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 / 續資治通鑑 中全書目錄
畢沅
續資治通鑑 中 - 391

金主將如金蓮川,有司具辦。薛王府掾絳人梁襄上疏極諫,其略曰:“金蓮川在重山之北,氣候殊異,仲夏降霜,一日之間,寒暑交至,與上京、中都不同,非聖躬將攝之所。凡奉養之具,無不遠勞飛輓,其費數倍。至于頓舍之處,車騎填塞,主客不分,馬牛風逸,臧獲逋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2

辛未,金有司奏擬趙王子實古納人從,金主不許,謂宰相曰:「兒輩尚幼,若奉承太過,使侈心滋大,卒難節抑,此不可長。諸兒入侍,當其語笑娛樂之際,朕必淵默,蒞之以嚴,庶其知朕教誡之意,常畏懼而寡過也。」 中書舍人鄭丙言:「近來卿監丞、簿,悉除史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3

先是禮部奏:「前禮部侍郎李燾請行明堂禮,並錄進典故一,熙寧五年,神宗問王安石曰:『宗祀明堂如何?』安石曰:『以古言之,太宗當宗祀,今太祖、太宗共一世,若迭配明堂,於事體為當。』神宗曰:『今明堂乃祀英宗,如何?』安石曰:『此乃誤引嚴父之道故也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4

是月,臣僚請會計財用之數為《會計錄》,帝曰:「向者欲為此錄,緣戶部取于州縣為經總制錢者,色目太多,取民太重。若遽蠲則妨經費,須它日恢復之後,使民間只輸二稅,其餘名色乃可盡除之。」 趙雄薦太學正安陽劉光祖試館職。光祖對策,論科場取士之道,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5

“今民貧賦重,若不討理軍實,去其浮冗,則民力決不可寬。惟有選將吏,核兵籍,可以節軍費;開廣屯田,可以實軍儲;練習民兵,可以益關備。今日將帥之選,率皆膏梁子弟,廝役凡流,所得差遣,為費已是不貲,到軍之日,惟事裒斂刻剝以償債負。總饋餉之任者,亦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6

是月,秘書郎趙彥中疏言:「士風之盛衰,風俗之樞機系焉。且以科舉之文言之,儒宗文師,成式具在;今乃祖性理之說,以浮言游詞相高。士之通道自守,以《六經》、聖賢為師可矣,今乃別為洛學,飾怪驚愚,外假誠敬之名,內濟虛偽之實,士風日敝,人材日偷。望詔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7

壬申,知南康軍朱熹,請將今年苗米除檢放外,有合納苗米九千九百石,撥充軍糧,帝曰:「南康旱傷,已撥米賑濟矣。可更依所請。」趙雄曰:「聖德簡儉,惟利百姓,則不惜內帑。」帝曰:「向來于內帑無妄用,上以奉二親,下以犒軍而已。」 癸酉,金以御史大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8

初,金主聞薊、平、遼等州民乏食,命有司發粟糶之,貧不能糴者貸之。有司恐貧民不能償,止貸有戶籍者,金主聞之,更遣人閲實賑貸。以監察御史舒穆嚕元禮、鄭大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 戊午,以潮州賊沈師為亂,趣趙師憲討之。 乙丑, ...

續資治通鑑 中 - 399

先是克寧請致仕,金主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朝廷是賴,年雖及,未可去也。」既又與完顏守道並乞骸骨,金主曰:「上相坐而論道,不惟其官,惟其人,豈可屢改易之耶!」至是克寧改樞密,金主難其代。辛丑,復以守道為左丞相,太尉如故,虛尚書令不置。諭 ...

續資治通鑑 中 - 400

葛邲言荒政二事:「一,諸經總制錢,如遇州縣荒年,權免比較賞罰;其課利場務,並令依所放災傷分數免比,本州不得抑勒縣道陪備。一,荒歉州縣,且專以救荒為務;宴會之類,理合節損,所有諸處迎新送舊兵卒公吏借請及供帳從物之屬,亦合裁減。兵卒仍宜存留,以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