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茶花女》和話劇《茶花女》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關於這兩部作品的優劣歷來便存在着不同的意見。 其實,在我看來,小說和話劇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其表現手法自然就應該有所區別,因此很難對二者進行比較。 小說《茶花女》是一氣呵成的,看得出作者在情節的佈局和剪裁方面並沒有下很大的功夫,作者似乎是憑着一股激情,揮手之間便完成了這部作品。 因此小說寫得樸實動人,充滿着一腔怨憤,洋溢着充沛的激情。 雖然在小說《茶花女》問世的時候,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已經漸趨式微,但是這部小說仍然散髮着一股頗為強烈的浪漫氣息。 尤其是小說的結尾部分,瑪格麗特的日記和遺書一篇比一篇更加動人,這顯然是作者有意識的安排。 這批遺書讀起來聲聲哀怨,字字血淚,迴腸蕩氣,酣暢淋漓,致使整篇小說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結束,獲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而話劇《茶花女》固然也是一氣呵成,但它畢竟是作者自己的再創造。 小仲馬不必再為構思故事情節而苦思冥想,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劇情的安排和場次的銜接方面,即如何使戲劇衝突更加強烈,更加動人。 這個目的小仲馬顯然是達到了。 而且做得相當成功。 話劇《茶花女》的第三幕演出了阿爾芒的父親威脅利誘瑪格麗特,迫使她同阿爾芒斷絶關係的過程,而這一情節在小說裡卻沒有直接的描寫,它是通過瑪格麗特的日記和書信間接加以說明的。 話劇的這一處理是必要的,因而也是高明的,因為它把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直接揭示出來。 其戲劇效果之強烈是顯而易見的。 但我們卻沒有必要據此斷言話劇《茶花女》的思想意義更深刻,對不平等的社會道德觀念的批判更激烈。 因為把阿爾芒的父親粗暴干涉瑪格麗特和阿爾芒愛情的無恥行為在舞台上直接表現出來,這是話劇在藝術處理上的需要。 可以設想,倘若由阿爾芒本人在話劇結束之前涕淚交流地一封一封念出瑪格麗特書信的內容,其藝術魅力肯定要大大地打折扣的。 因此,從作品的風格來看,我以為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小說《茶花女》流暢而自然,但卻略顯鬆散,而話劇《茶花女》則更加強烈、緊湊,但不免微露斧鑿的痕跡;兩者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至于歌劇《茶花女》的成就,那就請音樂界的專家們來做評價吧!不過我想,無論小說《茶花女》、話劇《茶花女》還是歌劇《茶花女》,它們都是成功的佳作。 小說《茶花女》風靡整個世界,話劇《茶花女》歷演不衰,而歌劇《茶花女》一直是世界各大歌劇院的保留劇目,這就是最有說服力的明證。 值得一提的還有,自一九○九年以來,《茶花女》已經被搬上銀幕多達二十餘次,其中最著名的則是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經成為世界電影藝術寶庫中的一部珍品。 而在中國,《茶花女》則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也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著名翻譯家林紓便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茶花女》(中文譯本的書名是《巴黎茶花女遺事》)。 林紓的譯文雖然未必完全忠實于法文本原著,但他那生動傳神、極富形象化的語言使小說《茶花女》的第一部中譯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人們又陸陸續續讀到了劉半農等人翻譯的話劇《茶花女》和夏康農等人翻譯的小說《茶花女》。 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能夠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外國文學翻譯界的這些前輩們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一九四九年至「文化革命」結束之後這長達三十年的歷史時期內,《茶花女》卻經歷了一番曲曲折折的遭遇。 這樣一部重要的外國文學作品居然沒有新譯本奉獻給新中國的讀者,而舊譯本的再版為數也極為有限,到了後來,《茶花女》乾脆銷聲匿跡了,以至于在年輕一代的讀者心目中,《茶花女》不僅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甚至還頂着種種不應該有的惡名。 粉碎「四人幫」以後,大批外國文學名著終於重見天日,振孫先生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着手翻譯小說《茶花女》的,併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他的新譯本《茶花女》不僅忠實于法文原著,而且生動地表達了原作的感情色彩,因而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歡迎。 小說《茶花女》新譯本自一九八○年問世以來,一版再版,至今累計印數已達百萬餘冊,可以說是這部作品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一部中譯本。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茶花女》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