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中 - 151萬曆十一年,參贊尚書潘季馴言:「操軍原額十有二萬,今僅二萬餘。祖軍與選充參半,選充例不補,營伍由是虛。請如祖軍收補。」已而王遴代季馴,言:「大小二場,新舊官軍二萬三千有餘。請如北京各邊,三千一百二十人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得兵七枝。餘 ...
明史 中 - 152正德初,嚴皇城紅鋪巡徼,日令留守衛指揮五員,督內外夜巡軍。而兵部郎中、主事各一人,同御史、錦衣衛稽閲,毋攝他務。嘉靖七年,增直宿官軍衣糧,五年一給。萬曆十一年,于皇城內外設把總二員,分東西管理。時門禁益弛,衛軍役于中官,每至空伍,賃市兒行丐 ...
明史 中 - 153建文帝嗣位,置河北都司、湖廣行都司。文皇入立,皆罷之,而升燕山三護衛為親軍,並建文時所立孝陵衛 ,皆不隷五府。後諸陵設衛皆如之。移山西行都司所屬諸衛軍于北平,設衛屯種。永樂元年,罷北平都司,設留守行後軍都督府,遷大寧都司于保定。明年,更定衛 ...
明史 中 - 154橫海衛 鷹揚衛 興武衛調北京 江陰衛 蒙古左衛革 蒙古右衛革
○在外
△北平都司
燕山左衛 燕山右衛 燕山前衛 大興左衛 永清左衛 永清右衛 濟州衛濟陽衛 彭城衛 通州衛已上俱改為親軍 薊州衛 密雲衛後為密雲後衛,屬 ...
明史 中 - 155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屬都司 隴木頭長官司 靜州長官司 岳希蓬長官司已上屬茂州衛 石砫宣撫司 西陽宣撫司 已上屬重慶衛 石耶洞長官司 邑梅洞長官司 已上屬酉陽宣撫司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長官司發 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 ...
明史 中 - 156福州中衛 福州左衛 福州右衛 興化衛 泉州衛 漳州衛 福寧衛 鎮東衛 平海衛 永寧衛 鎮海衛 大金千戶所巳下添設 定海千戶所 梅花千戶所 萬安千戶所 莆禧千戶所 福全千戶所 金門千戶所 中左千戶所 高浦千戶所 浦城千戶所 六鰲千戶所 銅山千 ...
明史 中 - 157朵顏衛 泰寧衛 建州衛 必裡衛舊《會典》作兀裡 福餘衛已上洪武間置兀者衛 兀者左衛 兀者右衛 兀者後衛 赤不罕衛 屯河衛 安河衛已上永樂二年置 毛憐衛 虎兒文衛 失裡綿衛 奴兒干衛 堅河衛舊《會典》有溫河 撒力衛 已上永樂三年置 古賁河衛 ...
明史 中 - 158班軍者衛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者也。初,永樂十三年詔邊將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諸衛官,簡所部卒赴北京,以俟臨閲。京操自此始。仁宗初,因英國公張輔等言,調直隷及近京軍番上操備,諭以畢農而來,先農務遣歸。既而輔 ...
明史 中 - 159正統元年,給事中硃純請修塞垣。總兵官譚廣言:「自龍門至獨石及黑峪口五百五十餘里,工作甚難,不若益墩台守。」乃增赤城等堡煙墩二十二。寧夏總兵官史昭言:「所轄屯堡,俱在河外,自河迤東至察罕腦兒,抵綏德州,沙漠曠遠,並無守備。請于花馬池築哨馬 ...
明史 中 - 160薊之稱鎮,自二十七年始。時鎮兵未練,因詔各邊入衛兵往戍。既而兵部言:「大同之三邊,陝西之固原,宣府之長安嶺,延綏之夾牆,皆據重險,惟薊獨無。渤海所南,山陵東,有蘇家口,至寨籬村七十里,地形平漫,宜築牆建台,設兵守,與京軍相夾制。」報可。時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