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鹽鐵轉運使。 副元帥李光弼以餉運不繼,或惡寧者,誣譖于光弼,光弼揚言欲殺寧。 寧直抵徐州見光弼,喻以大義,不為撓折。 光弼深重之,寧得行其職。 寶應初,轉侍御史,為河南轉運租庸鹽鐵等副使。 明年,遷戶部員外郎。 無幾,加兼御史中丞,為河南、江南轉運使。 廣德初,加庫部郎中。 是時河運不通,漕輓由漢、沔自商山達京師。 選鎮夏口者,詔以寧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團練使,及淮西鄂岳租庸鹽鐵沿江轉運使,賜金紫。 時淮西節度使李忠臣貪暴不奉法,設防戍以稅商賈,又縱兵士剽劫,行人殆絶。 與寧夾淮為理,憚寧威名,寇盜輒止。 沔州別駕薛彥偉坐事忤旨,寧仗之致死。 寧坐貶虔州司馬,重貶昭州平集尉。 大曆四年,起授監察御史,領轉運留後事于淄青。 間一年,改檢校司封郎中、兼侍御史,領轉運留後事于江西。 明年,拜檢校秘書少監,兼和州刺史,理有善政。 居無何,官罷。 代寧者以天寶版籍校見戶,誣以逋亡多,坐貶泉州司戶。 寧子贊,守闕三年告冤。 詔遣御史按覆,而人戶增倍,詔書召寧,除右諭德。 寧強毅,不能事權貴。 執政者以為不附己,且憚其難制,故處之散位。 寧默默不得志,且曰:「時不我容,我不時殉,則非吾之進也,在於退乎!」辭病居家,請告幾十旬者數矣。 親友強之,復一朝請。 上居奉天,寧詣行在,拜秘書少監。 興元初,改右庶子。 德宗還京師,寧曰:「可以行吾志矣。 」因移病,罷歸東都。 貞元六年,就拜秘書監致仕。 寧好學,善教諸子,家道以嚴稱。 事寡姊以悌聞。 通達體命,未嘗服藥。 每誡諸子曰:「吾聞君子之事親,養志為大,直道而已。 慎無為諂,吾之志也。 」貞元十年十月卒,時年七十九。 四子:贊、質、員、賞。 贊,字相明,釋褐為濟源主簿。 時父寧為和州刺史,以剛直不屈于廉使,遂被誣奏,貶泉州司戶參軍。 贊奔赴闕庭,號泣上訴。 詔御史覆問,寧方得雪。 詔曰:「令子申父之冤,憲臣奉君之命,楚劍不沖于牛斗,秦台自洗于塵埃。 」由是知名。 累遷京兆兵曹參軍、殿中侍御史,轉侍御史,分司東都。 時陝州觀察使盧岳妾裴氏,以有子,岳妻分財不及,訴于官,贊鞫其事。 御史中丞盧佋佐之,令深繩裴罪。 贊持平不許。 宰臣竇參與佋善,參、佋俱持權,怒贊以小事不受指使,遂下贊獄。 侍御史杜倫希其意,誣贊受裴之金,鞭其使以成其獄,甚急。 贊弟賞,馳詣闕,撾登聞鼓。 詔三司使覆理無驗,出為郴州刺史。 參敗,征拜刑部郎中。 因次對,德宗嘉其才,擢為御史中丞。 時裴延齡判度支,以奸巧承恩。 屬吏有臓犯,贊鞫理承伏。 延齡請曲法出之,贊三執不許,以款狀聞。 延齡誣贊不平,貶饒州別駕。 丁母憂,再轉虔、常二州刺史。 憲宗即位,拜宣州刺史、御史中丞,充宣歙觀察使,所蒞皆有政聲。 永貞元年十一月卒,時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 贊與弟質、員、賞以家行人材為搢紳所仰。 贊官達,父母尚無恙,家法清嚴。 贊兄弟奉指使,笞責如僮仆,贊最孝謹。 質強直,應制策入第三等。 其所條對,至今傳之。 自補闕至給事中,時政得失,未嘗不先論諫。 元和初,掌賦使院多擅禁系戶人,而有笞掠至死者。 質乃論奏鹽鐵轉運司應決私鹽,繫囚須與州府長吏監決。 自是刑名畫一。 憲宗以王承宗叛,用內官吐突承璀為招討使。 質率同列伏閣論奏,言自古無以中官為將帥者。 上雖改其名,心頗不悅,尋改質為太子左庶子。 五年,坐與楊憑善,出為開州刺史。 未幾卒。 員工文辭,尚節義。 杜亞為東都留守,闢為從事、檢校員外郎。 早卒,有文集十捲。 質兄弟俱有令譽而和粹,世以「滋味」目之:贊俗而有格,為酪;質美而多入,為酥;員為醍醐;賞為乳腐。 近代士大夫言家法者,以穆氏為高。 崔邠,字處仁,清河武城人。 祖結,父倕,官卑。 邠少舉進士,又登賢良方正科。 貞元中授渭南尉。 遷拾遺、補闕。 常疏論裴延齡,為時所知。 以兵部員外郎知制誥至中書舍人,凡七年。 又權知吏部選事。 明年,為禮部侍郎,轉吏部侍郎,賜以金紫。 邠溫裕沉密,尤敦清儉。 上亦器重之。 裴垍將引為相,病難於承答,事竟寢。 兄弟同時奉朝請者四人,頗以孝敬怡睦聞。 後改太常卿,知吏部尚書銓事。 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閲《四部樂》于署,觀者縱焉。 邠自私第去帽,親導母輿,公卿逢者回騎避之,衢路以為榮。 居母憂,歲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時年六十二。 贈吏部尚書,謚曰文簡。 弟鄯、郾、鄲等六人。 子璀、璜,璀子彥融,皆登進士第,歷位台閣。 鄯少有文學,舉進士。 元和中,歷監察御史。 太和元年十月,自太子詹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 鄯昆弟六人,仕官皆至三品。 邠、郾、鄲三人,知貢舉,掌銓衡。 冠族聞望,為時名德。 鄯太和九年冬,為左金吾大將軍,無病暴亡。 不旬日有訓、注之亂,其亂始自金吾。 君子乃知鄯之亡,崔氏積善之征也。 贈禮部尚書。 子瑄。 郾,字廣略。 舉進士,平判入等,授集賢殿校書郎。 三命升朝,為監察御史、刑部員外郎。 資質秀偉,神情重雅,人望而愛之,終不可舍,不知者以為事高簡,拘靜默耳。 居內憂,釋服為吏部員外。 奸吏不敢欺,孤寒無援者未嘗留滯,銓敘之美,為時所稱。 再遷左司郎中。 元和十三年,鄭餘慶為禮儀詳定使,選時有禮學者共事,以郾為詳定判官、吏部郎中。 十五年,遷諫議大夫。 穆宗即位,荒于禽酒,坐朝常晚。 郾與同列鄭覃等延英切諫。 穆宗甚嘉之,畋游稍簡。 長慶中,轉給事中。 昭愍即位,選侍講學士,轉中書舍人。 入思政殿謝恩,奏曰:「陛下用臣為侍講,半歲有餘,未嘗問臣經義。 今蒙轉改,實慚屍素,有愧厚恩。 」帝曰:「朕機務稍閒,即當請益。 」高鉞曰:「陛下意雖樂善,既未延接儒生,天下之人,寧知重道?」帝深引咎,賜之錦彩。 郾退,與同列高重抄撮《六經》嘉言要道,區分事類,凡十捲,名曰《諸經纂要》,冀人主易於省覽。 上嘉之,賜錦彩二百匹、銀器等。 第2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