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徬徨[71]。 神光離合[72],乍陰乍陽[73]。 竦輕軀以鶴立[74],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途之郁烈[75],步蘅薄而流芳[76]。 超長吟以永慕兮[77],聲哀厲而彌長[78]。 爾乃眾靈雜沓[79],命儔嘯侶[80]。 或戲清流,或翔神渚[81],或採明珠,或拾翠羽[82]。 從南湘之二妃[83],攜漢濱之遊女[84]。 嘆瓠瓜之無匹兮[85],詠牽牛之獨處[86]。 揚輕袿之猗靡兮[87],翳修袖以延佇[88]。 體迅飛鳧[89],飄忽若神。 陵波微步,羅襪生塵[90]。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91],若往若還。 轉盼流精[92],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93]。 華容婀娜[94],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95],川後靜波[96]。 馮夷鳴鼓[97],女媧清歌[98]。 騰文魚以驚乘[99],鳴玉鑾以偕逝[100]。 六龍儼其齊首[101],戴雲車之容裔[102]。 鯨鯢踴而夾轂[103],水禽翔而為衛[104]。 於是越北沚[105],過南岡,紆素領,回清揚[106]。 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107]。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108]。 抗羅袂以掩涕兮[109],淚流襟之浪浪[110]。 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111],獻江南之明璫[112]。 雖潛處于太陰[113],長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114],悵神宵而蔽光[115]。 於是背下陵高[116],足往神留。 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形[117],禦輕舟而上溯[118]。 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119]。 夜耿耿而不寐[120],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121]。 攬騑轡以抗策[122],悵盤桓而不能去[123]。 ——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曹植集校注》 黃初三年,我來到京都朝覲,歸渡洛水。 古人曾說此水之神名叫宓妃。 因有感於宋玉對楚王所說的神女之事,於是作了這篇賦。 賦文云: 我從京都洛陽出發,向東回歸封地鄄城,背着伊闕,越過轘轅,途經通谷,登上景山。 這時日已西下,車困馬乏。 於是就在長滿杜蘅草的岸邊卸了車,在生着芝草的地裡餵馬。 自己則漫步于陽林,縱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 於是不覺精神恍惚,思緒飄散。 低頭時還沒有看見什麼,一抬頭,卻發現了異常的景象,只見一個絶妙佳人,立於山岩之旁。 我不禁拉著身邊的車伕對他說:「你看見那個人了嗎?那是什麼人,竟如此艷麗!」車伕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現在君王所看見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狀怎樣,臣倒很想聽聽。 」 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 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 她時隱時現象輕雲籠月,浮動飄忽似迴風旋雪。 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 她體態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髮髻高聳如雲,長眉彎曲細長,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於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 她姿態優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 洛神服飾奇艷絶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 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著精美的珮玉。 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 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遊鞋,拖着薄霧般的裙裾,隱隱散髮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 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採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第1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1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