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 / 續資治通鑑 中全書目錄
畢沅
續資治通鑑 中 - 371

是月,皇太子免尹臨安。 洪、吉等郡水災,命賑之。 六月,己巳,臣僚言:「近年州郡例皆窮匱,不能支吾。言其凋弊之因,有揀汰之軍士,有添差之冗員,有指價和糴米之備償,有綱運水腳錢之糜費,有打造歲計之鐵甲,有拋買非泛之軍器,有建造寨屋之陪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2

壬子,金吏部尚書梁肅請禁奴婢服羅綺,金主曰:「近已禁其服明金,行之以漸可也。且教化之行,當自貴近始。朕宮中服禦常自節約,卿等宜更從儉素,使民知所效也。」 漢州什邡縣楊村進士陳敏政家,特賜旌表門廬。自敏政高祖母王氏遺訓,至今五世同居,並以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3

建降以來,因唐舊制,分別流品,不相混淆,故有出身、無出身及進士上三名、賢良方正、曾任館閣、省府之類,遷轉皆不同,犯臓及流外、納粟,尤不使污士流,蓋不特分左右也。元豐官制行,始一之,然猶有一官而分左右者,徒以少優進士出身而已。至元佑中,遂自金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4

初,吏部侍郎趙粹中言:「前代七廟異宮,祫祭則太祖東向。紹興五年,董B070建議,請正藝祖東向之尊,謂:『太廟世數已備,而藝祖猶居第四室。乞遵典禮,正廟制,遇祫祭則東向。』下侍從、台諫集議。既而王普復有請。當時集議,如遜近、李光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5

冬,十月,乙卯朔,金圖畫功臣于衍慶宮。金主思太祖、太宗創業艱難,求當時群臣勛業最着者二十一人,圖畫于衍慶宮聖武殿之左右廡:遼王杲,金源郡王薩哈,遼王宗干,秦王宗翰,宋王宗望,梁王宗弼,金源郡王實布納,金源郡王鄂囉,金源郡王希尹,金源郡王洛索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6

夏,四月,壬子朔,淮東、西兩總領各乞以金銀兌換會子支遣,帝曰:「綱運既以會子中半入納,何故乃爾闕少?」葉衡、龔茂良對曰:「緣朝廷以金銀換收會子,樁管不用,金銀價低,軍人支請折閲,所以思用會子。」帝曰:「更思所以闕用之因。」衡復言:「戶部歲入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7

甲戌,廣西經略張栻言:「諸郡賦入甚寡,用度不足。近年復行官般賣鹽,此誠良法;然官般之法雖行,而諸郡之窘猶在。蓋此路諸州,全仰于漕司,漕司發鹽,使之自運,除腳之外,其息固有限;而就其息之中,以十分為率,漕收其八,諸州僅得其二。逐州所得既微,是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8

冬,十月,戊寅朔,詔:「浙東合納內藏庫坊場錢,可依自來立定租額。」 賞平茶寇功。湖南、江西、廣東監帥,黜陟有差。 壬午,加上德壽宮尊號曰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文緯武太上皇帝,壽聖齊明廣慈太上皇后。 乙未,金主冬獵。 壬寅 ...

續資治通鑑 中 - 379

二月,辛巳,帝閲兩浙、福建士兵。帝曰:「軍士皆好身手,教閲甫三數月,事藝已精熟,弓弩手自可比殿司之數。」因諭輔臣曰:「向來烏珠南下,陳思恭邀截于平江,官軍乃用長槍不能及,烏珠遂以輕舸遁。韓世忠江上之戰亦然。今次州郡起髮禁軍、土軍極整肅,茲及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0

庚辰,立貴妃謝氏為皇后,後,丹陽人,幼孤,鞠于翟氏,冒其姓。及長,選入宮,侍太上皇后,後以賜帝,累位貴妃。夏後崩,中宮虛位,妃侍帝過德壽宮,太上諭帝立之,遂複姓。 先是詔御史台六察,許隨事彈奏,至是詔:「近日糾察各揚乃職,台綱益振,各進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