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註譯 - 11志向美好就能傲視富貴,把道義看得重就能藐視天子、諸侯;內心反省注重了,那麼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書上說:「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身體勞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義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亂的君主而顯 ...
荀子註譯 - 12的同異是相對的。具體的事物之間有「小同」、「小異」;而從宇宙萬物的總體來看,萬物又莫不“畢
同”、「畢異」。參見《莊子·天下》。有厚無厚:也是惠施提出的哲學命題。他說:“無厚不可積
也,其大千里。”認為平面從厚(體積)來說是無,但面 ...
荀子註譯 - 13禮法,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正確闡明禮法的。沒有禮法,用什麼來端正身心呢?沒有老師,我哪能知道禮法是這樣的呢?禮法是這樣規定的就這樣做,這是他的性情安於禮法;老師是這樣說的他就這樣說,這是他的理智順從老師。性情安於禮法,理智順從老 ...
荀子註譯 - 143.1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1);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2)。山淵平,天地比(3), ...
荀子註譯 - 15君子有才能也是美好的,沒有才能也是美好的;小人有才能也是醜惡的,沒有才能也是醜惡的。君子有才能,就寬宏大量平易正直地來啟發引導別人;沒有才能,就恭恭敬敬謙虛退讓來小心侍奉別人。小人有才能,就驕傲自大邪僻背理地來傲視欺凌別人;沒有才能,就嫉妒 ...
荀子註譯 - 16君子,是小人的反面。如果君子心往大的方面用,就會敬奉自然而遵循規律;如果心往小的方面用,就會敬畏禮義而有所節制;如果聰明,就會明智通達而觸類旁通;如果愚鈍,就會端正誠篤而遵守法度;如果被起用,就會恭敬而不放縱;如果不見用,就會戒慎而整治自己 ...
荀子註譯 - 17君子保養身心沒有比真誠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誠,那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只要守住仁德,只要奉行道義就行了。真心實意地堅持仁德,仁德就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來,仁德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顯得神明,顯得神明,就能感化別人了;真心實意地奉行道義,就會變得理智 ...
荀子註譯 - 18有通達事理的人,有公正無私的人,有耿直爽快的人,有拘謹老實的人,還有小人。上能尊敬君主,下能愛撫民眾,事情來了能應付,事件發生了能處理,像這樣就可以稱為通達事理的人了。不在下面互相勾結去愚弄君主,不向上迎合君主去殘害臣民,在一些事情中有了分 ...
荀子註譯 - 19大無邊的樣子。(6)危:高,使…高。危足:踮起腳跟。(7)涂:通「途」。讓:通「攘」,擁擠。(8)
云:有(參見《廣雅·釋詁》)。此句承上句,「不使」下省去「不謹」兩字。
【譯文】
驕傲 ...
荀子註譯 - 20凡是鬥毆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對的而認為別人是錯的。自己如果真是對的,別人如果真是錯的,那麼自己就是君子而別人就是小人了。以君子的身份去和小人互相殘害,就可憂慮的事來說,是忘記了自身;從家庭內部來說,是忘記了自己的親人;對上來說,是忘記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