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1後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創立了聞名世界、以體驗為核心的現實主義演劇體系,也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便是從契訶夫的劇本,特別是從《海鷗》中受到啟示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直覺和情感的路線是由契訶夫暗示給我的。為了揭示他作品的內在實質,必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2萬尼亞的痛苦與憤怒就像開閘的山洪,他朝教授開槍,但沒有擊中,全劇達到高潮。第四幕,一切恢復平靜,矛盾似已緩和:莊園決定不賣;教授偕夫人仍然回城;萬尼亞答應依舊同從前一樣,每月給教授寄錢;醫生也告辭離去;最後只剩下萬尼亞和索尼婭又恢復過去的生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3形象內在的緊張的戲劇性——這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擬定《萬尼亞舅舅》導演計劃時要揭示的東西。這是真正的、可以具體感覺到的內心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在舞台上再現「人類的精神生活」。在阿斯特洛夫身上,這種內心活動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深入地掌握,並極其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4形象的戲劇性,就是建立在這種同「日常生活勢力」作內心鬥爭的基礎上的。「理想」和「現實」的不協調尖鋭化到了悲劇性的程度。然而儘管如此,扮演者,這位大膽地為實現自己理想而奮斗的藝術革新家,所感到親切的主題——樂觀的主題,終究得到了勝利。
斯坦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阿斯特洛夫形象和莉琳娜的索尼婭的形象,是藝術劇院上演契訶夫第二個戲的最高的藝術成就。它們把原作深刻的主旨,用非常好的舞台形式表現出來傳達給觀眾。這種舞台形式,把兩位導演的創作意圖綜合了起來,同時也給了演員以充分發揮他們幻想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6學生們拖着他往前走。他想跟他們談判一下,但小伙子們①不斷大聲歡呼「烏拉」 ,什麼也聽不見。他的傘也不知丟在哪兒了,大雨把他澆成個落湯鷄……莉琳娜在後面着急地追趕,生怕他被摔壞。快到旅館門口,那群魯莽的學生沒有力氣了,才把他放開。
1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7丹欽柯則公開懇求契訶夫:「加一把勁兒寫劇本吧……不要讀報,我發現報紙會毀壞一個人對工作的慾望。」
契訶夫于1904年病逝後,藝術劇院的兩位領導人,為自己當年這樣無情地催逼一位如此偉大的作家,而感到深深的內疚和懊悔。
契訶夫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8子中兩種敵對勢力的衝突。儘管庸俗勢力在表面上得到了勝利,但道德的勝利,卻還是屬於反庸俗勢力的三姐妹和軍官韋世寧這些正直善良的人們!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導演本裡,明確地強調了劇本的樂觀因素:契訶夫劇中的主人公與黑暗的現實生活相對立的理想。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291719世紀 90年代初期,俄國社會騷亂和正在醞釀中的革命,很自然地反映到作為社會情緒晴雨表的劇院工作中去。這時藝術劇院上演的劇目和工作方針出現了新的路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稱之為「社會政治路線」。
①藝術劇院于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30人們喜愛這個劇本。儘管主人公本身有其弱點,但他終究敢於提出抗議,大膽說出了真理。這就足已使他成為一個政治上的英雄了。
1901年3月4日,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廣場上,大學生舉行抗議沙皇政府的示威遊行, ...