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荀子註譯 - 72 / 254
中國哲學類 / 荀子 / 本書目錄
  

荀子註譯

第72頁 / 共254頁。

 大小:

 第72頁

朗讀:

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對於阻止殘酷的戰爭等都毫無用處,所以反對音樂。參見《墨子·非樂》。(4)

上:同「尚」。功:是衍文(于鬯說)。(5)敖:通「熬」。(6)褐(h • 8赫):粗布衣服。帶:腰帶,


  

這裡用作動詞。索:粗繩。(7)嚽(chu • ^輟):同「啜」(參見178注(1)),吃。菽:豆類植物,此

指豆葉,古又稱「藿」(參見《詩·小雅·小宛》傳),嫩時可食,是一種粗劣的蔬菜,古人常用以

制羹(參見拙著《韓非子全譯》3338注(3))。嚽菽飲水:形容生活清苦。(8)以:同「已」。(9)原:

古「源」字。

【譯文】

天下共同的禍患,是惑亂人心損害社會。為什麼不試探着互相在一起來尋找一下擾亂社會的是誰呢?我認為,墨子「非樂」的觀點,會使天下混亂;墨子「節用」的主張,會使天下貧窮。這並不是要詆毀墨子,而是他的學說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這種結果。墨子如果權勢大得掌管了天下,或者小一些統治了一個國家,那將會侷促不安地穿粗布衣服、吃劣質食品,憂愁地反對音樂。像這樣,那麼生活就一定很菲薄,生活菲薄,就不值得追求;不值得追求,那麼獎賞就不能實行。墨子如果權勢大得掌管了天下,或者小一些統治了一個國家,那將會減少仆從,精簡官職,崇尚辛勤,與老百姓做同樣的事情、有同樣的功勞。像這樣,君主就沒有威嚴;君主沒有威嚴,那麼處罰就 不能實行。獎賞不能實行,那麼有德才的人就不可能得到提拔任用;處罰不能實行,那麼沒有德才的人就不可能遭到罷免貶斥。有德才的人不能得到提拔任用,無德才的人不會遭到罷免貶斥,那麼有能力的人和沒有能力的人就不可能得到與其才能相稱的職事。像這樣,那麼萬物就得不到適當的利用,突發的事件就得不到相應的處理,上錯失天時,下喪失地利,中失掉人和,天下就像被熬幹了似的,就像燒過了似的,就像燒枯了似的;墨子即使為此而只穿粗布衣服,用粗繩做腰帶,吃豆葉,喝白水,又怎麼能使天下富足呢?既然已經砍掉了根本,又汲盡了源頭,那就會使天下的財物枯竭了。

172講:

1012故先王聖人為之不然(1),知夫為人主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強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故必將撞大鐘、擊鳴鼓、吹笙芋、彈琴瑟以塞其耳,必將錭琢刻鏤、黼黻文章以塞其目(2),必將芻豢稻梁、五味芬芳以塞其口(3);然後,眾人徒、備官職、漸慶賞、嚴刑罰以戒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屬,皆知己之所願欲之舉在是于也(4),故其賞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之舉在是于也,故其罰威。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得宜,事變得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財貨渾渾如泉源(5),汸汸如河海(6),暴暴如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7),使有功,撞鐘擊鼓而和。《詩》曰(8):「鐘鼓喤喤,管馨瑲瑲,降福穰穰(9)。降福簡簡,威儀反反(10)。既醉既飽,福祿來反(11)。」此之謂也。

【註釋】

(1)故:猶「夫」,發語詞。(2)錭:同「雕」。見105注(5)。(3)芻豢:見412注(3)。五味:


  
甜、咸、酸、苦、辣,指蜜、鹽、醋、酒、姜等調味品烹製的美味佳餚。(4)是于:等於說「於是」。

(5)渾渾:同「滾滾」,水流奔湧的樣子。(6)汸汸(p • 1 ng • 滂):同「滂滂」,水流盛大的樣子。(7)

大(t • 4i • 太):通「泰」,平安。(8)引詩見《詩·周頌·執競》。(9)穰穰:形容多。(10)反反(b • 3n •

板):慎重和善的樣子。一說同「翩翩」。(11)反:通「返」。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