在。這些人生活極為貧困,雖准許他們從事所批准的職業,卻被排斥在正式社會組織之外。
商人的地位僅在賤民之上。不管美國人何等驚詫,這卻是一個封建社會中的高度現實。商人階級總是封建制度的破壞者。商人一旦受到尊敬而繁榮,封建制度就會衰亡。十七世紀時,德川氏頒佈了世界上任何國家所未有過的嚴峻的鎖國令,從根本上剷除了商人的基礎。日本曾經在中國和朝鮮的整個沿海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商人階層隨之必然發展。德川氏規定,凡是建造或駕駛超過一定大小的船隻者,都要處以極刑,以阻遏這種趨勢。被准許建造或駕駛的小船,既不能航行到大陸,也不能運輸商品。國內交易也受到嚴格限制,各藩藩界均設有關卡,嚴格禁止商品進出。另有一些法律規定商人社會地位低下,《奢侈取締令》中規定了商人的穿戴、雨傘以及在婚喪時的費用限額。商人不能和武士住在同一區域內。法律不保證他們可以免受特權階層——武士之刀的淩辱。德川氏企圖把商人永遠置於卑賤地位的政策,在貨幣經濟中無疑要失敗,而當時日本正是靠貨幣經濟運轉的。但德川氏卻試圖這樣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