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御史左光鬥用應蛟策,復天津屯田,令通判盧觀象管理屯田水利。 明年,巡按御史張慎言言:「自枝河而西,靜海、興濟之間,萬頃沃壤。 河之東,尚有鹽水沽等處為膏腴之田,惜皆蕪廢。 今觀象開寇家口以南田三千餘畝,溝洫蘆塘之法,種植疏濬之方,皆具而有法,人何憚而不為?大抵開種之法有五:一官種。 謂牛、種、器具、耕作、僱募皆出於官,而官亦盡收其田之入也。 一佃種。 謂民願墾而無力,其牛、種、器具仰給於官,待納稼之時,官十而取其四也。 一民種。 佃之有力者,自認開墾若干,迨開荒既熟,較數歲之中以為常,十一而取是也。 一軍種。 即令海防營軍種葛沽之田,人耕四畝,收二石,緣有行、月糧,故收租重也。 一屯種。 祖宗衛軍有屯田,或五十畝,或百畝。 軍為屯種者,歲入十七於官,即以所入為官軍歲支之用。 國初兵農之善制也。 四法已行,惟屯種則今日兵與軍分,而屯僅存其名。 當選各衛之屯餘,墾津門之沃土,如官種法行之。 」章下所司,命太仆卿董應舉管天津至山海屯田,規畫數年,開田十八萬畝,積穀無算。 崇禎二年,兵部侍郎申用懋言:「永平濼河諸水,逶迤寬衍,可疏渠以防旱潦。 山坡隙地,便栽種。 宜令有司相地察源,為民興利。 」從之。 志第六十五 兵一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于郡縣,皆立衛所。 外統之都司,內統于五軍都督府 ,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 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 蓋得唐府兵遺意。 文皇北遷,一遵太祖之制,然內臣觀兵,履霜伊始。 洪、宣以後,狃于治平,故未久而遂有土木之難。 于謙創立團營,簡精鋭,一號令,兵將相習,其法頗善。 憲、孝、武、世四朝,營制屢更,而威益不振。 衛所之兵疲于番上,京師之旅困于占役。 馴至末造,尺籍久虛,行伍衰耗,流盜蜂起,海內土崩。 宦豎降于關門,禁軍潰于城下,而國遂以亡矣。 今取其一代規制之詳,及有關於軍政者,著于篇。 京營 侍衛上直軍皇城守衛 京城巡捕 四衛營 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 其制皆備于永樂時。 初,太祖建統軍元帥府,統諸路武勇,尋改大都督府。 以兄子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 京城內外置大小二場,分教四十八衛卒。 已,又分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 洪武四年,士卒之數,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 成祖增京衛為七十二。 又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亦謂之五軍。 歲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兵番上京師隷之。 設提督內臣一,武臣二,掌號頭官二,大營坐營官一,把總二,中營坐營官一,馬步隊把總各一。 左右掖、哨官如之。 又有十二營,掌隨駕馬隊官軍,設把總二。 又有圍子手營,掌操練上直叉刀手及京衛步隊官軍,設坐營官一,統四司,以一、二、三、四為號,把總各二。 又有幼官舍人營,掌操練京衛幼官及應襲舍人,坐營官一,四司把總各一。 此五軍營之部分也。 已,得邊外降丁三千,立營分五司。 一,掌執大駕龍旗、寶纛、勇字旗、負禦寶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軍。 一,掌執左右二十隊勇字旗、大駕旗纛金鼓上直官軍。 一,掌傳令營旗牌,御用監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軍。 一,掌執大駕勇字旗、五軍紅盔貼直軍上直官軍。 一,掌殺虎手、馬轎及前哨馬營上直明甲官軍、隨侍營隨侍東宮官舍、遼東備禦回還官軍。 提督內臣二,武臣二,掌號頭官二,坐司官五,見操把總三十四,上直把總十六,明甲把總四。 此三千營之部分也。 已,征交阯,得火器法,立營肄習。 提督內臣、武臣,掌號頭官,皆視三千營,亦分為五軍。 中軍,坐營內臣一,武臣一。 其下四司,各監槍內臣一,把司官一,把總官二。 左右掖、哨皆如之。 又因得都督譚廣馬五千匹,置營名五千下,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 坐營內臣、武臣各一,其下四司,各把司官二。 此神機營之部分也。 居常,五軍肄營陣,三千肄巡哨,神機肄火器。 大駕征行,則大營居中,五軍分駐,步內騎外,騎外為神機,神機外為長圍,周二十里,樵採其中。 三大營之制如此。 洪熙時,始命武臣一人總理營政。 宣德五年,以成國公硃勇言,選京衛卒隷五軍訓練。 明年,命科道及錦衣官核諸衛軍數。 帝之征高煦及破兀良哈,皆以京營取勝焉。 正統二年,復因勇言,令錦衣等衛、守陵衛卒存其半,其上直旗校隷錦衣督操,餘悉歸三大營。 土木之難,京軍沒幾盡。 景帝用於謙為兵部尚書,謙以三大營各為教令,臨期調撥,兵將不相習,乃請于諸營選勝兵十萬,分十營團練。 每營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二,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 于三營都督中推一人充總兵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 其餘軍歸本營,曰老家。 京軍之制一變。 英宗復辟,謙死,團營罷。 憲宗立,復之,增為十二。 成化二年復罷。 命分一等、次等訓練。 尋選得一等軍十四萬有奇。 帝以數多,令仍分十二營團練,而區其名,有奮、耀、練、顯四武營,取、果、效、鼓四勇營,立、伸、揚、振四威營。 命侯十二人掌之,各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提督以勛臣,名其軍曰選鋒。 不任者仍為老家以供役,而團營之法又稍變。 二十年,立殫忠、效義二營;練京衛舍人、余丁。 二營,永樂間設,後廢,至是復設。 未幾,以無益罷。 帝在位久,京營特注意,然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大率為權貴所隱占。 又用汪直總督團營,禁旅專掌于內臣,自帝始也。 孝宗即位,乃命都御史馬文升為提督。 是時營軍久苦工役。 成化末,餘子俊嘗言之,文升復力陳不可。 又請于每營選馬步鋭卒二千,遇警徵調。 且遵洪、永故事,五日一操,以二日走陣下營,以三日演武。 從之。 時尚書劉大夏陳弊端十事,復奏減修乾清宮卒。 內臣謂其不恤大工,大學士劉健曰:「愛惜軍士,司馬職也。 」帝納之。 會戶部主事李夢陽極論役軍之害,並及內臣主兵者。 以語侵壽寧侯,下詔獄,遂格不行。 武宗即位,十二營鋭卒僅六萬五百餘人,稍弱者二萬五千而已。 給事中葛嵩請選五軍、三千營精鋭歸團練,而存八萬餘人于營以供役。 惠安伯張偉謬引舊制以爭,事遂已,隱占如故。 BH鐇反,太監張永將京軍往討,中官權益重。 及流寇起,邊將江彬等得幸,請調邊軍入衛。 於是集九邊突騎家丁數萬人于京師。 名曰外四家。 立兩官廳,選團營及勇士、四衛軍于西官廳操練,正德元年所選官軍操于東官廳。 自是兩官廳軍為選鋒。 而十二團營且為老家矣。 武宗崩,大臣用遺命罷之。 當是時,工作浩繁,邊將用事,京營戎政益大壞。 給事中王良佐奉敕選軍,按籍三十八萬有奇,而存者不及十四萬,中選者僅二萬餘。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