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荀子註譯 - 96 / 254
中國哲學類 / 荀子 / 本書目錄
  

荀子註譯

第96頁 / 共254頁。

 大小:

 第96頁

朗讀:

對合符節、辨認契券,是用來造成信用的;但如果君主喜歡搞權術陰謀,那麼大臣百官中那些搞欺騙詭詐的人就會乘機跟着搞欺詐。抽籤、抓鬮,是用來造成公正的;但如果君主喜歡偏私,那麼大臣百官就會乘機跟着搞偏私。用衡器來稱量,是用來造成公平的;但如果君主喜歡偏斜顛倒,那麼大臣百官就會乘機跟着邪惡不正。各種量器量具,是用來造成統一標準的;但如果君主熱衷于貪圖財利,那麼大臣百官就會乘機跟着去多拿少給以致于沒有限度地盤剝老百姓。所以各種有助于治理的器物與方法,只是政治的末流,並不是政治的源頭;君主,才是政治的源頭。官吏拘守具體的方法條例,君主則保養源頭。源頭清澈,那麼下邊的流水也清澈;源頭混濁,那麼下邊的流水也混濁。所以君主如果愛好禮義,尊重賢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沒有貪圖財利的思想,那麼臣下也就會極其謙讓,極其忠誠老實,而謹慎地做一個臣子了。像這樣,即使是在卑微的老百姓之中,也不等對合符節、辨認契券就能做到有信用,不等抽籤、抓閹就能做到公正,不靠衡器來稱量就能做到公平,不需要各種量器量具就能做到標準統一。所以不用獎賞而民眾就能勤勉,不用刑罰而民眾就能服從,官吏不費力而事情就能處理好,政策法令不繁多而習俗就能變好;百姓沒有誰敢不順從君主的法令、依照君主的意志而為君主的事情賣力,而且對此感到安樂。所以,民眾在納稅時不覺得破費,為國家幹事業時忘掉了疲勞,外敵發動戰爭時能拚死作戰;城牆不等修整就堅固,兵器的刀口不用淬煉就堅硬,敵國不等去征服就屈從,天下的民眾不用命令就能統一行動。這叫做極其太平。《詩》云:「王道真大滿四海,徐國已經來朝拜。」說的就是這種情形啊。

209講:


  

123請問為人君?曰:以禮分施(1),均遍而不偏(2)。請問為人臣?曰:以禮待君(3),忠順而不懈。請問為人父?曰:寬惠而有禮。請問為人子?曰:敬愛而致文(4)。請問為人兄?曰:慈愛而見友(5)。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請問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6)。請問為人妻?曰: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也(7)。此道也,偏立而亂,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8)。

請問兼能之奈何?曰:審之禮也。古者先王審禮以方皇周浹于天下(9),動無不當也。故君子恭而不難(10),敬而不鞏(11),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並遇變、應而不窮(12),審之禮也。故君子之於禮,敬而安之;其於事也,徑而不失;其於人也,寡怨寬裕而無阿;其所為身也,謹修飾而不危(13);其應變故也,齊給便捷而不惑(14);其于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15);其于百官之事、技藝之人也(16),不與之爭能而致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交遊也,緣義而有類(17);其居鄉裡也,容而不亂(18)。是故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閔(19),明達用天地、理萬變而不疑(20);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于天地之間,仁知之極也。夫是之謂聖人,審之禮也。

【註釋】

(1)分施:施捨,給人恩惠。參見6132767。(2)均遍:公平。(3)待:「侍」字之誤。《韓

詩外傳》卷四第十一章作「事」可證。下文「待上」之「待」同此。(4)致:極。文:指禮節禮貌,參

18注(8)。(5)見(xi • 4n • 現):同「現」。友:兄弟之間的親愛、友好與幫助。(6)臨:近。有辨:

指夫妻有別,保持一定的界限。(7)竦(s • %ng • 聳):肅敬。(8)稽:通「楷」,楷模。(9)方(p • 2ng • 旁)

皇:廣大。周浹(ji • 1 夾):周遍。(10)難:通「■」,畏懼。(11)鞏:通「恐」,恐懼。(12)應:

《集解》作「態」,據宋浙本改。(13)飾:同「飭」,整治。危:凶險,險詐。(14)齊給:見24

(3)。(15)然:如此。這裡用作使動詞,表示「使……成為這個樣子」、「形成」。《廣雅·釋詁》:


  

「然,成也。」(16)事:與「人」相對,當為「吏」字之誤。篆文「事」作「■」,「吏」作「■」,

所以古代此兩字易混誤。(17)類:見114注(1)。(18)容:寬容。參見135。(19)閔:通「昧」,昏

暗。(20)用:治。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