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正月,裳復言: “今梁靖口、趙皮寨已通,孫家渡方浚。 惟渦河一支,因趙皮寨下流睢州野鷄岡淤正河五十餘裡,漫於平地,注入渦河。 宜挑濬深廣,引導漫水歸入正河,而於睢州張見口築長堤至歸德郭村,凡百餘裡,以防泛溢。 更時疏梁靖口下流,且挑儀封月河入之,達於小浮橋,則北岸水勢殺矣。 夫河過魚台,其流漸北,將有越濟寧、趨安平、東入於海之漸。 嘗議塞岔河之口以安運河,而水勢洶湧,恐難遽塞。 塞亦不能無橫決,黃陵岡、李居莊諸處不能無患。 徐州迤上至魯橋泥沙停滯,山東諸泉水微,運道必澀。 請創築城武至濟寧縷水大堤百五十餘裡,以防北溢。 而自魯橋至沛縣東堤百五十餘裡修築堅厚,固之以石。 自魚台至谷亭開通淤河,引水入漕,以殺魚台、城武之患,此順水之性不與水爭地者也。 孫家渡、渦河二支俱出懷遠,會淮流至鳳陽,經皇陵及壽春王陵至泗州,經祖陵。 皇陵地高無慮,祖陵則三面距河,壽春王陵尤迫近。 祖陵宜築土堤,壽春王陵宜砌石岸,然事體重大,不敢輕舉也。 清江浦口正當黃、淮會合之沖,二河水漲漫入河口,以致淤塞滯運,宜濬深廣。 而又築堤以防水漲,築壩以護行舟,皆不可緩。 往時淮水獨流入海,而海口又有套流,安東上下又有澗河、馬邏諸港以分水入海。 今黃河匯入於淮,水勢已非其舊,而諸港套俱已堙塞,不能速泄,下壅上溢,梗塞運道。 宜將溝港次第開濬,海口套沙,多置龍爪船往來爬蕩,以廣入海之路,此所謂殺其下流者也。 河出魚台雖藉以利漕,然未有數十年不變者也。 一旦他徙,則徐、沛必涸。 宜大浚山東諸泉以匯於汶河,則徐、沛之渠不患乾涸,雖岔河口塞亦無虞矣。 ”工部覆如其議,帝允行之。 未幾,裳憂去,命劉天和為總河副都御史代裳。 是歲,河決趙皮寨入淮,谷亭流絶,廟道口復淤。 天和役夫十四萬浚之。 已而河忽自夏邑大丘、回村等集沖數口,轉向東北,流經蕭縣,下徐州小浮橋。 天和言:「黃河自魚、沛入漕河,運舟通利者數十年,而淤塞河道、廢壞閘座、阻隔泉流、沖廣河身,為害亦大。 今黃河既改沖從虞城、蕭、碭,下小浮橋,而榆林集、侯家林二河分流入運者,俱淤塞斷流,利去而害獨存。 宜浚魯橋至徐州二百餘裡之淤塞。 」制可。 十四年從天和言,自曹縣梁靖口東岔河口築壓口縷水堤,復築曹縣八里灣至單縣侯家林長堤各一道。 是年冬,天和條上治河數事,中言:「魯橋至沛縣東堤,舊議築石以禦橫流,今黃河既南徙,可不必築。 孫家渡自正統時全河從此南徙,弘治間淤塞,屢開屢淤,卒不能通。 今趙皮寨河日漸沖廣,若再開渡口,併入渦河,不惟二洪水澀,恐亦有陵寢之虞,宜仍其舊勿治。 舊議祥符盤石、蘭陽銅瓦廂、考城蔡家口各添築月堤。 臣以為黃河之當防者惟北岸為重,當擇其去河遠者大堤中堤各一道,修補完築,使北岸七八百里間聯屬高厚,則前勘應築諸堤舉在其中,皆可罷不築。 」帝亦從之。 十五年,督漕都御史周金言:「自嘉靖六年後,河流益南,其一由渦河直下長淮,而梁靖口、趙皮寨二支各入清河,匯於新莊閘,遂灌裡河。 水退沙存,日就淤塞。 故老皆言河自汴來本濁,而渦、淮、泗清,新莊閘正當二水之口,河、淮既合,昔之為沛縣患者,今移淮安矣。 因請於新莊更置一渠,立閘以資蓄泄。 」從之。 十六年冬從總河副都御史于湛言,開地丘店、野鷄岡諸口上流四十餘裡,由桃源集、丁家道口入舊黃河,截渦河水入河濟洪。 十八年,總河都御史胡纘宗開考城孫繼口、孫祿口黃河支流,以殺歸、睢水患,且灌徐、呂,因於二口築長堤,及修築馬牧集決口。 二十年五月命兵部侍郎王以旂督理河道,協總河副都御史郭持平計議。 先一歲,黃河南徙,決野鷄岡,由渦河經亳州入淮,舊決口俱塞。 其由孫繼口及考城至丁家道口,虞城入徐、呂者,亦僅十之二。 持平久治弗效,降俸戴罪。 以旂至,上言:「國初,漕河惟通諸泉及汶、泗,黃河勢猛水濁,遷徙不常,故徐有貞、白昂、劉大夏力排之,不資以濟運也。 今幸黃河南徙,諸閘複舊,宜浚山東諸泉入野鷄岡新開河道,以濟徐、呂;而築長堤沛縣以南,聚水如閘河制,務利漕運而已。 」明年春,持平請浚孫繼口及扈運口、李景高口三河,使東由蕭、碭入徐濟運。 其秋,從以旂言,於孫繼口外別開一渠泄水,以濟徐、呂。 凡八月,三口工成,以旂、持平皆被獎,遂召以旂還。 未幾,李景高口復淤。 先是,河決豐縣,遷縣治於華山,久之始復其故治。 河決孟津、夏邑,皆遷其城。 及野鷄岡之決也,鳳陽沿淮州縣多水患,乃議徙五河、蒙城避之。 而臨淮當祖陵形勝不可徙,乃用巡按御史賈太亨言,敕河撫二臣亟浚碭山河道,引入二洪,以殺南注之勢。 二十六年秋,河決曹縣,水入城二尺,漫金鄉、魚台、定陶、城武,沖谷亭。 總河都御史詹瀚請於趙皮寨諸口多穿支河,以分水勢。 詔可。 三十一年九月,河決徐州房村集至邳州新安,運道淤阻五十里。 總河副都御史曾鈞上治河方略,乃浚房村至雙溝、曲頭,築徐州高廟至邳州沂河。 又言:「劉伶台至赤晏廟凡八十里,乃黃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濬宜先。 次則草灣老黃河口,衝激淹沒安東一縣,亦當急築,更築長堤磯嘴以備衝激。 又三里溝新河口視舊口水高六尺,開舊口有沙淤之患,而為害稍輕;開新口未免淹沒之虞,而漕舟頗便。 宜暫閉新口,建置閘座,且增築高家堰長堤,而新莊諸閘甃石以遏橫流。 」帝命侍郎吳鵬振災戶,而悉從鈞奏。 三里溝新河者,督漕都御史應檟以先年開清河口通黃河之水以濟運。 今黃河入海,下流澗口、安東俱漲塞,河流壅而漸高,瀉入清河口,沙停易淤,屢浚屢塞。 溝在淮水下流黃河未合之上,故閉清河口而開之,使船由通濟橋溯溝出淮,以達黃河者也。 時浚徐、邳將訖工,一夕,水湧復淤。 帝用嚴嵩言,遣官祭河神。 而鵬、鈞復共奏請急築浚草灣、劉伶台,建閘三里溝,迎納泗水清流;且於徐州以上至開封浚支河一二,令水分殺。 其冬,漕河工竣,進鈞秩侍郎。 三十七年七月,曹縣新集淤。 新集地接梁靖口,歷夏邑、丁家道口、馬牧集、韓家道口、司家道口至蕭縣薊門出小浮橋,此賈魯河故道也。 自河患亟,別開支河出小河以殺水勢,而本河漸澀。 至是遂決,趨東北段家口,析而為六,曰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河、胭脂溝、飛雲橋,俱由運河至徐洪。 又分一支由碭山堅城集下郭貫樓,析而為五,曰龍溝、母河、梁樓溝、楊氏溝、胡店溝,亦由小浮橋會徐洪,而新集至小浮橋故道二百五十餘裡遂淤不可復矣。 自後,河忽東忽西,靡有定向,水得分瀉者數年,不至壅潰。 然分多勢弱,淺者僅二尺,識者知其必淤。 第1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