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晟府奏,以雅樂中聲播于宴樂,舊闕徵、角二調,及無土、石、匏三音,今樂並已增入。 詔頒降天下。 九月,詔:「《大晟樂》頒于太學、闢雍,諸生習學,所服冠以弁,袍以素紗、皂緣,紳帶,佩玉。 」從劉昺制也。 昺又上言曰:「五行之氣,有生有克,四時之禁,不可不頒示天下。 盛德在木,角聲乃作,得羽而生,以徵為相;若用商則刑,用宮則戰,故春禁宮、商。 盛德在火,徵聲乃作,得角而生,以宮為相;若用羽則刑,用商則戰,故夏禁商、羽。 盛德在土,宮聲乃作,得徵而生,以商為相;若用角則刑,用羽則戰,故季夏土王,宜禁角、羽。 盛德在金,商聲乃作,得宮而生,以羽為相;若用徵則刑,用角則戰,故秋禁徵、角。 盛德在水,羽聲乃作,得商而生,以角為相;若用宮則刑,用徵則戰,故冬禁宮、徵。 此三代之所共行,《月令》所載,深切著明者也。 作樂本以導和,用失其宜,則反傷和氣。 夫淫哇殽雜,干犯四時之氣久矣。 陛下親灑宸翰,發為詔旨,淫哇之聲轉為雅正,四時之禁亦右所頒,協氣則粹美,繹如以成。 」詔令大晟府置圖頒降。 四年正月,大晟府言:「宴樂諸宮調多不正,如以無射為黃鐘宮,以夾鐘為中呂宮,以夷則為仙呂宮之類。 又加越調、雙調、大食、小食,皆俚俗所傳,今依月律改定。 」詔可。 六年,詔:「先帝嘗命儒臣肇造玉磬,藏之樂府,久不施用,其令略加磨礱,俾與律合。 並造金鐘,專用於明堂。 」又詔:「《大晟》雅樂,頃歲已命儒臣著樂書,獨宴樂未有紀述。 其令大晟府編集八十四調併圖譜,令劉昺撰以為《宴樂新書》。 」十月,臣僚乞以崇寧、大觀、政和所得珍瑞名數,分命儒臣作為頌詩,協以新律,薦之郊廟,以告成功。 詔送禮制局。 七年二月,典樂裴宗元言:「乞按習《虞書》賡載之歌,夏《五子之歌》,商之《那》,周之《關雎》、《麟趾》、《騶虞》、《鵲巢》、《鹿鳴》、《文王》、《清廟》之詩。 」詔可。 中書省言:「高麗,賜雅樂,乞習教聲律、大晟府撰樂譜辭。 」詔許教習,仍賜樂譜。 三月,議禮局言:「先王之制,舞有小大:文舞之大,用羽、籥;文舞之小,則有羽無籥,謂之羽舞。 武舞之大,用干、戚;武舞之小,則有干無戚,謂之干舞。 武又有戈舞焉,而戈不用於大舞。 近世武舞以戈配干,未嘗用戚。 乞武舞以戚配干,置戈不用,庶協古制。 」 又言:「伶州鳩曰:‘大鈞有鎛無鐘,鳴其細也;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 ’然則鐘,大器也;鎛,小鐘也。 以宮、商為鈞,則謂之大鈞,其聲大,故用鎛以鳴其細,而不用鐘;以角、徵、羽為鈞,則謂之小鈞,其聲細,故用鐘以昭其大,而不用鎛。 然後細大不逾,聲應相保,和平出焉。 是鎛、鐘兩器,其用不同,故周人各立其官。 後世之鎛鐘,非特不分大小,又混為一器,復于樂架編鐘、編磬之外,設鎛鐘十二,配十二辰,皆非是。 蓋鎛鐘猶之特磬,與編鐘、編磬相須為用者也。 編鐘、編磬,其陽聲六,以應律;其陰聲六,以應呂。 既應十二辰矣,復為鎛鐘十二以配之,則于義生復。 乞宮架樂去十二鎛鐘,止設一大鐘為鐘、一小鐘為鎛、一大磬為特磬,以為眾聲所依。 」詔可。 四月,禮制局言:「尊祖配天者,郊祀也;嚴父配天者,明堂也。 所以來天神而禮之,其義一也。 則明堂宜同郊祀,用禮天神六變之樂,其宮架赤紫,用雷鼓、雷鞀。 又圜丘方澤,各有大樂宮架,自來明堂就用大慶殿大朝會宮架。 今明堂肇建,欲行創置。 」 十月,皇帝禦明堂平朔左個,始以天運政治頒于天下。 是月也,凡樂之聲,以應鐘為宮、南呂為商、林鐘為角、仲呂為閏徵、姑洗為徵、太簇為羽、黃鐘為閏宮。 既而中書省言:「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若以左旋取之,如十月以應鐘為宮,則南呂為商、林鐘為角、仲呂為閏徵、姑洗為徵、太簇為羽、黃鐘為閏宮;若以右旋七均之法,如十月以應鐘為宮,則當用大呂為商、夾鐘為角、仲呂為閏徵、蕤賓為徵、夷則為羽、無射為閏宮。 明堂頒朔,欲左旋取之,非是。 欲以本月律為宮,右旋取七均之法。 」從之,仍改正詔書行下。 自是而後,樂律隨月右旋。 仲冬之月,皇帝禦明堂,南面以朝百闢,退,坐于平朔,授民時。 樂以黃鐘為宮、太簇為商、姑洗為角、蕤賓為閏徵、林鐘為徵、南呂為羽、應鐘為閏宮。 調以羽,使氣適平。 季冬之月,禦明堂平朔右個。 樂以大呂為宮、夾鐘為商、仲呂為角、林鐘為閏徵、夷則為徽、無射為羽、黃鐘為閏宮。 客氣少陰火,調以羽,尚羽而抑徵。 孟春之月,禦明堂青陽左個。 樂以太簇為宮、姑洗為商、蕤賓為角、夷則為閏徵、南呂為徵、應鐘為羽、大呂為閏宮。 客氣少陽相火,與歲運同,火氣太過,調宜羽,致其和。 仲春之月,禦明堂青陽。 樂以夾鐘為宮、仲呂為商、林鐘為角、南呂為閏徵、無射為徵、黃鐘為羽、太簇為閏宮。 調以羽。 季春之月,禦明堂青陽右個。 樂以姑洗為宮、蕤賓為商、夷則為角、無射為閏徵、應鐘為徵、大呂為羽、夾鐘為閏宮。 客氣陽明,尚徵以抑金。 孟夏之月,禦明堂左個。 樂以仲呂為宮、林鐘為商、南呂為角、應鐘為閏徵、黃鐘為徵、太簇為羽、姑洗為閏宮。 調宜尚徵。 仲夏之月,禦明堂。 樂以蕤賓為宮、夷則為商、無射為角、黃鐘為閏徵、大呂為徵、夾鐘為羽、仲呂為閏宮。 客氣寒水,調宜尚宮以抑之。 季夏之月,禦明堂右個。 樂以林鐘為宮、南呂為商、應鐘為角、大呂為閏徵、太簇為徵、姑洗為羽、蕤賓為閏宮。 調宜尚宮,以致其和。 孟秋之月,禦明堂總章左個。 樂以夷則為宮、無射為商、黃鐘為角、太簇為閏徵、夾鐘為徵、仲呂為羽、林鐘為閏宮。 調宜尚商。 仲秋之月,禦明堂總章。 樂以南呂為宮、應鐘為商、大呂為角、夾鐘為閏徵、姑洗為徵、蕤賓為羽、夷則為閏宮。 調宜尚商。 季秋之月,禦明堂總章右個。 樂以無射為宮、黃鐘為商、太簇為角、姑洗為閏徵、仲呂為徵、林鐘為羽、南呂為閏宮。 調宜尚羽,以致其平。 閏月,禦明堂,闔左扉。 樂以其月之律。 十一月,知永興軍席旦言:「太學、闢雍士人作樂,皆服士服,而外路諸生尚衣衤蘭幞,望下有司考議,為圖式以頒外郡。 」 第4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4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