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末年。 京都長安的一些有名的娼妓、歌妓,都讓勢力強大的諸侯們霸佔去了。 憑着善彈琵琶而侍奉皇上的一位女樂工,雅號關別駕,小名叫小紅。 後來成為梁太祖的朱溫盤踞長安時,召見關別駕。 關別賀趕到朱溫那裡,朱溫說:「你這雙彈奏琵琶的手不能採桑吧。 」關別駕慇勤恭謹地為朱溫彈奏一曲。 出來後,朱溫又讓關別駕給他的親信僚屬彈奏,並讓她陪着飲酒。 關別駕從此心緒抑鬱,不久就死去了。 還有一位叫石潨的彈琵琶能手,外號石司馬。 他自己說早年曾被宰相令狐綯所賞識,讓他跟他的幾個兒子令狐渙、令狐渢等,在連水邊舉行樂會。 石潨在安史之安後來蜀中,沒有加入官辦的樂團,經常奔走在達官貴人家,都待他象賓客一樣。 一天,石潨跟幾位軍校一塊兒飲酒作樂。 石潨給在位的軍校彈奏一曲琵琶,卻沒有人用心欣賞。 滿座的軍校喧嘩笑閙,沒有一個人在聽他彈奏。 石潨用手指疾拂一下架弦的槽格,大聲肆罵這些軍校們說:「我曾經在朝中宰相令狐綯府上作過供奉,今天老子高興了,給你們這些臭當兵的彈奏一曲卻沒有人聽。 唉,可憐我這個名傳京城的彈奏琵琶的國手喲!」當時,在座飲酒中認識石潨的人,沒有不為他的遭遇而驚訝嘆息的。 王氏女 王蜀黔南節度使王保義,有女適荊南高從誨之子保節。 未行前,暫寄羽服。 性聰敏,善彈琵琶。 因夢異人,頻授樂曲。 所授之人,其形或道或俗,其衣或紫或黃。 有一夕而傳數曲,有一聽而便記者。 其聲清越,與常異,類于仙家《紫雲》之亞也。 乃曰,此曲譜請元昆制序,刊石于甲寅之方。 其兄即荊南推官王少監貞范也,為制序刊石。 所傳曲,有《道調宮》、《王宸宮》、《夷則宮》、《神林宮》、《蕤賓宮》、《無射宮》、《玄宗宮》、《黃鐘宮》、《散水宮》、《仲呂宮》。 商調,《獨指泛清商》、《好仙商》、《側商》、《紅綃商》、《鳳抹商》、《玉仙商》。 角調,《雙調角》、《醉吟角》、《大呂角》、《南呂角》、《中呂角》、《高大殖角》、《蕤賓角》。 羽調,《鳳吟羽》、《背風香》、《背南羽》、《背平羽》、《應聖羽》、《玉宮羽》、《玉宸羽》、《風香調》、《大呂調》。 其曲名一同人世,有《涼州》、《伊州》、《胡渭州》、《甘州》、《緣腰》、《莫靼》、《項(明抄本項作頃。 疑當作傾)盆樂》、《安公子》、《水牯子》、《阿濫泛》之屬,凡二百以上曲。 所異者,徵調中有《湘妃怨》、《哭顏回》。 當時胡琴不彈徵调也。 王適高氏,數年而亡,得非謫墜之人乎。 孫光憲子婦(婦原作父。 據明抄本改)即王氏之侄也,記得一兩曲,嘗聞彈之,亦異事也。 (出《北夢瑣言》) 【譯文】 王建父子統治蜀中時,黔南節度使王保義,有個女兒嫁給荊南高從誨的兒子高保節。 未嫁到荊南前,暫時身着道服。 這位姑娘秉性聰慧,彈一手好琵琶。 王氏女在穿道服期間,夢見有異人頻頻向她傳授樂曲。 傳授她樂曲的人,從形貌上看,有的是道士,有的是俗人。 他們穿的衣裳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黃色。 有時一個夜晚傳授她好幾支樂曲,有的樂曲聽一遍就能記住。 這些樂曲,都聲音清麗,超凡脫俗,跟平常的樂曲不一樣,有點象仙家《紫雲》一類的樂曲。 這些人還告訴王氏女,說:"這些曲譜請元昆作序,刊刻在甲寅方向的石上。 王氏女的兄長就是荊南推官少監王貞范,是他給這些樂曲作序刻石的。 傳授給王氏女的樂曲宮調有《道調宮》、《王宸宮》、《夷則宮》、《神林宮》、《蕤賓宮》、《無射宮》、《玄宗宮》、《黃鐘宮》、《散水宮》、《仲呂宮》。 商調有《獨指泛清商》、《好仙藥》、《側商》、《紅綃商》、《鳳抹商》、《玉仙商》、角調有《雙調角》、《醉吟角》《大呂角》、《南呂角》、《中呂角》、《高大殖角》、《蕤賓角》。 羽調有《鳳吟羽》、《北風香》、《背南羽》、《背平羽》、《應聖羽》、《玉宮羽》、《玉宸羽》、《風香調》、《大呂調》。 它的曲名同人世間的曲名相同。 有《涼州》、《伊州》、《胡州》、《甘州》、《緣腰》、《莫靼》、《項盆樂》、《安公子》、《水牯子》、《阿濫泛》等,共二百餘支曲子。 所不同的是,徵調中有《湘妃怨》、《哭顏回》。 當時琵琶、忽雷等胡人樂器,一般不彈奏徵调。 王氏女嫁到高家後,過了幾年就去世了。 這位王氏女,大概是因為觸犯了天條而被貶降到人間的仙人吧。 後人孫光憲兒子的妻子,就是王氏女的侄女。 她也曾記得這些曲子中的一兩首,曾有人聽她彈奏過。 這也是一件奇異的事情啊! 五弦 趙闢 趙闢彈五弦,人或問(或問原作聞無,據明抄本改)其術,闢曰:「吾之於五弦也,始則神遇之,終則天隨之。 方吾浩然,眼如耳,目如鼻,不知五弦為闢,闢之為五弦也。 」(出《國史補》) 【譯文】 趙闢這個人能彈奏五絃琴。 有人向他求教彈奏五絃琴的方法。 趙闢回答說:"我彈五絃琴,開始時是神人在夢中傳授給我的,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則隨天意啊。 我就象在浩淼無邊的空濛中,眼象耳、目象鼻,不知道五絃琴就是我趙闢呢,還是我趙闢就是五絃琴啊! 箜篌 徐月華 魏高楊王雍美人徐月華能彈臥箜篌,為明妃出塞之聲。 有田僧起能吹笳、為《壯士歌》、《項羽吟》。 將軍崔延伯出師,每臨敵,令僧起為《壯士聲》,遂單馬入陣。 (出《酉陽雜俎》) 【譯文】 魏時,高楊王雍,有美人徐月華能彈臥箜篌,彈的曲子是《明妃出塞》。 還有一個僧人名叫田起,能吹鬍笳。 他吹的曲子是《壯士歌》、《項羽吟》。 將軍崔延伯出師征戰,每與敵對陣時,都命令僧人田起吹奏《壯士歌》。 在這曲胡笳的伴奏聲中,崔延伯持戈單人匹馬躍入敵陣。 卷第二百六 書一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隷書 章草 行書 飛白 草書 汲塚書 李斯 蕭何 蔡邕 崔瑗 張芝 張昶 劉德升 師宜官 梁鵠 左伯 胡昭 鐘繇 鐘會 韋誕 古文 按古文者,黃帝史蒼頡所造也。 頡首有四目,通於神明。 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 《孝經》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蒼頡仿象是也。 」(出《書斷》) 【譯文】 按:上古文字,是黃帝的史官蒼頡創造的。 蒼頡頭上長着四隻眼睛,能通神明。 抬頭可以觀看到奎星環曲的形狀,俯身可以察看到龜甲上的紋理、鳥走過的足跡。 他廣泛地採集世上眾生的圖象,美紋,把它們綜合在一起,就創造出來了文字,被後人稱作「上古文字」。 《孝經》援引《神契》上的記載說:"奎星掌管文字辭章,蒼頡模仿各種圖象才創造出來文字。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 或雲,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 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 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 八體書法,一曰大篆。 又《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並此也。 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 (出《書斷》) 【譯文】 第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三》
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