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只在氣中,決不可分先後,如太極動而生陽,動前便是靜,靜便是氣,豈可說理先而氣後也。 心一收而萬理咸至,至非自外來也,蓋常在是而心存,有以識其妙耳。 心一放而萬理咸失,失非向外馳也,蓋雖在是而心亡,無以察其妙耳。 朱子曰:「聚散者氣也,若理只泊在氣上,初不是凝結自為一物,但人分上合當然者便是理,不可以聚散言也。 」 理既無形,安得有盡! 有形者可以聚散言,無形者不可以聚散言。 石壁上草木,最可見生物自虛中來,虛中則實氣是也。 一切有形之物,皆呈露出無形之理來,所謂無非至教也。 人心皆有所安,有所不安,安者義理也,不安者人欲也。 然私意勝,不能自克,則以不安者為安矣。 心存則因器以識道。 看來學者不止應事處有差,只小小言動之間,差者多矣。 心無所止,則一日之間,四方上下,安往而不至哉! 理如物,心如鏡,鏡明則物無遯形,心明則理無蔽 ;昏則反是。 釋子不問賢愚善惡,只順己者便是。 理如日光,氣如飛鳥,理乘氣機而動,如日光載鳥背而飛。 鳥飛而日光雖不離其背,實未嘗與之俱往;而有間斷之處,亦猶氣動而理雖未嘗與之暫離,實未嘗與之俱盡,而有滅息之時。 氣有聚散,理無聚散,於此可見。 理如日月之光,小大之物各得其光之一分,物在則光在物,物盡則光在光。 三代之治本諸道,漢、唐之治詳於法。 細看植物,亦似有心,但主宰乎是,使之展葉、開花、結實者,即其心也。 略有與人計較短長意,即是渣滓銷融未盡。 人只於身內求道,殊不知身外皆道,渾合無間,初無內外也。 不可將身外地面作虛空看,蓋身外無非真實之理,與身內之理,渾合無間也。 聖人應物,雖以此理應之,其實理只在彼物上,彼此元不移也。 聖人治人,不是將自己道理分散與人,只是物各付物。 只主於敬,纔有卓立,不然東倒西歪,卒無可立之地。 太極不可以動靜言,然舍動靜便無太極。 此理真實無妄,如天地日月、風雲雨露、草木昆蟲、陰陽五行、萬物萬事皆有常形,定則古今而不易。 若非實理為之主,則歲改而月不同矣。 方為一事,即欲人知,淺之尤者。 理明則心定。 順理都無一事。 理明後見天地萬物,截然各安其分。 所以陰陽變易者,固理之所為,而理則一定而不易,所謂?也。 知言者,書無不通,理無不明之謂。 學至於約,則有得矣。 天下無無理之物,無無物之理。 凡所為,當下即求合理,勿曰今日姑如此,明日改之。 一事苟,其餘無不苟矣。 心有毫髮所繫,即不得其平。 文清薛敬軒先生瑄 文清薛敬軒先生瑄 讀書錄 氣無涯而形有限,故天大地小。 心使一言不妄發,則庶乎寡過矣。 人只為耳目口鼻四肢百骸做得不是,壞了仁、義、禮、智、信,若耳、目、口、鼻、四肢、百骸做得是,便是仁、義、禮、智、信之性。 《詩》所謂「有物有則」,《孟子》所謂「踐形」者是也。 仁是嫩物,譬如草木,嫩則生,老則枯。 知至至之,窮理也,知終終之,盡性以至於命也。 博文知崇也,約禮禮卑也。 分外之事,一毫不可與。 言要緩,行要徐,手要恭,立要端,以至作事有節,皆不暴其氣之事;怒至於過,喜至於流,皆暴其氣也。 讀書錄 大而人倫,小而言動,皆理之當然。 纔有有為之心,雖所行合理,亦是人欲。 絶謀計功之念,其心超然無系。 立得腳定,卻須寬和以處之。 習於見聞之久,則事之雖非者,亦草覺其非矣。 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克己;視、聽、言、動之合禮處、便是復禮。 知覺不可訓仁,所以能知能覺者,仁也。 教人,言理太高,使人無可依據。 四方上下,往來古今,實理實氣,無絲毫之空隙,無一息之間斷” 為學不實,無可據之地。 人於實之一字,當唸唸不忘,隨事隨處省察於言動居處、應事接物之間,心使一念一事,皆出於實,斯有進德之地。 繼之者善,化育之始,流行而未已,陽也;成之者性,人物稟受,一定而不易,陰也。 靜坐中覺有雜念者,不誠之本也。 惟聖人之心,自然真一虛靜,無一毫之雜念。 循理即率性也,自一身之耳、目、口、鼻、手、足、百骸各順其則,以至人倫庶事各得其宜,皆循理也。 順理心安,身亦安矣。 事來則順應之,不可無故而先生事端。 常存心於義理,久久漸明,存心於閒事,即於義理日昧矣。 凡涉於有為者皆氣,其無為者道體也。 心常存,即默識道理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心苟不存,茫然無所識,其所識者,不過萬物形體而已。 漠無朕,而萬象昭然已具,蓋纔有理即有象,初非懸空之理與象,分而為二也。 學問實自靜中有得,不靜則心既雜亂,何由有得! 篤志力行而不知道,終是淺。 涵養省察,雖是動靜交致其力,然必靜中涵養之功多,則動時省察之功易也。 在一心之理,與在萬事之理,本無二致,惟聖人一心之理,能通萬事之理者,以其純乎天理之公也。 名節至大,不可妄交非類,以壞名節。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只是動靜各止於理,而不知有人我也。 物格是知逐事逐物各為一理,知至是知萬物萬事通為一理。 《孟子》之「知言」,即《大學》之「物格知至」也。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儒學案》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