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14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明儒學案

第114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114頁

朗讀:

今不善養根,而求好色之好,不拔惡根,而求惡臭之惡,可謂苟且徇外而為人也,而可謂之誠乎?意者,隨感出現,因應變遷,萬起萬滅,其端無窮,乃欲一一制之,以人力去其欺而反其慊,是使初學之士,終身不復見定靜安慮境界,勞而無功,祇自疲以速化耳。(《答緒山》)

感上求寂,和上求中,事上求止,萬上求一,只因格物之誤,蔓延至此。(《答鄒西渠》)


  

思慮營欲,心之變化,然無物以主之,皆能累心。惟主靜則氣定,氣定則澄然無事,此便是未發本然,非一蹴可至,須存優遊,不管紛擾與否,常覺此中定靜,積久當有效。

心要在腔子?,腔子是未發之中。

氣有盛衰,而靈無老少,隨盛衰為昏明者,不學而局於氣也。

心豈有出入,出入無時者放也。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動而不失其本然之靜,心之正也。

自世之學者,不求浚其萬物一體之原,使之肫肫淵淵,生意流通,乃懸空杜撰儱侗籠罩之說,謂是為學問大頭腦。究其至,與墨子兼愛,鄉願媚世,又隔幾重公案?

劉中山問學,曰:「不睹不聞者其則也,戒慎者其功也,不關道理,不屬意念,無而神,有而化,其殆天地之心,位育由之以命焉者也。」曰:「若然,則四端於我擴而充之者非耶?」曰:「感而遂通者神也,未之或知者也。知此者謂之助長,忘此者謂之無為,擴充雲者,蓋亦自其未發者,充之以極其量,是之謂精義以致用也。發而後充,離道遠矣。」曰:「若是,則今之以忘與不知為宗者是耶?」曰:「其佛老之緒餘乎!彼蓋有見於不睹不聞,而忌言乎戒懼,謂戒懼為不睹不聞累也,於是宗忘宗不知焉。夫以戒懼為累者,是戒懼而涉於睹聞,其為本體之累,固也,惡足以語不睹不聞之戒懼哉?」(以上《答戴伯常》)

所貴乎良知者,誠以其無所不知,而謂之良哉!亦以其知之至誠惻怛,莫非天理之着見者,而後謂之良也。(《答董明建》)

困辨錄

人心道心,皆自其所發者言之,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是非之心是也。感應流行,一本乎道心之發,而不雜以人為,曰精;其常不雜,曰一。中是道心之本體,有未發之中,便有發而中節之和,和即道心也。天理流行,自然中節,動以天也,故曰微;人心雲者,只纖毫不從天理自然發出,便是動以人,動以人便是妄,故曰危。

「乍見孺子入井」一段,二心可概見矣。

不睹不聞,便是未發之中,常存此體,便是戒懼。去耳目支離之用,全虛圓不測之神,睹聞何有哉!

過與不及,皆惡也。中也者,和也,言中即和也。致中而和出焉,故曰「至其中而已矣」。又曰「中焉,止矣」。

龜山一派,每言「靜中體認」,又言「平日涵養,只此四字,便見吾儒真下手處。」考亭之悔,以誤認此心作已發,尤明白直指。

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中是天德,和是王道,故曰“苟非至德,至道不凝,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修德之功也。」

性體本自戒懼,才頽惰便失性體。

或問:「未發之中為靜乎?」蓋靜而常主夫動也。「戒懼恐懼為動乎」?蓋動而常求夫靜也。

凡用功,似屬乎動,而用功的主腦,卻是靜根。

感應神化,才涉思議,便是憧憧。如憧憧,則入於私意,其去未發之中,何啻千里!

人自嬰兒以至老死,雖有動靜語默之不同,然其大體莫非已發,氣主之也。而立人極者,常主乎靜。

或問:「周子言靜,而程子多言敬,有以異乎?”曰:“均之為寡慾也。周曰『無慾故靜』,程曰『主一之謂敬』。一者,無慾也。然由無慾入者,有所持循,久則內外齋莊,自無不靜。


  

若入頭便主靜,惟上根者能之。蓋天資明健,合下便見本體,亦甚省力,而其弊也,或至厭棄事物,賺入別樣蹊徑。是在學者顧其天資力量而慎擇所由也。近世學者猖狂自恣,往往以主靜為禪學,主敬為迂學,哀哉!」

問「情順萬事而無情」。曰:「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疾痛 癢皆切於身,一隨乎感應自然之機而順應之。其曰『無情』,特言其所過者化,無所凝滯留礙雲爾。若枯忍無情,斯逆矣,謂順應,可乎!」(《以上辨中》)

至靜之時,雖無所知所覺之事,而能知能覺者自在,是即純坤不為無陽之象,星家以五行絶處便是胎元,亦此意。若論《復》卦,則宜以有所知覺者當之,蓋已涉於事矣。邵子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夫天心無改移,未發者,未嘗發也;一陽初動,乃平旦之好惡,太羹玄酒,淡而和也。未發氣象,猶可想見,靜中養出端倪,冷灰中迸出火焰,非坤之靜翕歸藏,潛而養之,則不食之果,可複種而生哉!知復之由於坤,則知善端之萌,未有不由於靜養也。

寂然不動,中涵太虛,先天也。千變萬化,皆由此出,可以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故曰「天弗違」。觸之而動,感而後應,後天也。何思何慮,遂通而順應之,故曰「奉天時」,言人力一毫不與也。

(以上《辨易》)

寡慾之學,不善體貼,將與克伐、怨欲、不行同病,知意必固我、聲臭睹聞皆是欲,而後可以識寡慾之學。

一毫矜持把捉,便是逆天。

自得者,得其本體而自慊也。功夫不合本體,非助則忘,忘助皆非道。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