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史 / 中國文學史全書目錄
馬黃
中國文學史 - 71

寫羅敷之美,不從羅敷本身實寫,卻從旁觀者眼中、神態中虛摹,是有獨創性的。這段描寫,不僅造成活潑潑的喜劇氣氛,同時在結構上也為那「五馬立踟躕」的「使君」作了導引。第二解是詩的主旨所在,寫使君的無恥要挾和羅敷的斷然拒絶:「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 ...

中國文學史 - 72

《樂府古題要解》說:「江南古詞,蓋美芳辰麗景,嬉遊得時也。」可能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古人常以蓮象徵愛情,以魚比喻女性。它可能是武帝時改採《吳楚汝南歌詩》。 但是,更多的還是棄婦和怨女的悲訴與抗議。有的因無辜被棄,對喜新厭舊的「故夫 ...


  
中國文學史 - 73

現存有主名的東漢文人五言寺,數量雖然不多,但大體上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詩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從文獻記載看,東漢時代的早期作家班固寫的一首《詠史》詩,內容是詠緹縈救父,漢文帝除肉刑的事,可能是他被逮洛陽獄中所作。雖「有感嘆之詞」,但「質木無文」, ...

中國文學史 - 74

前面提到的無名氏「古詩」,可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古詩十九首》載于《文選》,因為作者姓名失傳,時代不能確定,故《文選》的編者題為「古詩」。關於《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時代,歷來有許多推測,或謂枚乘、傅毅,固不可靠;即曹植、王餐也是揣度之辭 ...

中國文學史 - 75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通過閨人怨別、遊子懷鄉、遊宦無成、追求享樂等等內容的描寫,表現了濃厚的感傷情緒。他們和樂府民歌的作者不同,大都是屬於中小地主階級的文人,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不遠離鄉裡,奔走權門,或游京師,或謁州郡,以博一官半職。這些人就是 ...

中國文學史 - 76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傍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這首詩寫一個久客思家不能成寐的遊子,對著照射羅幃的皎皎月光,愈加觸動了鄉愁。自然愁思是壓不下去的,只得攬衣而起,徘 ...


  
中國文學史 - 77

還有《文選》中題為蘇武、李陵的五言詩共七首,一般稱為「蘇李詩」。這幾首詩不是蘇武、李陵所作,前人早有定論。但有人認為出於齊梁時代,未免估計太晚。因為顏延之的《庭誥》早已談到李陵詩的真偽問題(見《太平禦覽》五八六),裴子野《彫蟲論》也有「五言 ...

中國文學史 - 78

第三,在藝術手法上,特別是在敘事詩的寫作技巧上,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諸如人物對話或獨白的運用,人物心理描寫和細節刻劃,語言的樸素生動等,都成為後代一切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的學習榜樣。仇兆鰲評杜甫「三吏」「三別」說:「陳琳《飲馬長城 ...

中國文學史 - 79

五言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詩歌形式一樣,都是從民間產生的。五言詩從民間歌謡到文人寫作,經過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遠在四言詩盛行時代,五言詩即已萌芽。例如《詩經》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都是五言形式,但這不過是四言 ...

中國文學史 - 80

他的詩全部都是樂府歌辭,史家說他「禦軍卅餘年,……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確是實錄。這些樂府歌辭雖沿用漢樂府古題,卻並不因襲古辭古意,而是繼承了樂府民歌「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的精神,「用樂府題目自作詩」(清方東樹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