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史 / 中國文學史全書目錄
馬黃
中國文學史 - 121

在駢體的辭賦裡,出現這樣描寫人民流亡的血淚淋漓的現實生活圖景,是前無古人的。賦中對梁朝君臣的昏庸、苟安、猜忌、內鬨,也作了沉痛的指責。至于懷念故國的深沉感情,更是時時流露,舉不勝舉。他的《小園賦》,在寫對故國的懷念中,更突出地表現了他屈仕異 ...

中國文學史 - 122

酈道元(‧-527),字善長,范陽汲鹿(今河北汲縣)人。他很好學,歷覽奇書,作過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職。他的《水經注》是為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一書所作的註釋。但他的註釋,實際是一部「別開生面」的著作。他博採了漢魏以來許 ...


  
中國文學史 - 123

楊衒之(生卒年不詳),北平(今河北完縣)人。曾作過北魏的撫軍府司馬、北齊的期城郡守等官職。北魏自公元四九五年遷都洛陽以後,統治階級崇信佛教,大量修建佛寺。當極盛時代,「京城表裡,凡一千餘寺」。公元五三四年孝靜帝被高歡逼迫遷都鄴城以後,這些佛 ...

中國文學史 - 124

《詩品》所論的範圍主要是五言詩。全書共品評了兩漢至梁代的詩人一百二十二人,計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在《詩品序》裡,他談到自己對詩的一般看法:「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 ...

中國文學史 - 125

鐘嶸論詩也有一定的歷史觀念。他的序裡對五言詩的產生和發展也有概括的論述,這也可以說是他心目中的詩史的提綱,不過他着重敘述各代詩人的陣容,與劉勰《明詩篇》着重論述各代詩歌的共同風貌及時代背景有所不同。鐘嶸論每個詩人風格,總是指出其「源出」某人 ...

中國文學史 - 126

此書自唐初李善加以註釋後,就得到廣泛的流傳,唐以後的文人們往往把它當作學習文學的教科書。杜甫教育他的兒子要「熟精文選理」(《宗武生日》),宋人諺語也說:「文選爛,秀才半」(陸游《老學庵筆記》),可以看出它在後代的廣泛影響。後代文人研究《文選 ...


  
中國文學史 - 127

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的小說在魏晉南北朝也很盛行,這和當時社會品評人物的清談風尚有密切關係,魯迅說:「漢末士流,已重品目,聲名成毀,決於片言。魏晉以來,乃彌以標格語言相尚,惟吐屬則流于玄虛,舉止則故為疏放。……世這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舊聞,或 ...

中國文學史 - 128

殷中軍為庾公長史,下都,王丞相為之集。桓公、王長史、王藍田、謝鎮西並在。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既共清言,遂達三更。丞相與殷共相往反,其餘諸賢,略無所關。既彼我相盡,丞相乃嘆曰:「向來語,乃竟未知理源所歸;至 ...

中國文學史 - 129

《簡傲》、《方正》、《規箴》等篇還記載了一些不阿附權勢的事例。《簡傲篇》載,鐘會往訪嵇康,「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為佐鼓排。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鐘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魏晉 ...

中國文學史 - 130

在魏晉南北朝的軼事小說中,還有記述詼諧言行而富有諷刺意味的《笑林》、《解頤》、《啟顏錄》等,是後來《笑林廣記》一類的淵源。可惜原書失傳,只有少數遺文保留下來。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批評 第一節 曹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