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 / 續資治通鑑 中全書目錄
畢沅
續資治通鑑 中 - 381

十二月,壬申朔,金詔:「諸科人出身,四十年方注縣令,年歲太遠。今後仕及三十二年,別無負犯臓染追奪,便與縣令。」 丙子,金詔:「諸流移人老病者,官與養濟。」 金主諭宰臣曰:「凡經奏斷事有未當,卿等勿謂已行,不為奏聞改正。朕以萬幾之煩,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2

遂幸武學,着作郎傅伯壽上言:「武成之廟,所從祀者出於唐開元間,一時銓次,失于太雜。太祖皇帝嘗見白起之像,惡其詐殺已降,以杖畫而去之,神武不殺之仁,垂訓深矣。太上紹興間,亦以議者之請,黜韓信而升趙充國,黜李積而升李晟,去取之間,皆所以示臣子之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3

是春,合門舍人應材言:「台諫之官,在言天下之大利害,不在於捃遮細故,區區止於言人之短長也。大奸大惡,固不可不為天下國家誅鋤之,若夫有用之才,豈可以細故而輕壞之!一陷譏議,遂為廢人,急緩之際,欲人為用,無復有矣。神宗以程顥為御史,顥曰:『使臣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4

謝廓然復論龔茂良四罪,言:「茂良行宰相事首尾三年,臣僚奏對,有及邊防利害,必遭譏罵;陛辭之日,方有所論,凡數百言,此其可誅一也。陛下孝誠篤至,兩宮上壽與冊立中宮,駕幸二學,皆斷自聖心,茂良乃自謂出其建明,誕謾如此,可誅二也。以己所言,駕為天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5

辛巳,金主謂宰臣曰:「今在位不聞薦賢,何也?昔狄仁傑起自下僚,力扶唐祚,使即危而安,延數百年之永。仁傑雖賢,非婁師德,何以自薦乎?」 癸未,金主謂宰臣曰:「近觀上封章者,殊無大利害。且古之諫者,既忠於國,亦以求名,今之諫者,為利而已。如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6

四川制置使胡元質言:「為蜀民之病者,惟茶、鹽、酒三事為最;酒課之弊,近已損減。蜀茶,祖宗時並許通商,熙寧以後,始從官榷,當時課息,歲過四十萬。建炎軍興,改法賣引,比之熙寧,已增五倍。紹興十七年,主管茶事官增立重額,逮至二十五年,台諫論列,始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7

同,即陳亮更名。書奏,帝感動,欲榜朝堂以勵群臣,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將擢用之。曾覿知之,將見亮,亮恥為覿所知,逾垣而逃,覿不悅。大臣尤惡其直言,交沮之,乃命都堂審察。宰相以上旨問以所欲言,落落不少貶,又不合。待命十日,復詣闕上書者再。帝欲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8

丁酉,湖廣總領周嗣武奏:「蜀為今日根本之地,自屯兵蜀口,五十年間,竭全蜀之力,僅足供給軍食。目今歷尾雖管錢引八百萬道,望軫念蜀民力已疲睏,乞存留在蜀,以備非常急闕之需。」帝曰:「甚善。」又奏:「蜀中錢引,自天聖間創始,每界初只一百二十五萬餘 ...

續資治通鑑 中 - 389

丙寅,詔:「大理寺所鞫軍民喧鬨者,並從軍法。」史浩言民不可律以軍法,不聽。復再降王友直為宣州觀察使、信州居住。於是浩請罷政,甲戌,罷為少傅,還舊節,充醴泉觀使兼侍讀。 乙亥,以錢良臣參知政事。 丙子,金尚書省奏:「崇信縣令石安節,買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0

是月,郴州賊陳峒等連破道州桂陽軍諸縣。集英殿修撰、知潭州王佐請發荊、鄂精兵三千,詔以本路兵進討,命佐節制。 二月,己丑朔,幸佑聖觀,即帝儲宮也。皇太子從。帝禦講宮,顧瞻棟宇,初無改造,顧謂皇太子曰:「近日知《通鑒》已熟,別讀何書?」對曰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