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征太原,還,遇契丹于蒲陰,追擊至徐河,因據水口要害。 遷補日騎副兵馬使、雲騎軍使,屯瀛州。 與契丹戰,所乘馬兩中流矢死,凡三易乘,戰不卻,契丹為引去。 端拱初,擊蕃部于宥州,敗之。 歷雲騎指揮使、禦前忠佐馬軍副都軍頭,改馬軍都軍頭,戍深州,累轉散直都虞候、領順州刺史,改殿前左班都虞候、馬步軍都軍頭。 全斌在軍中有能名。 真宗嘗召問邊事,全斌口陳利害,甚稱旨。 因謂輔臣曰:「元澄、鄭誠、耿全斌,人多稱之。 觀其詞氣,若有志操,止在宿衛,無以見其才,宜以邊郡試之。 」遂拜雄州刺史、知深州,徙石、隰部署以備河西。 繼遷死,全斌率兵入伏落關,誘蕃部來歸者數千人。 俄知安肅軍,嘗繪山川險易為圖以獻。 契丹來侵,自山北抵河滸,全斌遣子從政焚橋砦,分率精兵擊走之。 改冀州刺史、高陽關鈐轄,擢從政為侍禁、寄班祗候。 大中祥符初,封禪泰山,以為濮州鈐轄。 其年還京師,卒。 周仁美,深州人。 開寶中,應募隷貝州驍捷軍。 關南李漢超選備給使,屢捕獲契丹諜者。 從漢超戰于西嘉山,身中重創,補隊長。 漢超上其功,隷殿前班,賜衣帶、鞍勒馬、什物、奴婢、器械。 命王繼恩引入縱觀,過祗候庫,太祖問其力能負錢幾許,仁美曰:「臣可勝七八萬。 」太祖曰:「可惜壓死。 」止命負四萬五千,因賜之。 稍遷右班都知、禦前忠佐馬軍副都軍頭,戍環州。 時牛耶泥族累歲為寇,仁美與陳德玄、宋思恭往擊之,斬首三千級,獲牛羊三百餘,發戎族囷窖以餉師。 又與思恭討募窟泉岌拖族,格鬥,斬八十餘級。 至道初,石昌牛耶泥族復叛,德玄令仁美提兵撫輯之。 仁美謂石昌鎮主和文顯曰:「此賊不除,邊患未弭。 」因厚設餚酒,召酋長二十八人縛送州獄,自是諸族懾畏。 二年,又與馬紹忠、白守榮、田紹斌部芻糧趣清遠軍,仁美為先鋒。 至岐子平,與虜角,走之。 明日,又戰于浦洛河,自己至戌,戰數十合,進壁乾河。 紹忠、守榮皆敗走,紹斌退止浦洛,獨仁美所部不滿三千,身中八創,護芻糧、官吏直抵清遠。 紹斌繼至,深嘆其勇干,表上其功。 時運糧民道路被傷者相繼,仁美領徒援護,悉抵環州。 又遇虜于橐駝路,擊走之。 先是,諸蕃每貢馬京師,為繼遷邀擊,仁美領騎士為援,賊不敢犯。 補澶州龍衛軍都虞候,部署李繼隆奏留麾下,選軍中伉健者千人,令仁美領之,屢入敵境,戰有功。 俄還澶州。 召見,會令諸軍射,仁美自陳筋力未衰,願對殿廷發二矢,上許之。 既而前奏曰:「臣老于戎門,多戍外郡,罕曾入覲京闕。 前後征行,體被三十餘創,今日得對萬乘,千載之幸。 儻或備員宿衛,立殿庭下一日足矣。 」上顧傅潛而笑,潛亦稱其武干,力留,補馬步軍副都軍頭。 潛屯北面,常以自隨。 契丹攻蒲陰,仁美領萬騎解其圍。 又從王超屯鎮、定、儀、渭,累遷龍衛軍都指揮使、領順州刺史,復屯鎮、定。 時州有亡命卒聚盜,剽村閭為患,王超委仁美招捕。 仁美選勇敢卒,詐亡命趣賊所,得其要領,即自往諭以禍福,留賊中一日。 超忽失仁美,求之甚急。 詰旦,仁美至,具道其事,乃出庫錢付仁美為賞。 不數日,賊悉降,凡得二百餘人,以隷軍籍。 景德中,徙屯陳州,入掌軍頭引見司。 大中祥符元年,從駕泰山,命檢視山下諸壇牲牢祭饌。 明年,出為磁州團練使、知衛州,俄改滄州部署,移高陽關副部署。 八年,擢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領獎州防禦使,遷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改領端州防禦使,權京新城內都巡檢。 先是,巡兵捕亡卒盜賊,不獲皆有罰,而獲者無賞。 仁美因差立賞格以聞,詔從其請。 天禧三年,卒。 論曰:繼忠臨陣赴敵,以死自效,其生也亦幸而免,然在朔庭貴寵用事,議者方之李陵,而大節固已虧矣。 潛為三路帥,握兵八萬餘,大敵在前,逗撓畏縮,致康保裔以無援戰沒,此而不誅,宋於是乎失刑矣。 興、均輩或由藩邸進,或自行伍起,一時際會,出則書勛轅門,入則拱扈岩陛,求其如古名將,則未之見也。 列傳第三十九 ○田紹斌王榮楊瓊錢守俊徐興王杲李重誨白守素張思鈞李琪王延范 田紹斌,汾州人。 仕河東劉鈞為佐聖軍使,戍遼州。 周顯德四年,領五十騎來歸,鈞屠其父母家屬。 世宗召補驍武副指揮使。 宋初,隨崔彥進征李筠,攻大會砦,破之,以功遷龍捷指揮使。 又敗筠于澤州茶碾村,筠退保澤州,紹斌鑿濠圍守,流矢中左目,前軍部署韓令坤以其事聞。 及太祖召見于潞州,紹斌殺晉軍益眾,奪其鎧甲。 又從討李重進于揚州,壁城南,圍三日,城潰,斬首逾千級。 賜袍帶、緡帛,尋補馬軍副都軍頭、龍衛指揮使。 下荊湖,平嶺南,率皆從行。 討蜀,隷大將劉延讓麾下。 會全師雄寇神泉,紹斌率所部敗其黨數千,時漢、劍道梗,因賴以寧,太祖遣使孫晏賫詔賜SS有加。 凡在蜀三歲,剽盜殄除。 還,改龍捷都虞候。 嘗盜官馬,貿直盡償博進,事發,獄具,有司引見講武殿,紹斌稱死罪。 太祖知其驍勇,欲宥之,執于門外,遣內侍私謂之曰:「爾今死有餘責。 」紹斌曰:「若恩貸臣死,當盡節以報。 」俄復引見,釋之,且密賜白金。 會征江南,擇諸軍借事得五百人,為步鬥軍,令紹斌領之,及率雲騎二千,抵升州城下,克獲居多。 太祖親討河東,命紹斌從何繼筠扼契丹兵于北百井,奪賊鼓幟而還。 太平興國初,擢龍衛軍指揮使、領江州刺史。 二年,梅山洞蠻叛,命與翟守素分往擊之。 至邵州,聞蠻酋苞漢陽死,去其居十里,大潰其眾,擒蠻二萬,令軍中取利劍二百斬之,余五千遣歸諭諸洞,自是其黨帖服。 太宗賜以金帛、緡錢、金帶、鞍馬。 歷天武、日騎軍指揮使,改馬步都軍頭,出戍鎮、定、高陽關。 曹彬之攻幽州也,命為先鋒指揮使,數遇契丹兵鬥,奪牛羊、器甲。 師還,召見便殿,加領溪州團練使,復遣屯北面。 端拱元年,拜冀州防禦使,尋改解州。 淳化中,為河中、同、丹、坊、鄜、延、橫嶺蕃界都巡檢使。 會鄭文寶議城席鷄城砦為清遠軍,紹斌與文寶領其役。 城畢,以文寶之請,命為知軍事。 至道元年,拜會州觀察使,仍判解州,俄充靈州馬步軍部署。 領徒入蕃討賊,斬首二千級,獲羊、馬、橐駝二萬計,馬以給諸軍之闕者。 捷聞,手詔嘉諭之。 數部金粟帛詣靈武、清遠,遠人讋服不擾。 未幾,皇甫繼明、白守榮等督轉餉于靈州,紹斌率兵援接,抵咸井。 賊逾三千餘來薄陣,且行且鬥,至耀德,凡殺千人。 寇復尾後,紹斌為方陣,使被傷者居中,自將騎三百、步弩三百,與敵兵確于浦洛河,大敗之。 初,守榮與紹斌為期,既而繼明卒,故後一日,遂為賊所圍。 守榮等欲擊之,紹斌曰:「蕃戎輕佻,勿棄輜重與戰,當按轡結陣徐行。 」守榮等忿曰:「若但率兵來迎,勿預吾事。 」紹斌因率所部去輜重四五里。 繼遷初見紹斌旌旗,不敢擊。 守榮等自欲邀功,與戰。 賊先伏兵,以羸騎挑戰,已而伏發,守榮等戰敗,丁夫愕眙遁,蹂踐至死者眾。 紹斌率所部徐還,一無遺失。 至清遠,與張延州會食。 見濠中人裸而呼曰:「我白守榮也。 」繩引而上,解衣遺之,遣內侍馬從順驛聞。 太宗益嘉之,優詔褒美。 第2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