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秦:指雍、塞、翟三國,其地均在秦國地區。 漢元年八月,劉邦用韓信計,自漢中經原路回關中,襲破雍王章邯。 二年,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漢。 (2)齊、趙叛之:指田榮殺田都、田市、田安,並王三齊,和陳余破常山王,迎 還趙王歇。 (3)失職:指失去應該得到的封職,即未能封為關中王。 (4)齊、梁:《會注考證》以為「齊、趙」之誤。 (5)稱疾:託言有病。 (6)燒夷:燒平。 (7)系虜:俘虜。 「系」,用繩索捆綁。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1),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 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 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 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漢軍皆走,相隨(2)入殽、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 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 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3),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 圍漢王三匝(4)。 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5),揚沙石,窈冥晝晦(6),逢迎楚軍(7)。 楚軍大亂,壞散(8),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9)。 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 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 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 如是者三。 曰:「雖急不可以驅十,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 求太公、呂後不相遇。 審食其從太公、呂後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 楚軍遂與歸 ,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11)。 (1)部:《集解》引徐廣曰:「一作『勒』。 王伯祥《史記選》:「按《史記·高祖紀》及《漢書·高祖紀》、《項籍傳》俱作劫,該是對的。 部是部勒,劫卻是強制,其為率領則同。 其實『劫』乃事實,『部』則體面化。 」五諸侯:其所指歷來眾說紛紜,顏師古以為是常山、河南、韓、魏、殷五國,今多以此說為近是。 (2)相隨:一個接著一個地。 (3)多殺:好多人被殺。 (4)三幣(z□,咂):三層。 「幣」同「匝」,即環繞一周。 (5)木:樹。 發:掀起。 (6)窈(y□o,杳)冥:昏暗的樣子。 晝晦:意思是白天如同夜晚。 「晦」,天黑,晚上。 (7)逢迎:迎著,指風沙迎面而吹。 (8)壞散:崩潰。 (9)遁去:逃離。 十驅:趕馬。 (11)常置軍中:經常扣留在軍營中,為的是當做人質。 是時呂後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 至滎陽,諸敗軍皆會(1),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2),復大振。 楚起於彭城,常乘勝逐北(3),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1)會:會合,會聚。 (2)未傅:指未曾載入名冊不符合兵役年齡的人。 詣:往。 (3)北:指敗逃之敵。 項王之救彭城,追漢王至滎陽,田橫亦得收齊,立田榮子 廣為齊王。 漢王之敗彭城,諸侯皆復與楚而背漢(1)。 漢軍滎陽,築甬道屬之河(2),以取敖倉粟。 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 項王欲聽之。 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3),今釋弗取(4),後必悔之。 」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5)。 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6),舉欲進之。 見使者,詳驚愕曰(7):「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 」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8)。 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願賜骸骨歸卒伍(9)。 」項王許之。 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十。 (1)與:歸附。 (2)屬之河:意思是把滎陽和黃河南岸連接起來。 「屬」,連接。 (3)易與:容易對付。 (4)釋:放,指放走漢軍。 (5)間:離間,指離間項王與范增的關係。 (6)太牢具:指極豐盛的筵席。 古代祭祀或宴會,牛、羊、豕三者齊備叫太牢。 「具」,飯食,酒餚。 (7)詳:通「佯」假裝。 (8)惡食:粗劣的飯食。 食(si寺)項王使者:給項王使者吃。 (9)賜骸骨:意思是乞身告老。 古人把做官看作委身於君,年老要求退休叫做乞骸骨。 歸卒伍:意思是回鄉為民。 古時戶籍以五戶為伍,三百家為卒。 「卒伍」,指鄉里。 十疽:毒瘡。 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1),王可以間出。 」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2),楚兵四面擊之。 紀信乘黃屋車(3),傅左纛(4),曰:「城中食盡,漢王降。 」楚軍皆呼萬歲。 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 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 」項王燒殺紀信。 (1)為王:替您。 誑楚:誆騙楚軍。 「誑」,同「誆」。 為王:裝扮成您(漢王)。 (2)出:使……出,放出。 (3)黃屋車,以黃繒為車蓋裡子的車,為天子所乘。 (4)傅:附著,這裡有插的意思。 纛(dao盜):用毛羽做的類似旗子的裝飾物,插於車衡之左。 漢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樅公、魏豹守滎陽。 周苛、樅公謀曰:「反國之王(1),難與守城。 」乃共殺魏豹。 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2)。 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 」周苛罵曰:「若不趣降漢(3),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 」項王怒,烹周苛,並殺樅公。 (1)反國之王:意思是反叛過的國家的王,魏豹最初被項羽封為西魏王,後降漢,又叛漢,漢二年八月,韓信破魏,虜豹,劉邦赦免了他。 (2)生得:活捉。 (3)趣(cu,促):趕快。 漢王之出滎陽,南走宛、葉,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 漢之四年,項王進兵圍成皋。 漢王逃,獨與滕公出成皋北門,渡河走修武,從張耳、韓信軍。 諸將稍稍得出成皋,從漢王。 楚遂拔成皋,欲西。 漢使兵距之鞏,令其不得西。 是時,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殺楚將軍薛公。 項王乃自東擊彭越。 漢王得淮陰侯兵,欲渡河南。 鄭忠說漢王,乃止壁河內(1)。 使劉賈將兵佐彭越,燒楚積聚(2)。 項王東擊破之,走彭越,(3)。 漢王則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項王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4)。 (1)壁:壁壘,營壘,這裡是築起壁壘的意思。 (2)積聚:指糧草輜重。 (3)走彭越:使彭越走,把彭越打跑了。 (4)相守:各自守住營壘。 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1),吾烹太公。 」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2),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3),必欲烹而翁(4),則幸分我一杯羹。 」項王怒,欲殺之。 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 」項王從之。 (1)急下:趕快投降。 (2)北面:古時君主見臣下,南面而坐,臣下北面朝見君主,故以北面指稱臣。 (3)翁:父親,老子。 (4)而:汝,你的。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1)。 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2),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3),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 為也(4)。 」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項王令壯士出挑戰。 漢有善騎射者樓煩(5),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6)。 項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戰。 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數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 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 漢王大驚。 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間而語(7)。 漢王數之(8),項王怒,欲一戰。 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9)。 漢王傷,走入成皋。 (1)罷轉漕:由於水陸運輸而疲憊。 「轉」,車運。 「漕」,船運 。 (2)匈匈:動亂,紛擾。 (3)與:跟,向。 (4)徒:白白地。 為:語氣詞。 (5)樓煩:北方種族名,其人善騎射,這裡指善於騎射的士卒。 (6)輒:每每就。 (7)即:靠近,走近。 間:當作「澗」。 (8)數(sh□,蜀):數說,列舉罪狀。 按:《高祖本紀》載有劉邦所列項羽十條罪狀,可參看。 (9)伏弩:指埋伏的弓箭手。 「弩」,一種帶機關的弓。 第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