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元年,河決房村,築堤AH子頭至秦溝口。 明年,給事中鄭岳言:「運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餘裡,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發,淮口出水之際,海沙漸淤,今且高與山等。 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 於是邳州淺,房村決,呂、梁二洪平,茶城倒流,皆坐此也。 今不治海口之沙,乃日築徐、沛間堤岸,桃、宿而下,聽其所之。 民之為魚,未有已時也。 」因獻宋李公義、王令圖浚川爬法。 命河臣勘奏,從其所言。 而是年秋,淮、河並溢。 明年八月河決碭山及邵家口、曹家莊、韓登家口而北,淮亦決高家堰而東,徐、邳、淮南北漂沒千里。 自此桃、清上下河道淤塞,漕艘梗阻者數年,淮、揚多水患矣。 總河都御史傅希摯改築碭山月堤,暫留三口為泄水之路。 其冬,並塞之。 四年二月,督漕侍郎吳桂芒言:「淮、揚洪潦奔沖,蓋緣海賓汊港久堙,入海止雲梯一徑,致海擁橫沙,河流泛溢,而鹽、安、高、寶不可收拾。 國家轉運,惟知急漕,而不暇急漕,而不暇急民,故朝廷設官,亦主治河,而不知治海。 請設水利僉事一員,專疏海道,審度地利,如草灣及老黃河皆可趨海,何必專事雲梯哉?」帝優詔報可。 桂芳復言:「黃水抵清河與淮合流,經清江浦外河,東至草灣,又折而西南,過淮安、新城外河,轉入安東縣前,直下雲梯關入海。 近年關口多壅,河流日淺,惟草灣地低下,黃河衝決,駸駸欲奪安東入海,以縣治所關,屢決屢塞。 去歲,草灣迤東自決一口,宜於決口之西開挑新口,以迎埽灣之溜,而於金城至五港岸築堤束水。 語云:「救一路哭,不當復計一家哭。 」今淮、揚、鳳、泗、邳、徐不啻一路矣。 安東自眾流匯圍,只文廟、縣署僅存椽瓦,其勢垂陷,不如委之,以拯全淮。 」帝不欲棄安東,而命開草灣如所請。 八月,工竣,長萬一千一百餘丈,塞決口二十二,役夫四萬四千。 帝以海口開濬,水患漸平,賚桂芳等有差。 未幾,河決韋家樓,又決沛縣縷水堤,豐、曹二縣長堤,豐、沛、徐州、睢寧、金鄉、魚台、單、曹田廬漂溺無算,河流嚙宿遷城。 帝從桂芳請,遷縣治、築土城避之。 於是御史陳世寶請復老黃河故道,言:「河自桃源三義鎮歷清河縣北,至大河口會淮入海。 運道自淮安天妃廟亂淮而下,十里至大河口,從三義鎮出口向桃源大河而去,凡七十餘裡,是為老黃河。 至嘉靖初,三義鎮口淤,而黃河改趨清河縣南與淮會,自此運道不由大河口而徑由清河北上矣。 近者,崔鎮屢決,河勢漸趨故道。 若仍開三義鎮口引河入清河北,或令出大河口與淮流合,或從清河西別開一河,引淮出河上游,則運道無恐,而淮、泗之水不為黃流所漲。 」部覆允行。 桂芳言:「淮水向經清河會黃河趨海。 自去秋河決崔鎮,清江正河淤澱,淮口梗塞。 於是淮弱河強,不能奪草灣入海之途,而全淮南徙,橫灌山陽、高、寶間,向來湖水不逾五尺,堤僅七尺,今堤加丈二,而水更過之。 宜急護湖堤以殺水勢。 」部議以為必淮有所歸,而後堤可保,請令桂芳等熟計。 報可。 開河、護堤二說未定,而河複決崔鎮,宿、沛、清、桃兩岸多壞,黃河日淤墊,淮水為河所迫,徙而南,時五年八月也。 希摯議塞決口,束水歸漕。 桂芳欲沖刷成河,以為老黃河入海之路。 帝令急塞決口,而俟水勢稍定,乃從桂芳言。 時給事中湯聘尹議導淮入江以避黃,會桂芳言:「黃水向老黃河故道而去,下奔如駛,淮遂乘虛湧入清口故道,淮、揚水勢漸消。 」部議行勘,以河、淮既合,乃寢其議。 管理南河工部郎中施天麟言: “淮、泗之水不下清口而下山陽,從黃浦口入海。 浦口不能盡泄,浸淫高、寶邵伯諸湖,而湖堤盡沒,則以淮、泗本不入湖,而今入湖故也。 淮、泗之入湖者,又緣清口向未淤塞,而今淤塞故也。 清口之淤塞者,又緣黃河淤塞日高,淮水不得不讓河而南徙也。 蓋淮水併力敵黃,勝負或亦相半,自高家堰廢壞,而清口內通濟橋、硃家等口淮水內灌,於是淮、泗之力分,而黃河得以全力制其敝,此清口所以獨淤於今歲也。 下流既淤,則上流不得不決。 每歲糧艘以四五月畢運,而堤以六七月壞。 水發之時不能為力,水落之後方圖堵塞。 甫及春初,運事又迫,僅完堤工,於河身無與。 河身不挑則來年益高。 上流之決,必及於徐、呂,而不止於邳、遷;下流之涸,將盡乎邳、遷,而不止於清、桃。 須不惜一年糧運,不惜數萬帑藏,開挑正河,寬限責成,乃為一勞永逸。 至高家堰、硃家等口,宜及時築塞,使淮、泗併力足以敵黃,則淮水之故道可復,高、寶之大患可減。 若興、鹽海口堙塞,亦宜大加疏濬。 而湖堤多建減水大閘,堤下多開支河。 要未有不先黃河而可以治淮,亦未有不疏通淮水而可以固堤者也。 ”事下河漕諸臣會議。 淮之出清口也,以黃水由老黃河奔注,而老黃河久淤,未幾復塞,淮水仍漲溢。 給事中劉鉉請亟開通海口,而簡大臣會同河漕諸臣往治。 乃命桂芳為工部尚書兼理河漕,而裁總河都御史官。 桂芳甫受命而卒。 六年夏,潘季馴代。 時給事中李淶請多浚海口,以導眾水之歸。 給事中王道成則請塞崔鎮決口,築桃、宿長堤,修理高家堰,開復老黃河。 並下河臣議。 季馴與督漕侍郎江一麟相度水勢,言: “海口自雲梯關四套以下,闊七八里至十餘裡,深三四丈。 欲別議開鑿,必須深闊相類,方可注放,工力甚難。 且未至海口,乾地猶可施工,其將入海之地,潮汐往來,與舊口等耳。 舊口皆系積沙,人力雖不可浚,水力自能沖刷,海無可浚之理。 惟當導河歸海,則以水治水,即浚海之策也。 河亦非可以人力導,惟當繕治堤防,俾無旁決,則水由地中,沙隨水去,即導河之策也。 頻年以來,日以繕堤為事,顧卑薄而不能支,迫近而不能容,雜以浮沙而不能久。 是以河決崔鎮,水多北潰,為無堤也。 淮決高家堰、黃浦口,水多東潰,堤弗固也。 不咎制之未備,而咎築堤為下策,豈通論哉!上流既旁潰,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趨雲梯入海口者,譬猶強弩之末耳。 水勢益分則力益弱,安能導積沙以注海? 故今日浚海急務,必先塞決以導河,尤當固堤以杜決,而欲堤之不決,必真土而勿雜浮沙,高厚而勿惜鉅費,讓遠而勿與爭地,則堤乃可固也。 沿河堤固,而崔鎮口塞,則黃不旁決而沖漕力專。 高家堰築,硃家口塞,則淮不旁決而會黃力專。 淮、黃既合,自有控海之勢。 又懼其分而力弱也,必暫塞清江浦河,而嚴司啟閉以防其內奔。 姑置草灣河,而專復雲梯以還其故道。 仍接築淮安新城長堤,以防其末流。 使黃、淮力全,涓滴悉趨於海,則力強且專,下流之積沙自去,海不浚而闢,河不挑而深,所謂固堤即以導河,導河即以浚海也。 ” 又言:“黃水入徐,歷邳、宿、桃、清,至清口會淮而東入海。 淮水自洛及鳳,歷盱、泗,至清口會河而東入海。 此兩河故道也。 元漕江南粟,則由揚州直北廟灣入海,未嘗溯淮。 陳瑄始堤管家諸湖,通淮為運道。 慮淮水漲溢,則築高家堰堤以捍之,起武家墩,經大、小澗至阜寧湖,而淮不東侵。 又慮黃河漲溢,則堤新城北以捍之,起清江浦,沿鉢池山、柳浦灣迤東,而黃不南侵。 第1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