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哲學 / 老子道德經註譯全書目錄
老子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1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2

這一章正面講一般人的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老子認為,不論做什麼事都不可過度,而應該適可即止,鋒芒畢露,富貴而驕,居功貪位,都是過度的表現,難免招致災禍。一般人遇到名利當頭的時候,沒有不心醉神往的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3

本章繼前幾章而深入闡述有關修身的問題。開頭六句提出六種情況、六個疑問:「能無離乎?」「能無為乎?」「能如嬰兒乎?」「能無疵乎?」「能為雌乎?」「能無知乎?」這六個問題實際上說的就是有關修身、善性、為學、治國諸多方面的內容。對於這一章的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4

在《道德經》一開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過認識天地、芻狗、風箱、山谷、水、土、容器、鋭器、車輪、房屋等具體的東西去發現抽象的道理。他的學說往往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而並非總在故弄玄虛。馮友蘭先生曾說:「老子所說的『道』,是『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5

老子生活的時代,正處于新舊制度相交替、社會動盪不安之際,奴隷主貴族生活日趨腐朽糜爛。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因而他認為社會的正常生活應當是為「腹」不為「目」,務內而不逐外,但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之娛。在此,老子所反對的奴隷主貴族的腐朽生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6

一般人對於身體的寵辱榮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遠遠超過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難免要與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打交道。許多人是以榮龐和功利名祿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為享榮華富貴、福祐子孫。總之,人活着就是為了壽、名、位、貨等身邊之物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7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着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8

本章裡,老子特彆強調致虛守靜的功夫。他主張人們應當用虛寂沉靜的發境,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生長到死亡、再生長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環往複以至於無窮,都遵循着這個運動規律。老子希望人們能夠瞭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19

在本章中,老子把這種理想的政治情境,與儒家主張實行的「德治」、法家主張實行的「法治」相對比,將其等而下之。實行「德治」,老百姓覺得統治者可以親信,而且稱讚他,這當不錯,但還是次於「無為而治」者。實行「法治」的統治者,用嚴刑峻法來鎮壓人民,實 ...

老子道德經註譯 - 20

前蘇聯學者楊興順認為,「作為人民利益的真誠捍衛者,老子反對中國古代統治階級的一切文化。他認為這種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聖人藉此建立各種虛偽的道德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們才能享用這種文化的物質財富。不寧唯是,這一切產生虛偽的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