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當曉星隱沒,朝雲出岫時,釋迦牟尼,此刻的佛陀,強烈地感受到,世間用胸懷能包容宇宙的、用慧心能瞭然生死真諦的,就是他了! 他坐在菩提樹下,微睜雙眸,圓融無礙地望着天地蒼穹,反覆回味自己所頓悟的人生真理,思索着人生的生死之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用雄渾清亮的聲音發出正覺的宣言,那聲音驚天地,動鬼神:「我,佛陀,從黑暗痴愚中求大道者,生大慈悲心,證得五眼六通,已經看到流轉的相是生,無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 眾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斷絶無明。 須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皆盡滅。 諸垢既淨,自身清淨而無礙的光明普照,那就是真實的悟界,才能獲得不生不死不滅的解脫自在……」他悟明了,他見性了。 整個人類和人生所面臨的困厄和危機,在他的意識中流動。 眾生匆匆來去的漫長的時間和無邊的空間,都濃縮在菩提樹下的一席之地。 那一幕幕展現出來的是:八正道、四諦法、十二因緣……■陳如等幾個弟子這一天聽佛陀講「八正道」時,見菩提樹下,釋迦牟尼在初陽的照耀中,意態安詳,滿面紅光,頭放異彩,與未成佛前的太子,判若倆人,特別是他的天庭和頭頂放射出的華光,金箭四射,燦若披錦,與朝陽對映,金絲縷縷,映射雲天……他們禁不住欣喜若狂,一邊叩地膜拜,一邊雀躍歡呼:「師父,你成佛了,真的成佛了!」覺行圓滿,初轉法輪。 佛陀,在佛門大道中,乃是宇宙黑暗中的一盞慧燈,苦海慈航中的一葉方舟,一切眾生的父母。 在這法輪初轉之日,他首先給弟子們講了「八正道」,接下去又給他們說「四聖諦」。 四聖諦法,並不是什麼奇幻玄妙的弘法,而是揭示人生在世的四種真理。 其中有兩條是世間的真理,兩條是出世間的真理。 也叫「四真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佛陀認為:凡俗世界的社會、自然、萬物,一切一切的生存都是痛苦的體驗。 在諸般痛苦的遭遇中,有的可以目識眼見;有的是潛跡隱蹤;有的是黑夜驚夢,震顫心魄!第一諦是苦諦,包括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藴苦。 這八苦,凡食人間煙火的眾生,生於斯,活于斯,哪個能解脫? 尋根探源,這「苦諦」的來龍去脈在哪裡呢? 回答這一疑難正是「四聖諦」的第二諦:「集諦」。 它是造成世間和人生苦諦的原因,致使眾生嘗受種種苦厄。 故「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 人本來個個都有佛性,生性善良,心地清明,能夠覺悟到自然的永恆和生命的短促,能夠善巧方便地打掃妄念,樹立佛念。 然而,只因為在人生的舞台上,眼觀光怪陸離,耳聽靡靡之音,滿目是酒色財勢,萬花繚亂,人慾橫流,稠密紛繁。 在這個污穢的大染缸面前,眾生執幻為真,顛倒妄想,清珠投濁,擺脫不掉慾念的枷鎖,名利聲色的纏縛,為勢利、錢財、女色,陷入滅頂之災,而不能自拔。 這就給「苦諦」播下了一顆顆劣質的種子。 種下了什麼「因」,就會結出來什麼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也。 這兩種聖諦,因因果果,輪迴不止,無有了期。 把握了第三聖諦,即「滅諦」,就能獲得無上圓覺,徹底解脫了。 「滅諦」是修道所證得的一顆最神聖的佳果,解脫到無生無死的最高境界,安抵修善斷惡的和諧天地,拋錨在柳暗花明的人生彼岸。 四聖諦的最後一諦「道諦」,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修了這八正道,就會證得般若智慧,化顛倒為清靜,化煩惱為自在,修善斷惡,解脫諸般痛苦,共結勝緣。 四聖諦法總結起來說,「集」是「苦」的根源,此兩諦又是流轉于世間的因果;斷「集」才能離「苦」,「滅」是「道」的收穫,求證滅而修道,潛修道以證滅,此二諦要能悟得,自然會超出世間的因果,最後得到無生死苦厄的涅槃行果。 幾個弟子喜悅得失控,眼裡放光,臉上帶笑。 他們一致仰望着慈愛慧穎的佛陀,虔誠地禮拜不止。 「虔誠的弟子們,受苦的眾生們,請你們再聽我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所以你們要記好:此是苦,應當知;此是集,應當斷;此是滅,應當證;此是道,應當修。 因為,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 這個苦、集、滅、道,名為四聖諦。 不能究竟了這四聖諦,眾生就不能靜體安然,就不能解脫生死……」佛祖的聲音在四野中迴響,在蒼穹中飄蕩。 大氣磅礴,宇宙浩瀚,都在他心中,都與他一體。 他的法音,猶如在宇宙的虛谷之間,流過一條潺潺的溪流,一切都融合在這條溪流裡。 釋迦牟尼經過這幾多年艱苦的追求和漸悟,在後來一瞬間的頓悟中,領會了這四種人生真理,開始初轉法輪,揭開創建世界佛教的序幕,與世人同餐法味,共結勝緣。 「初轉法輪」是什麼意思?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釋迦牟尼傳》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