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瑀見康崑崙彈琵琶,雲琵聲多,琶聲(琶聲二字原缺,據傳載補)少,亦未可彈五十四弦大弦也。 自下而上謂之琵,自上而下謂之琶。 (出《傳記》,明抄本作出《傳載》) 【譯文】 漢中王李瑀,觀看康崑崙彈奏琵琶,說:「你彈奏的琵音多,琶音少,也未彈五十四弦大弦啊。 」自下而上彈撥叫琵,自上而下彈撥叫琶。 韋應物 韋應物為蘇州刺史,有屬官,因建中之亂,得國工康崑崙琴瑟琵琶。 至是送官,表進入內。 (出《國史補》) 【譯文】 韋應物在蘇州任刺史時,有一位下屬,在建中之亂中得到國手康崑崙的琴、瑟、琵琶。 後來送交官府,韋應物為他向朝廷進表,送入皇宮大內。 宋沇 宋開府孫沇有音律之學。 貞元中,進樂書二卷,德宗覽而嘉焉。 又知是璟之孫,遂召賜對坐,與論音樂,喜。 數日,又召至宣徽,張樂使觀焉。 曰:「有舛誤乖濫,悉可言之。 」沇曰:「容臣與樂官商榷講論,具狀條奏。 」上使宣徽使教坊與樂官參議。 數日然後奏進,樂工多言沇不解聲律,不審節拍,兼又瞶疾,不可議樂。 上頗異之,又宣召見。 對曰:「臣年老多疾,耳實失聰。 若迨于音律,不至無業。 」上又使作樂,曲罷,問其得失,承稟舒遲,眾工多笑之。 沇顧笑,忿怒作色,奏曰:「曲雖妙,其間有不可者。 」上驚問之,即指一琵琶云:「此人大逆戕忍,不日間即抵法,不宜在至尊前。 」又指一笙云: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令供奉。 "上大駭焉,令主者潛伺察之。 既而琵琶者為同儕告訐,稱其六七年前,其父自縊,不得端由。 即今按鞠,遂伏罪。 笙者乃憂恐不食,旬日而卒。 上轉加欽重,面賜章服,累召對。 每令察樂,樂工悉惴恐脅息,不敢正視。 沇懼罹禍,辭病而退。 (出《羯鼓錄》) 【譯文】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 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中讀後很是讚賞。 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於是詔見宋沇進宮坐在對面,跟他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 過了幾天,德宗皇帝又召見宋沇到宣微院,讓樂工們奏樂給他聽。 說:「有錯誤不符合音律的地方,你盡可以說出來。 」宋沇說:「請允許臣與樂工們商討議論後,列出條條來給您看。 」德宗皇帝聽了後,指派宣微院和宮內教坊的樂官參加討論。 幾天以後,一些參加討論的樂官進奏德宗,說宋沇並不懂得樂理,不通曉節拍,他還有眼疾。 因此,不能用這樣的人評論音律。 德宗皇帝感到詫異,又召見宋沇詢問。 宋沇回答說:「臣我的確年老多病,耳朵也確實聾了。 但是在評論音律方面,我還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德宗皇帝又讓樂工們演奏,一曲終了,詢問宋沇:「這次他們演奏得有什麼長處與錯誤的地方?」宋沇好半天也沒有說出子午卯酉來。 在坐的樂工有很多人都譏笑宋沇。 宋沇看到樂工們譏笑他,立刻怒容滿面,回答德宗皇帝說:「演奏得雖然很精彩,但是演奏的樂工中間有不適合再在這兒幹下去的人。 」德宗皇帝驚異地問:「都是哪些人?」宋沇即指着一個演奏琵琶的樂工說:「這個人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刑,不久就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因此,不適宜在皇上面前演奏。 」又指一個吹笙的人,說:「這個人的靈魂已經出竅了,現在正在一片墓地上閒游。 這樣的人更不能侍奉在皇上身邊。 」德宗皇帝聽了後,大為震駭。 命令主管人暗中察看這兩個人。 過了沒多久,彈奏琵琶的那個樂工,同事告發他在六七年前,他父親無緣無故就上吊死了,如今已被拘捕,並已認罪伏法。 那個吹笙的樂工整天憂愁不吃飯,過了十多天果然死了。 德宗皇帝更加敬重宋沇,當面賜與他赤、白相間,綉有日、月、星、辰的禮服。 並屢次召見宋沉跟皇上對坐。 每次讓宋沇審察演奏,樂工們都惴惴不安,斂聲屏氣,不敢正視宋沇。 宋沇看到這種情形,怕遭至禍患,於是藉著身體有病為由,引退了。 皇甫直 蜀將皇甫直別音律。 擊陶器,能知時月。 好彈琵琶。 元和中,嘗造一調,乘涼,臨水池彈之。 本黃鐘而聲入蕤賓,因更弦,再三奏之,聲尤蕤賓也。 直甚惑不悅,自意不祥。 隔日又奏于池上,聲如故。 試彈於他處,則黃鐘也。 直因切調蕤賓,夜復鳴于池上,覺近岸波動,有物激水如魚跳,及下弦則沒矣。 直遂集客車水,竭池窮泥,索之數日,泥下丈餘,得鐵一片,乃方響蕤賓鐵也。 (出《酉陽雜俎》) 【譯文】 蜀將皇甫直善於識別音律。 他敲擊陶器,便能判斷出這件陶器是哪年哪月燒製的。 他尤其喜愛彈奏琵琶。 唐憲宗元和年間,皇甫直譜寫了一支曲子,乘涼時,在水塘旁邊彈奏。 本來曲子用的是黃鐘陽律,彈奏出來的琴聲卻入到蕤賓陽律去了。 他調弦,再三彈奏,發出的樂音還是蕤賓。 皇甫直特別疑惑不解,心中暗自認為:這恐怕是不祥的徵兆啊。 隔了一天,皇甫直又在池塘旁邊彈奏這支曲子,聲音跟前天一樣。 他試着在別處彈奏,就又是黃鐘陽律。 皇甫直急於調去蕤賓,當天夜晚又在池塘邊調試不停。 忽然覺得靠近岸邊的水波在湧動,有個東西激撲着水波象魚在水中跳躍。 待到他松下琴弦就沒有聲息了。 於是,皇甫直召集莊客從池塘裡往外車水。 將池塘的水車幹了又挖泥,折騰了好幾天,在塘泥下面深有一丈的地方,挖到一片鐵。 這片鐵,原來是一隻古代磬類樂器中,名為「方響」的蕤賓鐵。 王沂 王沂者平生不解絃管。 忽旦睡,至夜乃寤。 索琵琶弦之,成數曲。 一名《雀啅蛇》,一名《胡王調》,一名《胡瓜苑》。 人不識聞,聽之者莫不流淚。 其妹請學之,乃教數聲,須臾總忘,不復成曲。 (出《朝野僉載》) 【譯文】 有個叫王沂的人,從打生下來到現在也沒接觸過弦、管等樂器。 忽然有一天他在白天睡覺,一直睡到天黑透了,才醒過來。 立即讓人拿過琵琶來彈奏,一氣彈了好幾支曲子。 一支曲子名叫《雀啅蛇》,一支曲子叫《胡王調》,一支曲子叫《胡瓜苑》。 人們都沒有聽到過,從來不知道有這些曲子。 但是聽過王沂彈這些曲子的人,都被感染得不斷流淚。 王沂的妹妹要跟他學習彈奏這些曲子,他教彈數聲,不一會又都忘了,再也彈不成曲子了。 關別駕 昭宗末,京都名娼妓兒,皆為強諸侯所有。 供奉彈琵琶樂工,號關別駕。 小紅者,小名也。 梁太祖(祖原作宗,據明抄本改)求之,既至,謂曰:「爾解彈手(明抄本手作羊)不採桑乎。 」關俛而奏之。 及出,又為親近者,俾其彈而飲酒。 由是失意,不久而殂。 復有琵琶石潨者號石司馬,自言早為相國令狐綯見賞,俾與諸子渙、渢、連水邊作名。 亂後入蜀,不隷樂籍,多游諸大官家,皆以賓客待之。 一日會軍校數員,飲酒作歡,石潨以胡琴在坐非知因者,喧嘩語笑,殊不傾聽。 潨乃撲檀槽而詬曰:「某曾為中朝宰相供奉,今日與健兒彈而不我聽,何其苦哉。 」于時識者嘆訝之。 (出《北夢瑣言》) 【譯文】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三》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